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图形思维的数据模型建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09586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1 16: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基于图形思维的数据模型建立方法,该方法中用户根据数据的实际处理需求建立一个初步数据模型架构,该数据模型架构中的节点是通过图形组合进行展示和表达的,该节点是指数据模型中具有实际意义的数据,用户根据已经确定的数据模型架构进行独立修改优化或协同修改优化后形成对应的数据处理模型并进行发布。本发明专利技术把对象具象化,模拟逻辑场景,有利于对多变化数据处理过程对数据的标准化、逻辑可视化、系统化。系统化。系统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图形思维的数据模型建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数据处理
,特别涉及基于图形思维的数据模型建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数据可视化是指将采集或模拟的数据映射为可识别的图形、图像,便于更好地分析数据,对数字罗列所组成的数据中所包含的意义进行分析,使分析结果可视化。
[0003]项目工作流定义了面向任务的,为推进项目而必须交换或完成的活动、职责和数据的顺序。利用计算机在多个参与者之间,按某种预定规则自动传递文档、信息或任务。
[0004]在数字化信息时代,数据的采集、处理、呈现工作几乎时时刻刻都在进行着。对于数据的展示多以表单或可视化图表进行,其中表单几乎由行、列和项目信息构成,缺乏不同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的表达,而可视化图表则是对数据进行一定程度的清洗、整理、归类后用于展示一类数据的整体性规律的表达,而且其数据在可视化展示之前仍然是表单结构的数据模型,采集的数据在实施中往往缺乏数据标准化,碎片化的数据经过挖掘并清洗难免有一定错误率,且对于数据的项目工作流往往都是预定规则,项目工作流的维度表现比较单一,无法满足现实业务场景的多变化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基于图形思维的数据模型建立方法,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6]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7]S100、创建可编辑显示页面,该可编辑显示页面具有一能显示图形图像的画布区域以及若干对该画布区域内显示内容进行形式编辑和逻辑编辑的控制模块,其中形式编辑为对画布区域内显示的图形图像进行编辑,包括但不限于形状、颜色、边缘色彩、边缘线型等,逻辑编辑为对不同图形图像的逻辑关系进行编辑,例如在同一区域内同时显示的三个同类型图形图像为并行逻辑关系;
[0008]S200、建立数据模型架构,用户根据数据的实际处理需求建立一个初步数据模型架构,该数据模型架构中的节点是通过图形图像组合进行展示和表达的,该节点是指数据模型中具有实际意义的数据。
[0009]S300、发布数据模型,用户根据已经确定的数据模型架构形成对应的数据处理模型并进行发布。
[0010]在步骤S200之后S300之间还具有步骤S210,优化数据模型架构,用户可以选择独立优化模式或者协同优化模式。
[0011]对于独立优化模式,即用户定制模型,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求以及基于实际需求与初步数据模型架构之间的差异,对数据模型架构进行修改或者优化。
[0012]对于协同优化模式,用户可以创设子用户端口,并赋予各子用户权限,子用户可以在权限内对数据模型架构进行修改或者优化,同时子用户对对数据模型架构进行修改或者
优化的操作也会被记录。
[0013]上述独立优化模式或者协同优化模式中,对于数据模型架构进行修改或者优化的具体方式为:
[0014]提取数据模型架构中的节点和逻辑关系,节点表示为数据模型架构中需要处理的数据的类型或具体的数据,逻辑关系表示为各节点之间存在的并行、串行、包含、对比、分类等关系,用户具有超级权限,子用户具有相应的权限,用户可以在超级权限内,子用户可以在相应的权限内,对节点和逻辑关系进行修改、增添、替换等操作,例如子用户在被分配到的节点权限内,进行删除节点A、新增节点B、将节点C替换为D等操作。
[0015]在步骤S210之后S300之间还具有步骤S220,优化判断,及对于经过独立优化模式或者协同优化模式后的数据模型架构是否满足预定的应用场景条件,或者是否存在节点和逻辑关系的误差,当判断无需优化时则执行步骤S200,输出数据模型,当判断需要优化时,则返回步骤S210。
[0016]在步骤S300之后还具有步骤S400,应用数据模型,用户参与数据模型的执行、学习、交互、报告输入输出、交流、共享资源等服务,形成对于步骤S210的反馈条件。
[0017]上述步骤S300输出的数据模型,还可以输出为数据模型架构的雏形,即步骤S200中用户根据数据的实际处理需求建立的一个初步数据模型架构,当然在没有可用的数据模型架构的雏形时,用户可以在步骤S210中独立创设一个数据模型架构的雏形。
[0018]基于上述的方法,可以形成一个对数据模型的持续性、系统性的优化系统。
[001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0](1)把每个对象具象化,模拟逻辑场景,针对每个对象的信息编辑功能,智能辅助下形成标准化数据库,有利于可持续的标准化;
[0021](2)加入了针对每个对象的交互功能,实现更正、更新、优化、决策等效用,利于协同和责任性授权,更容易在规划中找出问题、诊断问题、优化数据模型;
[0022](3)定义每项任务从开始到完成的所有数据、决策、报告、资料、通知等,并实现流程逻辑顺序的变更、优化的功能来即时呈现和执行,减少很多重复表单操作,更高效形象化处理各种任务;
[0023](4)采用图形思维编辑并虚拟化呈现业务场景,多维度嵌套体现,更真实的展示现实规律,让系统化表现灵活多变。
附图说明
[0024][0025]图1为基于图形思维可协同建立并优化数据模型的算法方案流程图;
[0026]图2为基于图形思维可协同建立并优化数据模型的算法方案规划系统图;
[0027]图3为基于图形思维可协同建立并优化数据模型的算法方案执行系统图;
[0028]图4为基于图形思维可协同建立并优化数据模型的算法方案共享分享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30]实施例1
[0031]请参阅图1,以下结合图1介绍基于图形思维可协同建立并优化数据模型的算法方案,包括以下步骤:
[0032]101、用户根据需求,建立满足业务场景的规划模型架构。利用图形化思维的原理,用简洁易懂的图形组合把我们想表达的想法、信息呈现出来。
[0033]提炼关键节点作具象化展现;
[0034]102、用户根据图形化思维,可以利用通用的图形化模板或者参考相似场景模板,再或是按自行设计建立各含有关键对象节点和节点相互逻辑关系的场景模型,或抽象化场景模型,以展示现实规律;
[0035]103、按需求定制模型,两种协同方式;
[0036]可独立建立的模型,发布测试并协同优化的步骤:
[0037]103

1、用户可以独立建立整个系统化模型;
[0038]103

2、预览测试或发布测试链接,自行检查或他人检查,是否优化、更改模型,更高层次审视方案;
[0039]103

7、满足一定共识下,当前设计的最优化模型方案;
[0040]需统筹协同建立的模型的步骤:
[0041]103

3、统筹用户建立顶层逻辑场景模型;
[0042]103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图形思维的数据模型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S100、建立数据模型架构,用户根据数据的实际处理需求建立一个初步数据模型架构,该数据模型架构中的节点通过图形组合在显示区域进行展示,节点与节点之间具有底层的逻辑关系;S200、发布数据模型,用户根据已经确定的数据模型架构形成对应的数据处理模型并进行发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图形思维的数据模型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00之后S200之间还具有步骤:S110,优化数据模型架构,用户对数据模型架构进行优化并判断是否满足发布条件,当不满足发布条件时重新执行步骤S11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图形思维的数据模型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优化包括独立优化模式或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亚峰杨东华邱天福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正负极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