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宏杰专利>正文

一种芦笋种植播种培土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11079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1 17: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芦笋种植播种培土装置及方法,涉及芦笋种植技术领域,包括播种培土装置主体,所述播种培土装置主体的顶部一端固定安装有控制装置,所述播种培土装置主体的上表面中部固定安装有储种罐和储肥罐,所述播种培土装置主体的内腔顶部固定安装有翻土机构,所述播种培土装置主体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覆土压平机构,所述覆土压平机构设置在控制装置的下方。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播种培土装置主体、控制装置、储种罐、储肥罐、翻土机构以及覆土压平机构等机构的相关构件的相互配合,解决了播种培土装置在使用时,容易出现种植土壤粉碎不彻底、板结的情况,影响芦笋的正常生产,以及播种完成后,存在的覆土效率及效果较差的问题。存在的覆土效率及效果较差的问题。存在的覆土效率及效果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芦笋种植播种培土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芦笋种植
,具体涉及一种芦笋种植播种培土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芦笋是天门冬科天门冬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石刁柏的幼苗,可供蔬食,芦笋在未出土呈白色时称为白笋,出土后呈绿色称为绿笋,即使生产地域不同,但不管是哪款芦笋品种,只要照到阳光就会变成绿芦笋,埋在土中或遮蔽阳光,就会让芦笋色泽偏白,芦笋对温度的适应性很强,既耐寒,又耐热,从亚寒带至亚热带均能栽培,芦笋在大规模种植前,需要先播种培育,将芦笋种子培育成幼苗,而后再移栽进行大规模种植,这就需要使用播种培土装置进行播种培育了,但是播种培土装置在使用时,容易出现种植土壤粉碎不彻底、板结的情况,影响芦笋的正常生产,以及播种完成后,存在的覆土效率及效果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芦笋种植播种培土装置及方法,以解决播种培土装置在使用时,容易出现种植土壤粉碎不彻底、板结的情况,影响芦笋的正常生产,以及播种完成后,存在的覆土效率及效果较差的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第一方面,一种芦笋种植播种培土装置,包括播种培土装置主体,所述播种培土装置主体的顶部一端固定安装有控制装置,所述播种培土装置主体的上表面中部固定安装有储种罐和储肥罐,所述播种培土装置主体的内腔顶部固定安装有翻土机构,所述播种培土装置主体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覆土压平机构,所述覆土压平机构设置在控制装置的下方,所述翻土机构包括有固定横架、伸缩器和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底部设置有剖土齿刀和碎土组件,所述碎土组件包括有连板、铰接座一、碎土细齿刀和弹性折板,通过播种培土装置主体、控制装置、储种罐、储肥罐、翻土机构以及覆土压平机构等机构的相关构件的相互配合,解决了播种培土装置在使用时,容易出现种植土壤粉碎不彻底、板结的情况,影响芦笋的正常生产,以及播种完成后,存在的覆土效率及效果较差的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固定横架的顶部与播种培土装置主体的内腔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横架设置在播种培土装置主体的内腔顶部远离覆土压平机构的一端,所述伸缩器的顶部与固定横架的底面固定连接。
[0007]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伸缩器的底部与活动板的顶部固定连接,且所述活动板的外表面与播种培土装置主体的内腔侧面滑动连接,所述剖土齿刀的顶部与活动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剖土齿刀等间距均匀分布在活动板的底面上,利用伸缩器和活动板配合,将剖土齿刀插入土壤中,利用装置前进时的推力,将土壤翻起。
[0008]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剖土齿刀的外侧表面上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一端贯穿剖土齿刀且与剖土齿刀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表面与剖土齿刀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碎土组件的一
端与转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碎土组件均匀分布在转轴的外表面上,利用电机和转轴的共同作用,带动碎土组件转动,将土壤打碎。
[0009]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连板的一端与转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板的另一端与铰接座一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铰接座一的另一端与碎土细齿刀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弹性折板的一端与连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弹性折板的另一端与碎土细齿刀的外表面固定连接,通过碎土细齿刀与土壤的接触,并配合铰接座一产生转动,再利用挤压弹性折板使其弹性模量变化而产生的回弹斥力,增大碎土细齿刀与土壤接触时的切割力,再配合碎土细齿刀受弹性折板弹力产生的推力,将土壤弹散。
[0010]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覆土压平机构包括有垫板和压实辊,所述垫板的外侧表面与播种培土装置主体的内腔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压实辊的两端与垫板的内侧表转动连接,所述垫板靠近翻土机构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铰接座二,所述铰接座二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聚土折板。
