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雷达与目标模拟器对准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090719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1 16:48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雷达与目标模拟器的对准系统和方法。该系统至少包括:角反射器、第一转台组件、第二转台组件、激光对准组件和控制器;其中,第一转台组件与第二转台组件相对设置,第一转台组件用于安装待标定雷达和激光对准组件,第二转台组件安装角反射器;激光对准组件用于发射激光束和获取反射信号,且与待标定雷达在某一方向上同步运动,激光束与雷达波位于同一平面,反射信号是激光束照射到角反射器后被反射产生的信号;角反射器可反射待标定雷达的雷达波和激光束;控制器与第一转台组件和激光对准组件通信连接,根据反射信号控制第一转台组件运动使待标定雷达与第一角反射器对准。该系统可实现雷达和目标模拟器精确对准。准。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雷达与目标模拟器对准系统及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雷达
,尤其涉及一种雷达与目标模拟器对准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对自动驾驶技术的需求与日俱增,高级辅助驾驶系统(advanced driver assistancesystems,ADAS)在全球范围得到快速发展,而车载雷达是实现ADAS功能的重要传感器设备,在汽车探测和防撞预警功能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车载雷达的性能关乎着驾驶的安全性,但是由于电子器件本身和机械装配的误差,导致生产出的雷达产品性能一致性较差,因此在雷达出厂前需对雷达进行参数标定,以使雷达性能满足要求。
[0003]现有技术中对雷达的参数标定,通常是采用在暗室中设置目标模拟器和雷达,通过目标模拟器产生的虚拟目标与雷达所找到的目标作对比来标定雷达参数,而在雷达进行标定之前需要将雷达和目标模拟器进行对准,但目前已有的对准方法均需要在对准过程中引入第三方的校准物,导致引入额外的标定误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0005]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雷达与目标模拟器对准系统及方法,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雷达与目标模拟器对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目标模拟器,包括第一角反射器,用于反射待标定雷达的雷达波和激光束;第一转台组件,用于安装所述待标定雷达,配置为带动所述待标定雷达在多个方向上运动,以改变所述待标定雷达的对准参数;第二转台组件,与所述第一转台组件相对设置,其上设置所述第一角反射器,所述第一角反射器的反射面朝向所述第一转台组件设置;激光对准组件,至少包括第一激光收发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转台组件上,用于发射所述激光束和获取反射信号,其中,所述第一激光收发组件与所述待标定雷达在某一方向上同步运动,所述激光束与所述雷达波位于同一平面,所述反射信号是所述激光束照射到所述第一角反射器后被反射产生的信号;控制器,至少与所述第一转台组件和激光对准组件通信连接,至少用于根据所述反射信号控制所述第一转台组件运动调节所述待标定雷达的对准参数,以与所述第一角反射器对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准参数至少包括方位角参数,表征所述待标定雷达发射雷达波的方位角;所述第一转台组件至少包括:水平转台,用于在水平方向上转动;安装面板,设置于所述水平转台上且与所述水平转台同步水平转动,用于安装所述待标定雷达;所述第一激光收发组件安装于所述安装面板上或水平转台上,用于发射第一所述激光束和获取第一反射信号;其中,所述第一所述激光束与所述雷达波位于同一竖直平面,所述第一反射信号是所述第一所述激光束照射到所述第一角反射器后被反射产生的信号,用于确定所述方位角参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准参数还至少包括高度参数,表征所述待标定雷达发射的雷达波所在平面的高度;所述第一转台组件至少包括:升降机构,用于将所述安装面板可升降的设置于所述水平转台上;所述激光对准组件,还包括第二激光收发组件,配置为与所述待标定雷达位于同一高度,且与所述待标定雷达同步升降,固定安装于所述升降机构上或所述安装面板上,用于发射第二所述激光束和获取第二反射信号;其中,所述第二所述激光束与所述雷达波位于同一水平平面,所述第二反射信号是所述第二所述激光束照射到所述第一角反射器后被反射产生信号,用于确定所述高度参数。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准参数还至少包括俯仰角参数,表征所述待标定雷达发射雷达波的俯仰角;所述升降机构与所述水平转台可转动连接,配置为在第一平面上转动带动所述安装面板运动以改变所述待标定雷达的俯仰角;其中,所述第一平面为与所述第一板面所在平面垂直的竖向平面;所述第二激光收发组件,还配置为与所述待标定雷达同步俯仰,发射第三所述激光束
和获取第三反射信号;其中,所述第三所述激光束与所述雷达波位于同一水平平面,所述第三反射信号是所述第三所述激光束照射到所述第一角反射器后被反射产生信号,用于确定所述俯仰角参数。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准参数还至少包括极化方向参数,用于表征所述待标定雷达发射雷达波的极化方向;所述第一转台组件还包括转轴结构,在其轴线方向上的一端与所述升降机构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安装面板固定连接,所述转轴结构的中轴线位于所述雷达波所在的平面上,所述转轴结构运动改变所述待标定雷达的极化方向;还包括第二角反射器,固定安装于所述转轴上,所述第二角反射器的反射面朝向远离所述转轴结构的一侧,用于反射所述激光束;所述第一激光收发组件,还用于向所述转轴结构发射第四所述激光束和获取第四反射信号;其中,所述第四反射信号是所述第四所述激光束照射到所述第二角反射器后被反射产生的信号,用于确定所述极化方向参数。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所述激光束为沿竖直方向延伸的一字激光束,所述第二所述激光束和第三所述激光束均为沿水平方向延伸的一字激光束,所述第四所述激光束为沿转轴的轴线方向延伸的一字激光束。7.根据权利要求1

6任一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角反射器的反射面上覆盖设置所述雷达波反射层,所述雷达波反射层上覆盖设置所述激光束反射层。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雷达波为毫米波,所述激光束为可见光激光束,所述雷达波反射层为镀金材质的膜层,所述激光束反射层为铬材质膜层。9.根据权利要求3

8任一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激光对准组件和第二激光对准组件均至少包括:激光发射器、光路隔离器、透镜组件、光路整形面板和感光组件;所述激光发射器,用于产生所述激光束;所述光路隔离器、透镜组件、光路整形面板依次设置在所述激光束的传输路径上;所述透镜组件,用于部分透过所述激光束和部分反射所述激光束,并将所述反射信号反射至所述感光组件;感光组件,用于将所述反射信号的光信号转化为其对应的电信号。10.根据权利要求1

9任一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暗室,所述暗室的内壁吸收所述待标定雷达产生的雷达波,所述第一转台组件和所述第二转台组件均设置于所述暗室内;滑轨,设置于暗室的底壁上,所述滑轨为平直滑轨,所述第一转台组件和第二转台组件分别可滑动设置于所述滑轨上。11.一种雷达与目标模拟器对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源目标模拟器,用于产生目标回波;第三角反射器,用于反射激光束和吸收待标定雷达的雷达波;第一转台组件,用于安装所述待标定雷达,配置为带动所述待标定雷达在多个方向上运动,以改变所述待标定雷达的对准参数;第二转台组件,与所述第一转台组件相对设置,其上设置所述第三角反射器和所述有
源目标模拟器,所述第三角反射器的反射面朝向所述第一转台组件设置;激光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谷静薛甬申侯强潘卫张志伟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