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力式雨水收集弃流装置及弃流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10088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1 17: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压力式雨水收集弃流装置及弃流方法,包括井座、弃流承接口、井体Ⅰ、出水承接口、井体Ⅱ、进水承接口、底阀座、阀门、二级过滤网、一级过滤网、检修井盖和沉泥室;井体Ⅰ设置在井座上,井体Ⅱ设置在井体Ⅰ上;弃流承接口与井座底部连通,出水承接口与井体Ⅰ连通,进水承接口与井体Ⅱ连通;井体Ⅰ上设有两个支承凸台;井体Ⅱ底部也设有一个支承凸台,用以支承一级过滤网;阀门与底阀座密封配合;阀门由阀体、阀芯、弹簧、圆螺纹盖以及锁紧结构组成;出水承接口下方的井体Ⅰ部分和底阀座形成了沉泥室。本发明专利技术依据收集雨水的污染度来控制阀芯压力,从而控制阀门的开闭达到控制弃流的目的。目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压力式雨水收集弃流装置及弃流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雨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压力式雨水收集弃流装置及弃流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雨水收集利用时,雨水本身是洁净的,但降雨过程中,汽车尾气、工业废气及大气里的颗粒物会溶解在其中,降落地面后,又冲刷地面、道路等,使得雨水中含有大量的泥沙颗粒物、漂浮物等污染物质,如果将污染程度较高的收集雨水不经处理直接进入雨水回用系统,则会使处理工艺复杂,处理设施增加,运行费用提高。因此,在收集雨水时需对高污染程度的雨水进行弃流处理,将其弃流到排污管网。现有弃流装置存在的问题是:(1)雨水杂质较多时,容易堵塞,失去弃流能力;(2)弃流难以控制,始终处于弃流状态或收集状态;(3)造价高昂,控制复杂,维护困难,运行成本高。
[0003]已公开的专利“一种雨水弃流井”,公开号CN205742491U,采用弹簧阀盖启闭弃流,阀盖始终被弹簧顶开而难以关闭,形成始终处于弃流状态,雨量大时阀盖关闭而不弃流,因此均达不到收集雨水的目的。此外,过滤网堆积的漂浮物易落入弃流仓,造成弃流口堵塞。
[0004]已公开的专利“一种离心式无动力雨水弃流装置”,公开号CN210562539U,利用雨水压力控制阀门,雨量小时始终处于弃流状态,雨量大时或挡板孔堵塞时无法弃流,因此均达不到收集雨水的目的。
[0005]已公开的专利“一种便于清理除渣的弃流井”,公开号CN213174090U,利用电机驱动清理排出污物,电机成本高,驱动装置维护困难,清理残渣不彻底。
专利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压力式雨水收集弃流装置及弃流方法,以解决现有弃流装置弃流效果不佳、易堵塞、难清理、弃流量难控制、控制复杂、维护要求高等问题。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压力式雨水收集弃流装置,包括井座、弃流承接口、井体Ⅰ、出水承接口、井体Ⅱ、进水承接口、底阀座、阀门、二级过滤网、一级过滤网、检修井盖和沉泥室;
[0008]井体Ⅰ设置在井座上,井体Ⅱ设置在井体Ⅰ上;弃流承接口与井座底部连通,出水承接口与井体Ⅰ连通,进水承接口与井体Ⅱ连通;检修井盖与井体Ⅱ间隙配合;
[0009]井体Ⅰ上设有两个支承凸台,其中一个支承凸台位于井体Ⅰ底部,用以支承底阀座,另一个支承凸台位于出水承接口上方的井体Ⅰ内壁上,用以支承二级过滤网;井体Ⅱ底部也设有一个支承凸台,用以支承一级过滤网,一级过滤网10与井体Ⅱ5间隙配合;
[0010]阀门与底阀座密封配合,用以封堵底阀座的阀口;阀门由阀体、阀芯、弹簧、圆螺纹盖以及锁紧结构组成;阀芯设置在阀体内,并与阀体滑动配合;阀芯通过弹簧与圆螺纹盖连接;圆螺纹盖设置在阀体内部,且与阀体螺纹连接;锁紧结构位于圆螺纹盖下方,其与阀体螺纹连接;
[0011]出水承接口下方的井体Ⅰ部分和底阀座形成了沉泥室。
[0012]较佳地,所述底阀座为圆台锥形底阀座,由顶部的环形圆台、连接在环形圆台下方的锥形通道以及设置在锥形通道下方的阀口组成;环形圆台设置在井体Ⅰ底部的支承凸台上,阀门设置在底阀座的阀口处。
[0013]较佳地,所述阀芯为圆柱形,其顶部为锥形结构,底部设有用以放置弹簧的柱形槽,弹簧一端固定在柱形槽顶部;阀芯底部外侧的环形圆台与阀体内壁滑动配合。
[0014]较佳地,所述一级过滤网为圆台柱形过滤网,由圆柱体和连接在圆柱体下方的圆台组成。
[0015]较佳地,所述二级过滤网为圆顶形过滤网。
[0016]较佳地,在井体Ⅰ上设有排水线,排水线的位置与出水承接口的底部平齐。
[0017]本专利技术中还公开了一种使用上述压力式雨水收集弃流装置的弃流方法,收集雨水由进水承接口进入弃流井,经一级过滤网和二级过滤网过滤漂浮物,再进入沉泥室;设定雨水弃流污染度,
[0018](1)当雨水污染度大于设定弃流污染度值时,阀芯所受到的压力大于弹簧对阀芯的压力,阀芯下移,弃流阀门开启弃流状态,收集雨水由弃流承接口流出;
[0019](2)当雨水污染度小于或等于设定弃流污染度值时,阀芯所受到的压力小于弹簧对阀芯的压力,阀芯不下移,弃流阀门关闭,收集雨水由出水承接口进入雨水收集系统;
