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像透镜、照相机和移动信息终端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09040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1 16:47
一种成像透镜包括: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组,第一透镜组包括第一透镜组内最靠近物体的正透镜;孔径光阑;和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二透镜组。第一透镜组、孔径光阑和第二透镜组按照从物体侧到图像侧的顺序排列。成像透镜内仅设置两个负空气透镜,即第一双凸空气透镜和第二双凸空气透镜。第一透镜组包含第一双凸空气透镜,第二透镜组包含第二双凸空气透镜。第二透镜组包含第二双凸空气透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成像透镜、照相机和移动信息终端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成像透镜(imaging lens)、照相机和移动信息终端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广泛使用的数字照相机是将成像透镜捕获的图像形成到图像传感器上以执行图像捕获。
[0003]在数字照相机中,对具有高图像质量的紧凑型照相机有着强烈的要求,该照相机使用对角线长度在约20至约45毫米(mm)范围内的相对较大的图像传感器,并包括具有高性能的单焦点透镜。对于进一步的要求,更强调的是携带方便,即除了具有高性能外,还具有紧凑性。
[0004]近年来,对具有所谓“半广角”视角的紧凑型成像透镜的需求增加,其半视角范围在约25度到约33度之间。对于尺寸为35mm(所谓的徕卡尺寸)的胶片照相机,半广角所对应的焦距在约46至约33mm范围内。
[0005]此外,由于片上微透镜的改进或优化以及图像处理的发展,即使环境光线以一定程度的倾斜入射到传感器上,相对较大的图像传感器也没有严重的缺点。
[0006]具体地说,即使在最大图像高度处的主光线和光轴之间的角度在约30度到约40度的范围内,也可以构建充分适应传感器周边区域的亮度阴影或颜色浓淡的系统。因此,与现有类型不同,无论环境光线是否垂直入射,都可以选择更适合尺寸减小的透镜类型。
[0007]在这种情况下,适合在半广角范围内减小尺寸的透镜类型的实施例包括基本对称类型和在图像侧设置具有负折射能力的透镜组的长焦类型。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公开了这种成像透镜。
[0008]引文列表
>[0009]专利文献
[0010]【专利文献1】JP

