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明明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工程结构的减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10308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1 17: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结构减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工程结构的减震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内部活动安装有一端贯穿并延伸到底座上方的支撑柱,所述底座的内部设置有数量为两个的第一减震机构。该建筑工程结构的减震装置,通过设置的第一减震机构和第二减震机构,当支撑柱产生震动时会带着齿条向下移动,齿条驱使齿轮带着线轮旋转,线轮缠绕拉伸弹力绳,弹力绳复原会施加给齿轮带着齿条向上移动的力,可有效地抵消震动产生的一部分势能,同时支撑柱可带着活动杆上的活塞头向下移动压缩气罐内的空气,进一步的消耗震动产生的一部分势能,如此,通过双重的减震措施,实现了减震效果好的目的。效果好的目的。效果好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工程结构的减震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结构减震
,具体为一种建筑工程结构的减震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建筑工程结构是指在房屋建筑中,由各种构件(屋架、梁、板、柱等)组成的能够承受各种作用的体系,所谓作用是指能够引起体系产生内力和变形的各种因素,如荷载、地震、温度变化以及基础沉降等因素。
[0003]建筑减震是在结构物某些部位设置耗能装置以减小主体结构的地震反应,目前,建筑工程结构的减震装置工作过程中,往往起不到良好的减震效果,对建筑工程的安全性产生影响,故而提出了一种建筑工程结构的减震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工程结构的减震装置,具备减震效果好等优点,解决了目前,建筑工程结构的减震装置工作过程中,往往起不到良好的减震效果,对建筑工程的安全性产生影响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工程结构的减震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内部活动安装有一端贯穿并延伸到底座上方的支撑柱,所述底座的内部设置有数量为两个的第一减震机构,所述底座的内部且位于两个所述第一减震机构之间设置有第二减震机构,所述底座的内壁左右两侧均设置有限位机构,所述支撑柱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防护机构;
[0006]所述第一减震机构包括齿条、齿轮、线轮和弹力绳,所述支撑柱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数量为两个的齿条,所述底座的内壁后侧且位于两个所述齿条相对的一侧转动安装有数量为两个的齿轮,两个所述齿轮的正面均固定安装有线轮,两个所述线轮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一端与底座固定连接的弹力绳,所述齿条与齿轮相啮合;
[0007]所述第二减震机构包括气罐、活动杆、活塞头和透气孔,所述底座的内底壁且位于两个所述齿轮之间固定安装有气罐,所述支撑柱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一端贯穿并延伸到气罐内部的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活塞头,所述活塞头的外侧与气罐的内壁相贴合,所述气罐的右侧且位于活塞头的下方开设有透气孔。
[0008]进一步,所述底座的顶部开设有贯穿孔,所述贯穿孔与支撑柱相匹配。
[0009]进一步,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限位槽、立柱、限位块和第一弹簧,所述底座的内壁左右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底座位于两个所述限位槽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立柱,两个所述立柱的外侧均套接有一端与支撑柱固定连接的限位块,两个所述立柱的外侧且位于限位块的下方均套接有第一弹簧。
[0010]进一步,所述第一弹簧为45号钢弹簧,所述立柱为不锈钢柱。
[0011]进一步,所述防护机构包括滑槽、滑块、连接杆、第二弹簧和环形罩壳,所述支撑柱的左右两侧且位于底座的上方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支撑柱位于两个所述滑槽的内部均滑动
安装有数量为两个的滑块,左侧所述滑块与右侧所述滑块相背的一侧均铰接有连接杆,左侧所述连接杆远离支撑柱的一端与右侧所述连接杆远离支撑柱的一端均铰接有环形罩壳。
[0012]进一步,左侧所述连接杆与右侧所述连接杆均交叉铰接。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4]1、该建筑工程结构的减震装置,通过设置的第一减震机构和第二减震机构,当支撑柱产生震动时会带着齿条向下移动,齿条驱使齿轮带着线轮旋转,线轮缠绕拉伸弹力绳,弹力绳复原会施加给齿轮带着齿条向上移动的力,可有效地抵消震动产生的一部分势能,同时支撑柱可带着活动杆上的活塞头向下移动压缩气罐内的空气,进一步的消耗震动产生的一部分势能,如此,通过双重的减震措施,实现了减震效果好的目的。
