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剂在制备小鼠动脉粥样硬化诱导剂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103601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1 17: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试剂在制备小鼠动脉粥样硬化诱导剂中的应用,所述试剂包括高脂饮食和苯并芘。利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应用,能在短时间内诱导重度动脉粥样硬化模型造模。导重度动脉粥样硬化模型造模。导重度动脉粥样硬化模型造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试剂在制备小鼠动脉粥样硬化诱导剂中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试剂在制备小鼠动脉粥样硬化诱导剂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0概要》显示,2018年,心血管病死亡占我国城乡居民总死亡原因的首位。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包括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稳定型冠心病、缺血性心肌病、缺血性卒中、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病等。随着人口的增长和老龄化,以及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变化,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死亡率逐渐升高,目前已成为全世界主要的死亡原因。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血管系统疾病的病理基础,好发于大、中动脉,在遗传、高血压、高脂血症等因素的影响下。引起脂质代谢紊乱,导致脂质大量堆积于血管内膜下,损伤血管内皮,引起血管慢性炎症反应,导致管壁变硬、弹性减弱和管腔狭窄进而引起相应器官的缺血性改变。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高血脂、肥胖、吸烟、高血压、高龄和遗传等。由于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仍需进一步探索,因此需要借助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疾病模型来进一步动脉粥样硬化的潜在发病机制,基于此发掘新的药物作用靶点,为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预防和转归提供新的思路。
[0003]为了构建与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病理接近的动物模型,目前主要的方式是模拟临床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的危险因素,结合基因敲除、饲料喂养、局部注射等方法诱导小鼠动脉粥硬化形成。具体方法以及不足之处如下:1.使用高脂饮食诱导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E

/

)小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形成。该方法模拟的是高血脂和肥胖的危险因素,该方法的不足之处在于需要对小鼠进行高脂饮食喂养3个月,并且小鼠对高脂饲料比较抵触,构建模型周期长且成功率无法有效保证。2.苯并芘是香烟中主要有害物质,因此为模拟吸烟这一危险因素,通过腹腔注射苯并芘以及向小鼠饮用水中添加苯并芘从而诱导小鼠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该方法其缺陷在于单独使用诱导动脉粥样硬化成功率较低。因此,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的构建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试剂在制备小鼠动脉粥样硬化诱导剂中的应用,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短时间内诱导重度动脉粥样硬化模型造模。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试剂在制备小鼠动脉粥样硬化诱导剂中的应用,所述试剂包括高脂饮食和苯并芘。
[0006]优选地,所述小鼠为ApoE

/

小鼠或LDLR

/

小鼠。
[0007]优选地,所述高脂饮食为D12102C。
[0008]优选地,所述高脂饮食中,脂肪含量在40kcal%以上,胆固醇质量含量在1.25%以上。
[0009]优选地,所述高脂饮食的量被配置为35天用量。
[0010]优选地,所述苯并芘包括第一苯并芘组分和第二苯并芘组分,所述第一苯并芘组
分被制备成喂食给药,所述第二苯并芘组分被制备成腹腔注射给药。
[0011]优选地,所述第一苯并芘组分的量被配置为35天用量,每天用量12.5mg/kg以上。
[0012]优选地,所述第二苯并芘组分的量被配置成5次用量,每次用量7.5mg/kg以上。
[001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相较于其他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案具有高效率、省时省力、成功率高的优势,将造模时间由3个月缩小至5周,为实验的进行提供了便捷可行的新方案和新思路。另外,相对于现有技术,使用本专利技术的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构建方法后,所能达到的积极效果为:1、短期内实现高效构建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2、同时模拟三种临床中的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危险因素,符合患者发病的正常病理过程,更具可信性;3、高度可控,不同时间点的相应一系列检测手段有助于对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组织进行及时分析和研究。
[0014]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实施例1中血脂水平检测结果示意图。
[0016]图2为实施例1中炎症因子水平检测结果示意图。
[0017]图3为实施例1中主动脉切片油红染色显微镜照片;其中,图3a为高脂饮食方案显微镜照片;图3b为苯并芘注射及饮食方案显微镜照片;图3c为高脂饮食结合苯并芘注射及饮食方案显微镜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实施例1
[0019](1)对照例:高脂饮食方案
[0020]选取8至10周龄健康的ApoE

/

小鼠(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造模第一天即给予小鼠以高脂饮食D12102C(40kcal%脂肪,1.25%胆固醇,0.5%胆酸钠,购于睿迪生物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喂养,在造模的第1天、第7天、第14天、第21天、第28天及第35天通过小动物B超检查小鼠主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情况。第35天,抽取小鼠血液测定血脂水平(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A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及炎症因子水平(白细胞介素

6IL

6,白细胞介素

1βIL

1β),将小鼠脱颈处死后进行解剖,摘取主动脉样本,甲醛

钙液固定,冰冻切片,厚10μm。利用改良的油红O染色液(油红O 0.5g,50%乙醇100ml)进行染色,步骤包括:
[0021]i)切片干燥后入50%乙醇稍洗;
[0022]ii)油红O乙醇染液作用8min;
[0023]iii)50%乙醇分化,自来水终止分化;
[0024]iv)苏木素复染核,自来水返蓝,甘油明胶封片。
[0025]显微镜检查主动脉粥样硬化情况。
[0026](2)对照例:苯并芘注射及饮食方案
[0027]选取8至10周龄健康的ApoE

/

小鼠,造模第一天即给予小鼠以普通饮食喂养,同时向小鼠饮用水中添加苯并芘(12.5mg/kg/天),在造模的第1天、第7天、第14天、第21天及
第28天,麻醉小鼠后,经腹腔注射7.5mg/kg苯并芘,同时,在造模的第1天、第7天、第14天、第21天、第28天及第35天通过小动物B超或CT检查小鼠主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情况。第35天,抽取小鼠血液测定血脂水平(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A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及炎症因子水平(白细胞介素

6IL

6,白细胞介素

1βIL

1β),将小鼠脱颈处死后进行解剖,摘取主动脉样本,甲醛

钙液固定,冰冻切片,厚10μm。利用上述的油红染色法进行染色,显微镜检查主动脉粥样硬化情况。
[0028](3)本专利技术例:高脂饮食结合苯并芘注射及饮食方案
[0029]选取8至10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试剂在制备小鼠动脉粥样硬化诱导剂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试剂包括高脂饮食和苯并芘。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小鼠为ApoE

/

小鼠或LDLR

/

小鼠。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高脂饮食为D12102C。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高脂饮食中,脂肪含量在40kcal%以上,胆固醇质量含量在1.25%以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佳腾吴昭瑜刘晓兵陆信武李逢时蒲蕻吉许之珏李博王新仇鹏黄群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