[0020](3)当雨水在沉泥室停留沉积,污染度逐渐增大,达到设定弃流污染度值时,阀芯所受到的压力大于弹簧对阀芯的压力,阀芯下移,弃流阀门开启弃流状态,收集雨水由弃流承接口流出。
[0021]较佳地,设定的雨水弃流污染度的数值通过调节圆螺纹盖在阀体内的位置高度进行改变。
[0022]较佳地,所述一级过滤网的筛孔直径为20~40mm,高度高于进水承接口高度200mm,开口直径大于进水承接口的直径。
[0023]较佳地,二级过滤网的筛孔直径为10~30mm,弧度为π/4~π/2rad。
[0024]本专利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5](1)依据设定雨水污染度(雨水密度),即可控制阀芯压力,达到控制阀门自动启闭弃流目的;弃流控制准确,弃流分流精确,控制不随雨水流量大小变化,只与设定雨水污染度(雨水密度)有关,且能实时调控弃流量;
[0026](2)雨水入口采用两级过滤,滤除90%以上雨水漂浮物;
[0027](3)采用圆柱形过滤网和圆顶形过滤网,过滤面积大,不易堵塞,过滤效率高;
[0028](4)采用过滤网,可减小水流对沉泥室冲击,增加沉泥分流能力,有效收集干净雨水,节约资源;
[0029](5)沉泥室免清理,无动力源,节能效果佳;
[0030](6)弃流装置结构简单,经久耐腐蚀,运行可靠稳定,成本较低,维护方便;
[0031](7)弃流装置弃流排污效果好,可以弃除雨水中70%~80%的污染物,有效控制进入蓄水池的雨水污染物;
[0032](8)阀门为整体结构,更换方便;液流单向控制,可防止弃流倒灌;
[0033](9)本专利技术弃流装置过滤网、底阀座、阀门均可拆卸,能够彻底清理雨水中的残渣,
便于后期维护;
[0034](10)本专利技术弃流装置检修维护,可用工具提取阀门,开启阀门,放空沉泥室,利于检修;
[0035](11)本专利技术可适用于屋面雨水弃流,也可用于大面积范围的硬质景观和路面雨水弃流,还可适用于其他用途的过滤分流目的。
附图说明
[0036]图1为本专利技术装置的剖视图;
[0037]图2为底阀座的放大图;
[0038]图3为底阀座的仰视图;
[0039]图4为底阀座支承凸台的结构图;
[0040]图5为实施例1中阀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1]现在参考附图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应视为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技术、连接关系、条件或工艺者,按照本领域内的文献所描述的技术、连接关系、条件、工艺或者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所用材料、仪器或设备未注明生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力式雨水收集弃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井座(1)、弃流承接口(2)、井体Ⅰ(3)、出水承接口(4)、井体Ⅱ(5)、进水承接口(6)、底阀座(7)、阀门(8)、二级过滤网(9)、一级过滤网(10)、检修井盖(11)和沉泥室(12);井体Ⅰ(3)设置在井座(1)上,井体Ⅱ(5)设置在井体Ⅰ(3)上;弃流承接口(2)与井座(1)底部连通,出水承接口(4)与井体Ⅰ(3)连通,进水承接口(6)与井体Ⅱ(5)连通;检修井盖(11)与井体Ⅱ(5)间隙配合;井体Ⅰ(3)上设有两个支承凸台,其中一个支承凸台位于井体Ⅰ(3)底部,用以支承底阀座(7),另一个支承凸台位于出水承接口(4)上方的井体Ⅰ(3)内壁上,用以支承二级过滤网(9);井体Ⅱ(5)底部也设有一个支承凸台,用以支承一级过滤网(10),一级过滤网(10)与井体Ⅱ(5)间隙配合;阀门(8)与底阀座(7)密封配合,用以封堵底阀座(7)的阀口;阀门(8)由阀体(81)、阀芯(82)、弹簧(83)、圆螺纹盖(84)以及锁紧结构(85)组成;阀芯(82)设置在阀体(81)内,并与阀体(81)滑动配合;阀芯(82)通过弹簧(83)与圆螺纹盖(84)连接;圆螺纹盖(84)设置在阀体(81)内部,且与阀体(81)螺纹连接;锁紧结构(85)位于圆螺纹盖(84)下方,其与阀体(81)螺纹连接;出水承接口(4)下方的井体Ⅰ(3)部分和底阀座(7)形成了沉泥室(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力式雨水收集弃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阀座(7)为圆台锥形底阀座,由顶部的环形圆台(71)、连接在环形圆台(71)下方的锥形通道(72)以及设置在锥形通道(72)下方的阀口(73)组成;环形圆台(71)设置在井体Ⅰ(3)底部的支承凸台上,阀门(8)设置在底阀座(7)的阀口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力式雨水收集弃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82)为圆柱形,其顶部为锥形结构,底部设有用以放置弹簧(83)的柱形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张永王志强朱启晨卞光明马自刚代龙曹红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百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