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接插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10442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1 17: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接插件,包括插接本体,所述插接本体包括用于与螺栓连接的插接端以及用于与线路连接的接线端,所述插接端处设有插接口,所述插接端的上下表面均为水平的压紧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能将导线直接固定在接线端上,再由平整且具有U型插接口的插接端与螺栓连接,螺栓拧紧时,插接端始终保持平行状态避免脱离螺栓。状态避免脱离螺栓。状态避免脱离螺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接插件


[0001]本技术涉及辅助件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接插件。

技术介绍

[0002]本技术的接插件应用在电池领域,如电池检测、补电等等,目前常见的蓄电池或其他种类的中型电池均包括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均由螺栓锁紧,当需要进行补电、放电或检测时,往往用传统的接线铜丝绕设在端子螺栓上,再将螺栓向下拧紧至压紧铜丝,上述的连接方式均容易存在连接不便或者铜丝脱离等问题。
[0003]本技术的接插件主要应用在电压采样领域,如电池检测等等,目前常见的蓄电池或其他种类的中型电池均包括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均由螺栓锁紧,当需要加装蓄电池检测装置时,往往用传统的圆形端头串接在端子螺栓上,再将螺栓向下拧紧,上述的连接方式需将螺栓完全脱离,耗时长且螺栓脱离后原连接条易发生移位,可能导致发生短路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接插件,该种接插件能将导线直接固定在接线端上,再由平整且具有U型插接口的插接端与螺栓连接,螺栓拧紧时,插接端始终保持平行状态避免脱离螺栓。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接插件,包括插接本体,所述插接本体包括用于与螺栓连接的插接端以及用于与线路连接的接线端,所述插接端处设有插接口,所述插接端的上下表面均为水平的压紧面。
[0007]进一步的,所述插接本体包括第一插接片、第二插接片以及绝缘套,所述第一插接片与第二插接片之间具有隔离间距,所述绝缘套上设有隔离段,所述隔离段将绝缘套隔离形成第一插设区间和第二插设区间,所述第一插接片的接线端插设在第一插设区间内,所述第二插接片接线端插设在第二插设区间内。
[0008]进一步的,所述插接口为U型。
[0009]进一步的,所述接线端与插接端之间设有第一折角。
[0010]进一步的,所述接线端包括一体式连接的连接部和接线部,所述连接部远离接线部的一端与插接端连接,所述连接部与接线部之间具有第二折角。
[00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折角和第二折角的角度均在90
°‑
180
°
之间。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将导线直接固定在接线端上,再由平整且具有U型插接口的插接端与螺栓连接,螺栓拧紧时,插接端始终保持平行状态避免脱离螺栓。
[0013]2、将插接本体分为第一插接片和第二插接片,且之间通过绝缘套连接,既能避免因为两者在检测时电流相互流动而影响,且相对于现有的一体式插接件或夹头使连接件而言,本技术的插接件自身电阻可忽略不计,不会影响检测电池电压、电流、电阻以及各
项参数。
[0014]3、将第一插接片和第二插接片设置成多种形状主要是能够适应各种不同的连接场景。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实施例1的结构图;
[0016]图2是实施例2的结构图;
[0017]图3是实施例3的结构图;
[0018]图4是实施例4的结构图;
[0019]图5是实施例5的结构图;
[0020]图6是实施例6的结构图;
[0021]附图标记:1、插接本体;2、插接端;3、接线端;4、插接口;5、压紧面;6、第一插接片;7、第二插接片;8、绝缘套;9、隔离段;10、第一折角;31、连接部;32、接线部;11、第二折角。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0023]由于传统的接线铜丝绕设在端子螺栓上,再将螺栓向下拧紧至压紧铜丝,该种连接方式均容易存在连接不便或者铜丝脱离等问题,因此本技术设计这种接插件,具体结构如图1

3所示,包括插接本体1,插接本体1包括用于与螺栓连接的插接端2以及用于与线路连接的接线端3(接线端3上设有两个接线孔),插接端2处设有插接口4(插接口4为U型),插接端2的上下表面均为水平的压紧面5,其有益效果是将导线直接固定在接线端3上,再由平整且具有U型插接口4的插接端2与螺栓连接,螺栓拧紧时,插接端2始终保持平行状态避免脱离螺栓。
[0024]实施例1:
[0025]如图1所示,插接本体1是平片,平片的的前端是具有U型的插接口4,主要是插接时螺栓可以位于U型槽内,且接线端3有两头,两头接线端3之间具有一条长缺槽,每头接线端3上都有一个用于穿线的接线孔。
[0026]实施例2:
[0027]如图2所示,插接端2是平片,平片的的前端是具有U型的插接口4,主要是插接时螺栓可以位于U型槽内,而接线端3与插接端2之间设有第一折角10,第一折角10的角度均在90
°‑
180
°
之间,主要是为了能够适应不同场景的插接,若螺栓一侧有阻碍,则第二折角11能够使得接线端3避开阻碍,便于插接本体1的连接。
[0028]实施例3:
[0029]如图3所示,插接端2是平片,平片的的前端是具有U型的插接口4,主要是插接时螺栓可以位于U型槽内,而接线端3与插接端2之间设有第一折角10,接线端3包括一体式连接的连接部31和接线部32,连接部31远离接线部32的一端与插接端2连接,连接部31与接线部
32之间具有第二折角11,第一折角10和第二折角11的角度均在90
°‑
180
°
之间,其目的也是为了适应不同场景的插接,若螺栓一侧有阻碍,则第二折角11能够使得接线端3避开阻碍,便于插接本体1的连接。
[0030]实施例4:
[0031]如图4所示,插接本体1包括第一插接片6、第二插接片7以及绝缘套8,第一插接片6与第二插接片7之间具有隔离间距,绝缘套8上设有隔离段9,隔离段9将绝缘套8隔离形成第一插设区间和第二插设区间(一半边走电流,一半边采集电压,可有效避免接插件与被测体之间由于接触电阻和电流导致的电压采集误差),第一插接片6的接线端3插设在第一插设区间内,第二插接片7接线端3插设在第二插设区间内,即隔离段9将第一插接片6和第二插接片7隔离不接触,且第一插接片6和第二插接片7均为平片,当插接本体1连接在螺栓上时,经过第一插接片6和第二插接片7的电流不会相通,即不会影响后续的检测;且相对于现有的一体式插接件或夹头使连接件而言,本技术的插接件自身电阻可忽略不计,不会影响检测电池电压、电流、电阻以及各项参数。
[0032]实施例5:
[0033]如图5所示,插接本体1包括第一插接片6、第二插接片7以及绝缘套8,第一插接片6与第二插接片7之间具有隔离间距,绝缘套8上设有隔离段9,隔离段9将绝缘套8隔离形成第一插设区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接插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插接本体(1),所述插接本体(1)包括用于与螺栓连接的插接端(2)以及用于与线路连接的接线端(3),所述插接端(2)处设有插接口(4),所述插接端(2)的上下表面均为水平的压紧面(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接插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本体(1)包括第一插接片(6)、第二插接片(7)以及绝缘套(8),所述第一插接片(6)与第二插接片(7)之间具有隔离间距,所述绝缘套(8)上设有隔离段(9),所述隔离段(9)将绝缘套(8)隔离形成第一插设区间和第二插设区间,所述第一插接片(6)的接线端(3)插设在第一插设区间内,所述第二插接片(7)接线端(3)插设在第二插设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刚张捍兵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法拉第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