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缝合辅助装置及腹腔镜下缝合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10916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1 17: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医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腹腔镜缝合辅助装置及腹腔镜下缝合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腹腔镜缝合辅助装置,包括:吸附台和装置主体,吸附台可伸缩地设置在装置主体靠近其远端的侧面上,吸附台的外侧面上至少有部分为能够吸附缝针的磁性表面,吸附台包括伸出位置和收缩位置,其中,吸附台位于收缩位置时,吸附台的外侧面收缩在装置主体的外壁的内侧;吸附台位于伸出位置时,吸附台的外侧面从装置主体的外壁处凸出,以吸附缝针。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可伸缩的吸附台,能够避免腹腔镜下缝合过程中缝针自由地散落腹腔中,从而缩短寻针时间和降低寻针难度,避免腹腔组织损伤,同时使操作者能够快速、容易地进行持针。容易地进行持针。容易地进行持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腹腔镜缝合辅助装置及腹腔镜下缝合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
,尤其涉及一种腹腔镜缝合辅助装置及腹腔镜下缝合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腹腔镜手术一种微创手术,是未来手术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与传统开放性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的优点十分明显,首先是创伤很小,通常仅需要2

4个小切口,以分别将相应的腹腔镜手术器械伸入人体的腹腔中,第二,手术器械为单刀直入式进入,能够对周围组织的损伤降至最低,第三,患者术后伤口疼痛感明显减轻,第四,患者术后恢复快,住院天数较少,有利于加快医院病房周转率。
[0003]腹腔镜手术中对手术伤口的缝合,是通过腹腔镜持针器夹持缝针并伸入腹腔中并通过缝线将手术伤口缝合,同时通过抓钳等辅助装置辅助缝合操作,例如拨线以及夹住或压迫出血点等辅助操作。现有的腹腔下缝合操作中,出针后,会将缝针自然地抛在一旁(抛针),然后拉紧伤口缝合处的缝线(拉线),由于此时缝针在腹腔内处于未固定的状态,导致拉线操作易引起腹腔组织的损伤,同时将缝线拉紧后需重新寻找缝针,用时较长,尤其是在缝合伤口的前几针时缝线较长,抛针后缝针可能落在视野范围之外,导致寻针难度增加。
[0004]此外,在将缝针找到后,还需重新持针并将缝针调整至合适的持针角度和位置,以进行下一次的穿针操作。其中,由于腹腔镜下的操作受到空间和自由度的限制,持针的难度较大,持针有单手持针法和双手持针法,单手持针法中,缝针的位置不合适时需利用腹腔组织推动缝针至合适的位置,该方法不仅操作难度大且容易造成组织损伤;双手持针法中,首先需要通过辅助装置牵拉或旋转缝线将缝针调整到持针位,然后在再通过腹腔镜持针器夹住缝针的合适部位,以完成持针,但是由于辅助装置可能需要夹住或压迫出血点,而无法有效配合腹腔镜持针器持针。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腹腔镜缝合辅助装置及腹腔镜下缝合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腹腔镜下对伤口进行缝合中,出针后缝针因无固定位置,导致寻针时间长且容易造成腹腔组合损伤的技术问题,同时有利于降低持针难度。
[0006]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腹腔镜缝合辅助装置,包括:吸附台和装置主体,
[0007]所述吸附台可伸缩地设置在所述装置主体靠近其远端的侧面上,所述吸附台的外侧面上至少有部分为能够吸附缝针的磁性表面,
[0008]所述吸附台包括伸出位置和收缩位置,
[0009]其中,所述吸附台位于所述收缩位置时,所述吸附台的外侧面收缩在所述装置主体的外壁的内侧;所述吸附台位于所述伸出位置时,所述吸附台的外侧面从所述装置主体的外壁处凸出,以吸附所述缝针。
[0010]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吸附台的磁性表面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缝针的凹槽。
[0011]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吸附台的外表面设置为弧面。
[0012]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包括第一驱动机构,
[0013]所述装置主体具有内腔,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的一端穿入所述装置主体的内腔中以与所述吸附台的内侧面相连,以带动所述吸附台沿所述装置主体的径向伸缩。
[0014]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拨杆、第一调节杆和连杆机构,
[0015]所述第一调节杆和所述连杆机构均设置在所述装置主体的内腔中,所述第一调节杆沿所述装置主体的轴向延伸,
[0016]所述拨杆设置在所述装置主体近端的外壁上,所述拨杆与所述第一调节杆的第一端相连,以带动所述第一调节杆相对于所述装置主体沿其轴向运动,
[0017]所述第一调节杆的第二端通过所述连杆机构与所述吸附台的内侧面相连,所述连杆机构用于将所述第一调节杆的相对于所述装置主体的轴向运动转化为所述吸附台相对于所述装置主体的径向伸缩运动。
[0018]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杆机构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吸附台的内侧壁上,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一端相互铰接,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二端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装置主体的内壁上,
[0019]所述第一调节杆的第二端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二连杆的铰接点处,
[0020]其中,拨动所述拨杆能够通过所述调节杆带动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一端沿所述装置主体的径向往复运动,从而使所述吸附台沿所述装置主体的径向伸缩。
