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AR的三维透视影像根管监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10954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1 17: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AR的三维透视影像根管监测系统,包括三维透视建模流程、局部追踪放大流程和根管建模实时检测流程三个部分。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使用过程中,通过间歇式检测根管治疗过程中的实时深入距离,来直接反馈根管治疗过程中实际治疗效果,既可以提高治疗效果,也可以减少对患者造成的二次损伤。以减少对患者造成的二次损伤。以减少对患者造成的二次损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AR的三维透视影像根管监测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口腔医疗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AR的三维透视影像根管监测系统。

技术介绍

[0002]AR技术是一种将虚拟信息与真实世界巧妙融合的技术,广泛运用了多媒体、三维建模、实时跟踪及注册、智能交互、传感等多种技术手段,将计算机生成的文字、图像、三维模型、音乐、视频等虚拟信息模拟仿真后,应用到真实世界中,两种信息互为补充,从而实现对真实世界的“增强”,可以应用在各类领域中。
[0003]例如当前的根管治疗中,根管治疗是口腔医学中治疗牙髓坏死和根管内感染的一种手术,通过根管锉针等器械去除牙髓,实施清创、移除牙髓残留及细菌等工作,最后再进行给药、填充以及安装牙冠等操作。
[0004]在上述过程中,利用根管锉针去除牙髓的过程中,如果根管锉针深入的距离过浅,那么无法完全去除牙髓,深入距离过深的话,会对患牙的根尖区域造成直接的损伤,甚至造成严重出血、感染等问题,因此,为解决此类问题,我们提出一种基于AR的三维透视影像根管监测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基于AR的三维透视影像根管监测系统。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基于AR的三维透视影像根管监测系统,包括三维透视建模流程、局部追踪放大流程和根管建模实时检测流程三个部分;
[0008]所述三维透视建模流程中,包括如下部分:
[0009]A1:在进行CT拍片之前,在待治疗牙齿区域的相邻牙齿位置上放置追踪定位点,当待治疗牙齿区域位于下颌牙时,在下颌牙对侧位置上、上牙列的左右两点位置均放置标记定位点;
[0010]A2:利用牙科CT机扫描口腔,生成CBCT图像,并通过CT机进一步生成三维透视模型,并将CBCT检测图像和三维透视模型完全重叠;
[0011]所述局部追踪放大流程,包括如下部分:
[0012]B1:从三维透视建模流程中,获取A2部分中生成的中叠图像;
[0013]B2:匹配一个追踪定位点和三个标记定位点,并定位到B1中,将追踪定位点上的牙齿图像从原图像中分隔出来,并进行局部放大;
[0014]所述根管建模实时检测流程中,包括如下部分:
[0015]C1:在完成一次根管清理过程之后,再次执行三维透视建模流程和局部追踪放大流程,对口腔内部再次进行扫描动作,获取新的待治疗牙齿区域的放大图像PIC1;
[0016]C2:在C1部分完成后,根管锉针深入的深度依据C1部分中生成的放大图像,再次执行根管清理过程,并重现按照C1部分中的步骤,生成另一个待治疗牙齿区域的放大图像PIC2;
[0017]C3:将PIC2图像与PIC1图像进行重合对比,获得牙根锉针的深入距离,以及PIC2图像中根管口与根尖孔之间的距离。
[0018]优选的,按照C1部分到C2部分再到C3部分的的顺序,重复执行的次数不少于2次。
[0019]优选的,所述根管建模实时检测流程中,设置有根管口与根尖孔之间距离的最大临界值。
[0020]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AR的三维透视影像根管监测系统,有益效果在于:本方案在使用过程中,主要针对根管治疗过程中根管清理及预备的过程,在执行根管锉清理根管工作的过程中,首先确认好基础图像信息,基础图像信息中包含有标记定位点和追踪定位点,以便于快速找出待治疗牙齿区域;
[0021]在之后的过程中,根据医师执行好一段根管清理过程之后,可以进一步显示并放大待治疗牙齿区域,并基础图像进行对比,随后根据每组对比信息来直接反馈根管清理的深度。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AR的三维透视影像根管监测系统的运行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4]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5]实施例1
[0026]参照图1,一种基于AR的三维透视影像根管监测系统,包括三维透视建模流程、局部追踪放大流程和根管建模实时检测流程三个部分;
[0027]其中所述三维透视建模流程中包括CBCT图像和三维透视模型,且所述三维透视建模流程中为CBCT检测图像和三维透视模型的重叠图像;
[0028]所述局部追踪放大流程用于放大待治疗牙齿区域,且所述局部追踪放大流程中包含有一个追踪定位点和三个标记定位点,所述追踪定位点和标记定位点分别位于上牙列和下牙列的左右两侧位置上;
[0029]所述根管建模实时检测流程中使用到牙科CT机,利用牙科CT机实时扫描生成CBCT图像;
[0030]所述三维透视建模流程中的图像数据信息用于执行根管建模实时检测流程中的参照物,所述局部追踪放大流程用于响应根管建模实时检测流程中的定位动作。
[0031]实施例2:
[0032]所述三维透视建模流程中,包括如下部分:
[0033]A1:在进行CT拍片之前,在待治疗牙齿区域的相邻牙齿位置上放置追踪定位点,当待治疗牙齿区域位于下颌牙时,在下颌牙另一侧的对向位置上、上牙列的左右两点位置均放置标记定位点;
[0034]A2:利用牙科CT机扫描口腔,生成CBCT图像,并通过CT机进一步生成三维透视模型,并将CBCT检测图像和三维透视模型完全重叠。
[0035]实施例3:
[0036]所述局部追踪放大流程,包括如下部分:
[0037]B1:从三维透视建模流程中,获取A2部分中生成的中叠图像;
[0038]B2:匹配一个追踪定位点和三个标记定位点,并定位到B1中,将追踪定位点上的牙齿图像从原图像中分隔出来,并进行局部放大。
[0039]实施例4:
[0040]所述根管建模实时检测流程中,包括如下部分:
[0041]C1:在完成一次根管清理过程之后,再次执行三维透视建模流程和局部追踪放大流程,对口腔内部再次进行扫描动作,获取新的待治疗牙齿区域的放大图像PIC1;
[0042]C2:在C1部分完成后,根管锉针深入的深度依据C1部分中生成的放大图像,再次执行根管清理的过程,并重现按照C1部分中的步骤,生成另一个待治疗牙齿区域的放大图像PIC2;
[0043]C3:将PIC2图像与PIC1图像进行重合对比,获得根管锉针的深入距离,以及PIC2图像中根管口与根尖孔之间的距离。
[0044]按照C1部分到C2部分再到C3部分的的顺序,重复执行的次数不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AR的三维透视影像根管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三维透视建模流程、局部追踪放大流程和根管建模实时检测流程三个部分;所述三维透视建模流程中,包括如下部分:A1:在进行CT拍片之前,在待治疗牙齿区域的相邻牙齿位置上放置追踪定位点,当待治疗牙齿区域位于下颌牙时,在下颌牙另一侧的对侧位置上、上牙列的左右两点位置均放置标记定位点;A2:利用CBCT机扫描口腔,生成CBCT图像,并通过CT机进一步生成三维透视模型,并将CBCT检测图像和三维透视模型完全重叠;所述局部追踪放大流程,包括如下部分:B1:从三维透视建模流程中,获取A2部分中生成的中叠图像;B2:匹配一个追踪定位点和三个标记定位点,并定位到B1中,将追踪定位点上的牙齿图像从原图像中分隔出来,并进行局部放大;所述根管建模实时检测流程中,包括如下部分:C1:在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力芯王迪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