[0015]2、该建筑工程结构的减震装置,通过设置的防护机构,支撑柱受到横向的撞击时,撞击物会带着环形罩壳向支撑柱一侧偏移带着两侧的连接杆相背移动压缩第二弹簧,通过第二弹簧的伸缩可以消减撞击时对支撑柱产生的刚性冲击力,从而减少支撑柱的震动,起到保护支撑柱的作用。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图1中A处放大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第二减震机构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底座、2支撑柱、3第一减震机构、31齿条、32齿轮、33线轮、34弹力绳、4第二减震机构、41气罐、42活动杆、43活塞头、44透气孔、5限位机构、51限位槽、52立柱、53限位块、54第一弹簧、6防护机构、61滑槽、62滑块、63连接杆、64第二弹簧、65环形罩壳。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请参阅图1

3,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建筑工程结构的减震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内部活动安装有一端贯穿并延伸到底座1上方的支撑柱2,底座1的内部设置有数量为两个的第一减震机构3,底座1的内部且位于两个第一减震机构3之间设置有第二减震机构4,底座1的内壁左右两侧均设置有限位机构5,支撑柱2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防护机构6;
[0022]第一减震机构3包括齿条31、齿轮32、线轮33和弹力绳34,支撑柱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数量为两个的齿条31,底座1的内壁后侧且位于两个齿条31相对的一侧转动安装有数量为两个的齿轮32,两个齿轮32的正面均固定安装有线轮33,两个线轮33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一端与底座1固定连接的弹力绳34,齿条31与齿轮32相啮合;
[0023]第二减震机构4包括气罐41、活动杆42、活塞头43和透气孔44,底座1的内底壁且位于两个齿轮32之间固定安装有气罐41,支撑柱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一端贯穿并延伸到气罐41内部的活动杆42,活动杆4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活塞头43,活塞头43的外侧与气罐41的内壁相贴合,气罐41的右侧且位于活塞头43的下方开设有透气孔44。当支撑柱2产生震动时会
带着齿条31向下移动,齿条31驱使齿轮32带着线轮33旋转,线轮33缠绕拉伸弹力绳34,弹力绳34复原会施加给齿轮32带着齿条31向上移动的力,可有效地抵消震动产生的一部分势能,同时支撑柱2可带着活动杆42上的活塞头43向下移动压缩气罐41内的空气,进一步的消耗震动产生的一部分势能,如此,通过双重的减震措施,实现了减震效果好的目的。
[0024]本实施例中,底座1的顶部开设有贯穿孔,贯穿孔与支撑柱2相匹配。在使用时,通过开设的贯穿孔方便了支撑柱2在底座1上竖直移动。
[0025]本实施例中,限位机构5包括限位槽51、立柱52、限位块53和第一弹簧54,底座1的内壁左右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槽51,底座1位于两个限位槽51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立柱52,两个立柱52的外侧均套接有一端与支撑柱2固定连接的限位块53,两个立柱52的外侧且位于限位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工程结构的减震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内部活动安装有一端贯穿并延伸到底座(1)上方的支撑柱(2),所述底座(1)的内部设置有数量为两个的第一减震机构(3),所述底座(1)的内部且位于两个所述第一减震机构(3)之间设置有第二减震机构(4),所述底座(1)的内壁左右两侧均设置有限位机构(5),所述支撑柱(2)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防护机构(6);所述第一减震机构(3)包括齿条(31)、齿轮(32)、线轮(33)和弹力绳(34),所述支撑柱(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数量为两个的齿条(31),所述底座(1)的内壁后侧且位于两个所述齿条(31)相对的一侧转动安装有数量为两个的齿轮(32),两个所述齿轮(32)的正面均固定安装有线轮(33),两个所述线轮(33)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一端与底座(1)固定连接的弹力绳(34),所述齿条(31)与齿轮(32)相啮合;所述第二减震机构(4)包括气罐(41)、活动杆(42)、活塞头(43)和透气孔(44),所述底座(1)的内底壁且位于两个所述齿轮(32)之间固定安装有气罐(41),所述支撑柱(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一端贯穿并延伸到气罐(41)内部的活动杆(42),所述活动杆(4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活塞头(43),所述活塞头(43)的外侧与气罐(41)的内壁相贴合,所述气罐(41)的右侧且位于活塞头(43)的下方开设有透气孔(4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结构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明明
申请(专利权)人:黄明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