07

270679

A
[0011]【专利文献2】JP

2013

195587

A

技术实现思路

[0012]技术问题
[0013]然而,JP
‑7‑
270679

A中公开的成像透镜适用于胶片照相机,但在用作数字照相机的成像透镜的成像性能方面仍有改进的空间。
[0014]此外,JP

2013

195587

A中公开的成像透镜具有较大的透镜总长度(从透镜系统的最靠近物体侧的表面到成像表面的距离)和较大的透镜总厚度(从透镜系统的最靠近物体侧的表面到最靠近图像侧的表面的距离),因此在尺寸减小方面是不利的。
[001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紧凑型半广角数字照相机的高性能成像透镜。
[0016]解决问题的方案
[0017]一种成像透镜(成像镜头)包括: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组,第一透镜组包含第
一透镜组内最靠近物体的正透镜;孔径光阑;和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二透镜组。
[0018]第一透镜组、孔径光阑和第二透镜组按照从物体侧到图像侧的顺序排列。成像透镜内仅设置两个负空气透镜,即第一双凸空气透镜和第二双凸空气透镜。第一透镜组包含第一双凸空气透镜,第二透镜组包含第二双凸空气透镜。
[0019]本专利技术的效果
[0020]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适用于紧凑型半广角数字照相机的高性能成像透镜。
附图说明
[0021]附图旨在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而不应被解释为限制其范围。除非明确说明,否则附图不应视为按比例绘制。而且,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在若干视图中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
[0022]图1是根据第一数值实施例的成像透镜的结构的横截面图。
[0023]图2是根据第二数值实施例的成像透镜的结构的横截面图。
[0024]图3是根据第三数值实施例的成像透镜的结构的横截面图。
[0025]图4是根据第四数值实施例的成像透镜的结构的横截面图。
[0026]图5是根据第五数值实施例的成像透镜的结构的横截面图。
[0027]图6是根据第六数值实施例的成像透镜的结构的横截面图。
[0028]图7是根据第七数值实施例的成像透镜的结构的横截面图。
[0029]图8是根据第八数值实施例的成像透镜的结构的横截面图。
[0030]图9是根据第九数值实施例的成像透镜的结构的横截面图。
[0031]图10是根据第十数值实施例的成像透镜的结构的横截面图。
[0032]图11是根据第一数值实施例的成像透镜的像差曲线图的集合。
[0033]图12是根据第二数值实施例的成像透镜的像差曲线图的集合。
[0034]图13是根据第三数值实施例的成像透镜的像差曲线图的集合。
[0035]图14是根据第四数值实施例的成像透镜的像差曲线图的集合。
[0036]图15是根据第五数值实施例的成像透镜的像差曲线图的集合。
[0037]图16是根据第六数值实施例的成像透镜的像差曲线图的集合。
[0038]图17是根据第七数值实施例的成像透镜的像差曲线图的集合。
[0039]图18是根据第八数值实施例的成像透镜的像差曲线图的集合。
[0040]图19是根据第九数值实施例的成像透镜的像差曲线图的集合。
[0041]图20是根据第十数值实施例的成像透镜的像差曲线图的集合。
[0042]图21A是根据实施例的移动信息终端设备的外部视图。
[0043]图21B是根据实施例的移动信息终端设备的另一个外部视图。
[0044]图21C是根据实施例的移动信息终端设备的另一个外部视图。
[0045]图22是图21A、21B、21C的移动信息终端设备的系统结构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6]本文使用的术语仅用于说明特定实施例,并不是为了限制本专利技术。如本文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有明确指示,否则单数形式“一”、“一个”和“该”也包括复数形式。
[0047]在说明附图中所示的实施例时,为了清楚起见,使用了特定术语。然而,本说明书的公开并不限于所选择的特定术语,应理解为,每个特定元件包括具有类似功能、以类似方式操作并实现类似结果的所有技术等效物。
[0048]下面参考附图说明实施例。在整个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应用于相同或相应的部件,并且可以省略其冗余说明。
[0049]图1至图10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十个实施例的成像透镜(成像镜头)IL的图。图1至图10分别对应于下面说明的第一数值实施例至第十数值实施例。
[0050]在图1至图10中,左侧为物体侧,右侧为图像侧。
[0051]为了便于说明,在图1至图10中通常使用参考符号。
[0052]在图1至图10中,表示了第一透镜组I、第二透镜组II和孔径光阑S。
[0053]此外,透明平行板F是各种滤光器中的一种,例如光学低通滤光器和红外截止滤光器等,以及用于例如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传感器等的图像传感器的盖玻片(密封玻璃)。假定该透明平行板在光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成像透镜,包括: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组,所述第一透镜组包括所述第一透镜组内最靠近物体的正透镜;孔径光阑;以及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二透镜组,所述第一透镜组、所述孔径光阑和所述第二透镜组按照从物体侧向图像侧的顺序设置,其中,所述成像透镜内仅设置两个负空气透镜,即第一双凸空气透镜和第二双凸空气透镜,以及其中,所述第一透镜组包含所述第一双凸空气透镜,所述第二透镜组包含所述第二双凸空气透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透镜,其中,所述第一透镜组由三到五个透镜构成,所述第二透镜组由三到四个透镜构成。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成像透镜,其中,所述成像透镜包括仅包含两个负空气透镜的四个或更少的空气透镜。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成像透镜,其中,满足以下条件表达式(1)和(2):(1)

0.9<(r1o+r1i)/(r1o

r1i)<

0.2(2)

0.2<(r2o+r2i)/(r2o

r2i)<0.9在此,r1o表示所述第一透镜组中的所述第一双凸空气透镜的物体侧表面的曲率半径,r1i表示所述第一透镜组中的所述第一双凸空气透镜的图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r2o表示所述第二透镜组中的所述第二双凸空气透镜的物体侧表面的曲率半径,r2i表示所述第二透镜组中的所述第二双凸空气透镜的图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成像透镜,其中,满足以下条件表达式(3):(3)1.0<L/f<1.6在此,L表示当所述成像透镜聚焦在无穷远物体上时,所述第一透镜组内最靠近物体的面与成像面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桥和泰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理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