[0011]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聚土折板的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弹性撑板,所述弹性撑板的一端与垫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聚土折板的顶端焊接有刮土板,所述刮土板的一端表面与压实辊的外表面活动连接,利用聚土折板与土壤接触,将土壤聚集,并利用压实辊对土壤进行压平,将土壤聚覆在一起,实现土壤的快速填覆。
[0012]第二方面,一种芦笋种植播种培土方法,由以下步骤组成:
[0013]S1、将芦笋种子和肥料分别置于储种罐和储肥罐中,然后利用控制装置启动设备,进行芦笋的播种;
[0014]S2、利用伸缩器带动活动板和剖土齿刀移动,使得剖土齿刀插入土壤中,再利用电机和转轴的作用,使得碎土组件将土壤打散,并将芦笋种子和肥料置于土壤中;
[0015]S3、通过聚土折板将土壤汇聚,将芦笋种子和肥料覆于土壤下,并利用压实辊将土壤压平,完成芦笋的播种。
[0016]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0017]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芦笋种植播种培土装置及方法,通过播种培土装置主体、控制装置、储种罐、储肥罐、翻土机构以及覆土压平机构等机构的相关构件的相互配合,解决了播种培土装置在使用时,容易出现种植土壤粉碎不彻底、板结的情况,影响芦笋的正常生产,以及播种完成后,存在的覆土效率及效果较差的问题。
[0018]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芦笋种植播种培土装置及方法,该装置中,利用伸缩器和活动板配合,将剖土齿刀插入土壤中,利用装置前进时的推力,将土壤翻起,再利用电机和转轴的共同作用,带动碎土组件转动,将土壤打碎,从而达到粉碎土壤的效果。
[0019]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芦笋种植播种培土装置及方法,通过碎土细齿刀与土壤的接触,并配合铰接座一产生转动,再利用挤压弹性折板使其弹性模量变化而产生的回弹斥力,增大碎土细齿刀与土壤接触时的切割力,再配合碎土细齿刀受弹性折板弹力产生的推力,将土壤弹散,从而提高土壤的粉碎松散度,确保芦笋种子种植时的效率。
[0020]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芦笋种植播种培土装置及方法,利用聚土折板与土壤接触,将土壤聚集,再配合聚土折板与土壤间的摩擦力,使得聚土折板在铰接座二的作用下,产生转动,挤压弹性撑板,确保聚土折板与土壤接触时的贴合度,再利用压实辊对土壤进行压平的操作,从而将土壤聚覆在一起,实现土壤的快速填覆,此外,利用刮土板与压实辊的接触,将
压实辊上沾附的土壤刮下,并散落至聚土折板的前方,确保土壤的填覆压平效率。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翻土机构的立体示意图;
[0023]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活动板和剖土齿刀的截面示意图;
[0024]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碎土组件的截面示意图;
[0025]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覆土压实机构的立体示意图;
[0026]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图5的A处放大示意图;
[0027]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压实辊和刮土板的截面示意图。
[002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芦笋种植播种培土装置,包括播种培土装置主体(1),所述播种培土装置主体(1)的顶部一端固定安装有控制装置(2),所述播种培土装置主体(1)的上表面中部固定安装有储种罐(3)和储肥罐(4),其特征在于:所述播种培土装置主体(1)的内腔顶部固定安装有翻土机构(5),所述播种培土装置主体(1)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覆土压平机构(6),所述覆土压平机构(6)设置在控制装置(2)的下方,所述翻土机构(5)包括有固定横架(51)、伸缩器(52)和活动板(53),所述活动板(53)的底部设置有剖土齿刀(54)和碎土组件(55),所述碎土组件(55)包括有连板(551)、铰接座一(552)、碎土细齿刀(553)和弹性折板(55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芦笋种植播种培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横架(51)的顶部与播种培土装置主体(1)的内腔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横架(51)设置在播种培土装置主体(1)的内腔顶部远离覆土压平机构(6)的一端,所述伸缩器(52)的顶部与固定横架(51)的底面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芦笋种植播种培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器(52)的底部与活动板(53)的顶部固定连接,且所述活动板(53)的外表面与播种培土装置主体(1)的内腔侧面滑动连接,所述剖土齿刀(54)的顶部与活动板(53)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剖土齿刀(54)等间距均匀分布在活动板(53)的底面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芦笋种植播种培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剖土齿刀(54)的外侧表面上固定连接有电机(a1),所述电机(a1)的输出轴一端贯穿剖土齿刀(54)且与剖土齿刀(54)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电机(a1)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转轴(a2),所述转轴(a2)的外表面与剖土齿刀(54)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碎土组件(55)的一端与转轴(a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碎土组件(55)均匀分布在转轴(a2)的外表面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宏杰
申请(专利权)人:徐宏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