[0021]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控制按键、微型电机和驱动轴,
[0022]所述控制按键设置在所述装置主体近端的外壁上,所述控制按键与所述微型电机电连接,
[0023]所述微型电机设置在所述装置主体的内壁上并与所述吸附台沿所述装置主体的径向相对设置,
[0024]所述驱动轴沿所述装置主体的径向延伸,所述驱动轴的第一端与所述微型电机的转子相连,所述驱动轴的第二端与所述吸附台的内侧部螺纹连接,
[0025]其中,按下所述控制按键能够控制所述微型电机的转子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预设的角度,从而带动所述吸附沿所述装置主体的径向伸缩。
[0026]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轴的第二端设置有螺纹,相应地,所述吸附台的内侧面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驱动轴的第二端相配合的螺纹孔。
[0027]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主体包括能够开合的抓钳机构、管体和第二驱动机构,
[0028]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调节杆和持握部,
[0029]所述抓钳机构设置在管体的远端,所述持握柄设置在所述管体的近端,所述第二调节杆设置在所述管体的内部,并且所述持握部通过所述第二调节杆与所述抓钳机构相连,以带动所述抓钳机构开合;
[0030]所述吸附台可伸缩地设置在所述管体靠近其远端的侧面上。
[0031]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腹腔镜下缝合方法,在上述的腹腔镜缝合辅助装置的辅助下对腹腔中的伤口进行缝合,
[0032]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3]步骤1:将腹腔镜持针器的近端携带缝针插入腹腔中以进行缝合操作,同时将腹腔镜缝合辅助装置的近端插入腹腔中以辅助缝合操作;
[0034]步骤2:通过所述腹腔镜持针器夹持所述缝针对伤口进行一次穿针操作,完成一次穿针操作后,使所述腹腔镜缝合辅助装置的吸附台从其装置主体的外壁中伸出;
[0035]步骤3:通过所述腹腔镜持针器将所述缝针移动至吸附台处,将缝针松开使其吸附在吸附台的外侧面上,然后通过所述腹腔镜持针器进行拉线操作;
[0036]步骤4:拉线操作完成后,通过所述腹腔镜持针器将所述缝针从所述吸附台上取下;以及
[0037]步骤5:重复预设次数的步骤2至步骤4的操作,直至缝合完成。
[003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
[0039](1)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在腹腔镜缝合辅助装置靠近其远端侧面上设置可伸缩的吸附台,在腹腔镜下的缝合操作中,吸附台从腹腔镜缝合辅助装置的外壁中伸出,以用于吸附缝针,可避免缝针自由地散落腹腔中,缩短寻针时间且降低寻针难度,也可以避免拉线操作时因缝针移动引起的腹腔组织损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腹腔镜缝合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吸附台和装置主体,所述吸附台可伸缩地设置在所述装置主体靠近其远端的侧面上,所述吸附台的外侧面上至少有部分为能够吸附缝针的磁性表面,所述吸附台包括伸出位置和收缩位置,其中,所述吸附台位于所述收缩位置时,所述吸附台的外侧面收缩在所述装置主体的外壁的内侧;所述吸附台位于所述伸出位置时,所述吸附台的外侧面从所述装置主体的外壁处凸出,以吸附所述缝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腹腔镜缝合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台的磁性表面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缝针的凹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腹腔镜缝合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台的外侧面设置为弧面。4.根据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的腹腔镜缝合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驱动机构,所述装置主体具有内腔,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的一端穿入所述装置主体的内腔中以与所述吸附台的内侧面相连,以带动所述吸附台沿所述装置主体的径向伸缩。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腹腔镜缝合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拨杆、第一调节杆和连杆机构,所述第一调节杆和所述连杆机构均设置在所述装置主体的内腔中,所述第一调节杆沿所述装置主体的轴向延伸,所述拨杆设置在所述装置主体近端的外壁上,所述拨杆与所述第一调节杆的第一端相连,以带动所述第一调节杆相对于所述装置主体沿其轴向运动,所述第一调节杆的第二端通过所述连杆机构与所述吸附台的内侧面相连,所述连杆机构用于将所述第一调节杆的相对于所述装置主体的轴向运动转化为所述吸附台相对于所述装置主体的径向伸缩运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腹腔镜缝合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机构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吸附台的内侧壁上,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一端相互铰接,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二端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装置主体的内壁上,所述第一调节杆的第二端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二连杆的铰接点处,其中,拨动所述拨杆能够通过所述调节杆带动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一端沿所述装置主体的径向往复运动,从而使所述吸附台沿所述装置主体的径向伸缩。7.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渊慧翟建军唐童谣黄成彦
申请(专利权)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