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汽车轮毂气密性检测用夹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10230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1 17: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夹紧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电动汽车轮毂气密性检测用夹紧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检测较为精准,且便于工作人员观察轮毂漏洞位置的电动汽车轮毂气密性检测用夹紧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这样一种电动汽车轮毂气密性检测用夹紧装置,包括有第一固定架、储水箱和螺杆,第一固定架顶部设置有能够储存清水对轮毂进行气密性检测的储水箱,储水箱材质为透明的亚克力板,储水箱右部螺纹式设置有螺杆。滑板相向滑动带动第二固定板与第三固定板相向移动复位能够夹紧轮毂,在滑板向下移动的作用下,能够使得轮毂向下移动浸泡在水中,在外接气管的作用下对轮毂的内腔进行充气,轮毂在水中有气泡上升则表示不合格,反之则表示合格。反之则表示合格。反之则表示合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汽车轮毂气密性检测用夹紧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夹紧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电动汽车轮毂气密性检测用夹紧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如今随着真空胎的发展,轮毂的气密性越来越受到所有人的关注,因为轮毂的气密性直接反映了该轮毂的质量,在轮毂生产的过程中一般会进行气密性检查,以此来保证产品的质量。
[0003]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07263402U的专利公布了轮毂气密性检测装置,该检测装置,包括机架、驱动单元、密封单元、充气单元以及压力检测单元,其中驱动单元固定于机架的顶端;密封单元包括用于分别封堵轮毂上、下端面的上封板和下封板,上封板可在驱动单元的驱动下上下移动,上封板上设有充气孔;充气单元可通过上封板的充气孔向轮毂的内腔充气;压力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和显示轮毂内腔的压力值。该检测装置通过上封板和下封板将轮毂的两个端面密封,再通过充气单元由充气孔向轮毂的内腔充气,并由压力检测单元检测压力的变化,从而判断轮毂的气密性是否满足使用需求,但是该检测装置通过压力检测单元检测压力的变化来判断轮毂是否合格的方式,气密性检测较为不精准,不便于工作人员观察轮毂漏洞位置。
[0004]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检测较为精准,且便于工作人员观察轮毂漏洞位置的电动汽车轮毂气密性检测用夹紧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现有的检测装置通过压力检测单元检测压力的变化来判断轮毂是否合格的方式,气密性检测较为不精准,不便于工作人员观察轮毂漏洞位置的缺点,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检测较为精准,且便于工作人员观察轮毂漏洞位置的电动汽车轮毂气密性检测用夹紧装置。
[0006]技术方案:一种电动汽车轮毂气密性检测用夹紧装置,包括有第一固定架、储水箱、螺杆、第一固定杆、第一连接架、第一伺服电机、夹紧机构和转动机构,第一固定架顶部设置有能够储存清水对轮毂进行气密性检测的储水箱,储水箱材质为透明的亚克力板,储水箱右部螺纹式设置有螺杆,储水箱左部滑动式设置有第一固定杆,第一固定杆顶部与螺杆顶部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架,第一连接架右部设置有第一伺服电机,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螺杆通过联轴器连接,第一连接架上设置有能够对轮毂进行夹紧的夹紧机构,夹紧机构上设置有能够带动轮毂进行转动的转动机构。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夹紧机构包括有连接板、第二固定架、第一固定板、固定框、第二连接架、压杆、第一弹性件、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转轴、扇形齿轮、第一支撑架、第二固定杆、滑板、齿条和第二弹性件,第一连接架上部中间位置均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下部设置有第二固定架,第二固定架内侧左右对称设置有第一固定板,相近的左右两个第一固定板之间均设置有固定框,两个固定框上部之间设置有
