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袁海军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方便居民楼层自动化二次供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10470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1 17: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供水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方便居民楼层自动化二次供水系统,包括蓄水箱和与蓄水箱滑动连接的遮挡滑盖,遮挡滑盖上固定连接有加水通管,遮挡滑盖上固定连接有加压管,遮挡滑盖上固定连接有承托环,承托环上固定连接有水泵I,水泵I上设置有抽水管I和出水管I,抽水管I上固定连接有过滤构件,所述过滤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抽水管I上的竖立管和设置在竖立管下方的多个抽取孔,竖立管上固定连接有加大腔,加大腔上设置有多个过滤孔,所述加水通管上固定连接有两个托滑柱,两个托滑柱上滑动连接有升托板,升托板上固定连接有堵滑板,其有益效果是本装置进行二次供水时可快速的将水送至高处。快速的将水送至高处。快速的将水送至高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方便居民楼层自动化二次供水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供水
,更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方便居民楼层自动化二次供水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二次供水是指单位或个人将城市公共供水或自建设施供水经储存、加压,通过管道再供用户或自用的形式,二次供水主要为补偿市政供水管线压力缺乏,保障寓居、生活在高层人群用水而建立的,二次供水设施是否按规定建设、设计及建设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二次供水水质、水压和供水安全,与人民群众正常稳定的生活密切相关。比较原水供水,二次供水的水质更易被污染,但是现有的装置进行二次供水时无法快速的将水送至高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涉及供水
,更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方便居民楼层自动化二次供水系统,其有益效果是本装置进行二次供水时可快速的将水送至高处。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5]一种用于方便居民楼层自动化二次供水系统,包括蓄水箱和与蓄水箱滑动连接的遮挡滑盖,遮挡滑盖上固定连接有加水通管,遮挡滑盖上固定连接有加压管,遮挡滑盖上固定连接有承托环,承托环上固定连接有水泵I,水泵I上设置有抽水管I和出水管I,抽水管I上固定连接有过滤构件。
[0006]进一步的,所述过滤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抽水管I上的竖立管和设置在竖立管下方的多个抽取孔,竖立管上固定连接有加大腔,加大腔上设置有多个过滤孔。
[0007]进一步的,所述加水通管上固定连接有两个托滑柱,两个托滑柱上滑动连接有升托板,升托板上固定连接有堵滑板,堵滑板滑动连接在加水通管内。
[0008]进一步的,所述二次供水系统还包括泡沫浮板,泡沫浮板固定连接在升托板的下方。
[0009]进一步的,所述二次供水系统还包括竖托方杆和封堵板,竖托方杆固定连接在加大腔上,封堵板滑动连接在竖托方杆上,加压管与封堵板接触。
[0010]进一步的,所述二次供水系统还包括横连板和两个塞滑堵板,横连板固定连接在封堵板上,两个塞滑堵板均固定连接在横连板上,加水通管与两个塞滑堵板滑动连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二次供水系统还包括辅助抽管,辅助抽管固定连接在抽水管I上,封堵板与辅助抽管接触。
[0012]进一步的,所述二次供水系统还包括支撑腿、水泵II、抽水管II和出水管II,支撑腿上固定连接有水泵II,抽水管II和出水管II均设置在水泵II上,出水管II位于加水通管的正上方。
[0013]进一步的,所述二次供水系统还包括密封锥腔,密封锥腔转动连接在出水管II上,密封锥腔与加水通管通过螺纹连接。
[0014]进一步的,所述二次供水系统还包括两个固支板、撑托底板、两个凸出方杆和伸缩杆,两个固支板均与遮挡滑盖固定连接,撑托底板固定连接在两个固支板的下方,两个凸出方杆均固定连接在蓄水箱上,两个固支板分别与两个凸出方杆滑动连接,伸缩杆固定连接在蓄水箱和撑托底板之间。
附图说明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法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6]图1是实现水的二次供水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实现水的二次供水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控制水进到装置内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是控制水进到装置内实施例的截面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5是将水从装置内抽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6是对水进行过滤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7是向装置内增压调控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8是将一楼水转移到本装置内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9是将一楼水转移到本装置内实施例的截面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5]图10是调整蓄水箱高度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7]下面结合附图1