第二连接架,第二连接架上滑动式设置有压杆,压杆下部左右对称横向开有第一滑槽,压杆下部左右对称竖向开有第二滑槽,第一滑槽与第二滑槽重合,压杆上部与第二连接架顶部之间绕接有第一弹性件,相近的第一滑槽与第二滑槽之间滑动并转动式设置有第一转轴,两个第一转轴上均前后对称设置有第一连杆,相近的两个第一连杆外侧之间转动式设置有第二转轴,两个第二转轴上均转动式设置有第二连杆,第二连杆向内转动会与第二滑槽接触,第一固定板前部下侧设置有第三转轴,第三转轴前后对称转动式设置有扇形齿轮,扇形齿轮与相近的第二连杆连接,第二连杆与相近的第三转轴转动式连接,第一连接架前后两部上方位置均左右对称设置有第一支撑架,相近的左右两个第一支撑架之间均设置有第二固定杆,两个第二固定杆左右两侧之间均滑动式设置有能够夹紧轮毂的滑板,两个滑板中部均设置有齿条,扇形齿轮与相近的齿条相互啮合,两个滑板外侧与第一连接架之间均前后对称绕接有第二弹性件。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转动机构包括有保护壳、第四转轴、第五转轴、第二伺服电机、皮带轮、平皮带、第二固定板、第六转轴和第三固定板,右部的滑板下部右侧设置有保护壳,右部的滑板右下侧转动式设置有第四转轴,第四转轴位于保护壳内,右部的滑板右上部转动式设置有第五转轴,第五转轴位于保护壳内,保护壳内上部设置有第二伺服电机,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第五转轴连接,第四转轴与第五转轴上均设置有皮带轮,两个皮带轮之间套有平皮带,第四转轴内侧设置有能够带动轮毂进行转动的第二固定板,左部的滑板左下侧设置有第六转轴,第六转轴为空心转轴,第六转轴内侧转动式设置有第三固定板,第三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接触。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有能够将外接气管夹紧的固定机构,固定机构包括有第一固定块、第四固定板、第一螺钉、支撑板、第一导向杆、压板、第三弹性件、第二固定块和第二螺钉,左部的滑板下部前后对称设置有第一固定块,左部的滑板下部通过第一螺钉设置有第四固定板,第四固定板与两个第一固定块连接,第四固定板中部开有一字槽,第四固定板左下侧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顶部前后对称设置有第一导向杆,两个第一导向杆之间滑动式设置有能够夹紧外接气管的压板,压板与一字槽滑动式连接,压板与第四固定板之间连接有第三弹性件,第四固定板中部左侧设置有第二固定块,第二固定块上螺纹式设置有第二螺钉,第二螺钉向下移动与压板接触。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有能够对轮毂进行导向的导向机构,导向机构包括有第五固定板、第二导向杆、第三固定架、导向框、第三固定块、第四弹性件、第七转轴、第四固定块、第八转轴和第三连杆,储水箱内后侧上部设置有第五固定板,第五固定板后上部左右对称设置有第二导向杆,第一固定架上部后侧设置有第三固定架,第二导向杆后部滑动式设置有第三固定块,两个第三固定块前侧与第五固定板之间绕接有第四弹性件,两个第三固定块之间设置有能够对轮毂进行导向的导向框,导向框与第三固定架接触,导向框后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第七转轴,第一连接架上部后侧左右对称设置有两个第四固定块,相近的左右两个第四固定块之间均设置有第八转轴,第八转轴与相近的第七转轴之间转动式连接有第三连杆。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有能够对气密性检测完成后的轮毂进行风干的风干机构,风干机构包括有第四固定架、第二支撑架和风扇,导向框内后部设置有第四固定架,第四固定架内底部设置有第二支撑架,第二支撑架上设置有能够对轮毂进行干
燥的风扇。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有能够推动压杆的辅助松开机构,辅助松开机构包括有第五固定架、限位板和第三螺钉,第一固定架顶部左右两侧之间设置有第五固定架,压杆向上移动会与第五固定架接触,第五固定架顶部通过左右两侧的第三螺钉设置有限位板。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螺杆底端设置有限位块。
[0014]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滑板相向滑动带动第二固定板与第三固定板相向移动复位能够夹紧轮毂,在滑板向下移动的作用下,能够使得轮毂向下移动浸泡在水中,在外接气管的作用下对轮毂的内腔进行充气,轮毂在水中有气泡上升则表示不合格,反之则表示合格。
[0015]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汽车轮毂气密性检测用夹紧装置,包括有第一固定架(1)、储水箱(2)、螺杆(3)、第一固定杆(4)、第一连接架(5)和第一伺服电机(6),第一固定架(1)顶部设置有能够储存清水对轮毂进行气密性检测的储水箱(2),储水箱(2)材质为透明的亚克力板,储水箱(2)右部螺纹式设置有螺杆(3),储水箱(2)左部滑动式设置有第一固定杆(4),第一固定杆(4)顶部与螺杆(3)顶部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架(5),第一连接架(5)右部设置有第一伺服电机(6),第一伺服电机(6)的输出轴与螺杆(3)通过联轴器连接,其特征是,还包括有夹紧机构(7)和转动机构(8),第一连接架(5)上设置有能够对轮毂进行夹紧的夹紧机构(7),夹紧机构(7)上设置有能够带动轮毂进行转动的转动机构(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轮毂气密性检测用夹紧装置,其特征是,夹紧机构(7)包括有连接板(701)、第二固定架(702)、第一固定板(703)、固定框(704)、第二连接架(705)、压杆(706)、第一弹性件(707)、第一转轴(708)、第二转轴(709)、第一连杆(710)、第二连杆(711)、第三转轴(712)、扇形齿轮(713)、第一支撑架(714)、第二固定杆(7141)、滑板(715)、齿条(716)和第二弹性件(717),第一连接架(5)上部中间位置均设置有连接板(701),连接板(701)下部设置有第二固定架(702),第二固定架(702)内侧左右对称设置有第一固定板(703),相近的左右两个第一固定板(703)之间均设置有固定框(704),两个固定框(704)上部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架(705),第二连接架(705)上滑动式设置有压杆(706),压杆(706)下部左右对称横向开有第一滑槽(7061),压杆(706)下部左右对称竖向开有第二滑槽(7062),第一滑槽(7061)与第二滑槽(7062)重合,压杆(706)上部与第二连接架(705)顶部之间绕接有第一弹性件(707),相近的第一滑槽(7061)与第二滑槽(7062)之间滑动并转动式设置有第一转轴(708),两个第一转轴(708)上均前后对称设置有第一连杆(710),相近的两个第一连杆(710)外侧之间转动式设置有第二转轴(709),两个第二转轴(709)上均转动式设置有第二连杆(711),第二连杆(711)向内转动会与第二滑槽(7062)接触,第一固定板(703)前部下侧设置有第三转轴(712),第三转轴(712)前后对称转动式设置有扇形齿轮(713),扇形齿轮(713)与相近的第二连杆(711)连接,第二连杆(711)与相近的第三转轴(712)转动式连接,第一连接架(5)前后两部上方位置均左右对称设置有第一支撑架(714),相近的左右两个第一支撑架(714)之间均设置有第二固定杆(7141),两个第二固定杆(7141)左右两侧之间均滑动式设置有能够夹紧轮毂的滑板(715),两个滑板(715)中部均设置有齿条(716),扇形齿轮(713)与相近的齿条(716)相互啮合,两个滑板(715)外侧与第一连接架(5)之间均前后对称绕接有第二弹性件(71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轮毂气密性检测用夹紧装置,其特征是,转动机构(8)包括有保护壳(801)、第四转轴(802)、第五转轴(803)、第二伺服电机(804)、皮带轮(805)、平皮带(806)、第二固定板(807)、第六转轴(808)和第三固定板(809),右部的滑板(715)下部右侧设置有保护壳(801),右部的滑板(715)右下侧转动式设置有第四转轴(802),第四转轴(802)位于保护壳(801)内,右部的滑板(715)右上部转动式设置有第五转轴(803),第五转轴(803)位于保护壳(801)内,保护壳(801)内上部设置有第二伺服电机(804),第二伺服电机(804)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第五转轴(803)连接,第四转轴(802)与第五转轴(803)上均设置有皮带轮(805),两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秋生李建云邓方胡胜龙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