7和10详细说明,一种用于方便居民楼层自动化二次供水系统,包括蓄水箱101、遮挡滑盖102、加水通管103、加压管104、承托环105、水泵I106、抽水管I107、出水管I108和过滤构件,蓄水箱101滑动连接有遮挡滑盖102,加水通管103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遮挡滑盖102上,加压管104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遮挡滑盖102上,承托环105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遮挡滑盖102上,水泵I106通过多个螺栓固定连接在承托环105上,抽水管I107和出水管I108均设置在水泵I106上,过滤构件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抽水管I107上。
[0028]进一步的,蓄水箱101起到存水的作用,可将蓄水箱101设置在高层的中部楼层,起到传递的作用,如果高层过高时,也可设置有多个蓄水箱101,并均匀的放置到高层内,遮挡滑盖102可为蓄水箱101上方的开口进行遮挡,防止杂物进到蓄水箱101内,水通过加水通管103进到蓄水箱101内,加压管104与加压机通过管道连接在一起,启动加压机后可通过加压管104向蓄水箱101内增压,承托环105可为水泵I106提供固定的空间,启动水泵I106后可产生抽力并通过抽水管I107作用到蓄水箱101内的水上,实现将蓄水箱101内水抽出并传递到出水管I108上,出水管I108与进户的管道连接,而过滤构件可实现对蓄水箱101内水的过滤处理,只有通过过滤构件的水才能被抽水管I107抽走,根据楼层的高度,选择使用几个蓄水箱101,如果使用多个蓄水箱101,将多个蓄水箱101均匀的放置到高层内,并让出水管I108与加水通管103连接,实现将水分层的供应,最终实现将水高压送到顶层,启动水泵I106,通过抽水管I107将蓄水箱101内水抽出,并通过出水管I108将水传递到进户的管道内,当压力无法将水送到顶楼时,可启动与加压管104的加压机,将压力传递到蓄水箱101内,这时的水具有高压并进到抽水管I107内,可进一步辅助水泵I106工作,让水泵I106产生更大的抽力,
从而确保将水输送到顶楼,而且当水进到抽水管I107之前,会先通过过滤构件,在水通过过滤构件时,过滤构件可实现对水的过滤处理,可将水内的杂物过滤掉,确保用户能够使用到干净的水。
[0029]下面结合附图1、2、5和6详细说明,所述过滤构件包括竖立管201、多个抽取孔202、加大腔203和多个过滤孔204,竖立管201与抽水管I107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多个抽取孔202均设置在竖立管201下方,加大腔203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竖立管201上,多个过滤孔204设置在加大腔203上。
[0030]进一步的,竖立管201起到连接的作用,加大腔203内的水通过多个抽取孔202进到竖立管201内,如图6所示,加大腔203为空心结构设计,其内部可储存有一定量的干净水,当水进到加大腔203内时需要先通过多个过滤孔204,利用多个过滤孔204即可实现对水的过滤处理,防止不溶于水的杂物进到加大腔203内,保证用户能够使用到干净水的同时,还能保护水泵I106,如果加大腔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方便居民楼层自动化二次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蓄水箱(101)和与蓄水箱(101)滑动连接的遮挡滑盖(102),遮挡滑盖(102)上固定连接有加水通管(103),遮挡滑盖(102)上固定连接有加压管(104),遮挡滑盖(102)上固定连接有承托环(105),承托环(105)上固定连接有水泵I(106),水泵I(106)上设置有抽水管I(107)和出水管I(108),抽水管I(107)上固定连接有过滤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方便居民楼层自动化二次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抽水管I(107)上的竖立管(201)和设置在竖立管(201)下方的多个抽取孔(202),竖立管(201)上固定连接有加大腔(203),加大腔(203)上设置有多个过滤孔(20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方便居民楼层自动化二次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水通管(103)上固定连接有两个托滑柱(301),两个托滑柱(301)上滑动连接有升托板(302),升托板(302)上固定连接有堵滑板(303),堵滑板(303)滑动连接在加水通管(103)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方便居民楼层自动化二次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托板(302)的下方固定连接有泡沫浮板(304)。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方便居民楼层自动化二次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大腔(203)上固定连接有竖托方杆(401),竖托方杆(401)上滑动连接有封堵板(4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海军
申请(专利权)人:袁海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