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家居人脸识别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08966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1 16: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智能家居人脸识别设备,属于智能家居技术领域,包括盒体,盒体的前端固定连接有人脸识别摄像头,人脸识别摄像头的下端开设有置物口,置物口内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上下两个基座,左右两侧的上下两个基座之间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杆,每个固定杆的表面均嵌入设置有连接杆,左右两侧的两根连接杆之间的后端均固定连接有内板,且内板均呈U形状,每个连接杆的前端均固定连接有拉手,且左右两侧的两根连接杆之间的中部均固定连接有挡杆,置物口适配有门板,且门板的上下两端均开设有一排通孔。该种智能家居人脸识别设备具有一定的防撞性能,可免于设备内的电池遭受损坏,提升了本设备的使用质量。提升了本设备的使用质量。提升了本设备的使用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家居人脸识别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智能家居
,尤其是涉及一种智能家居人脸识别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智能家居是在互联网影响之下物联化的体现,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家居越来越多的被人们所接受,而智能家居为确保安全使用,通常需要对人的身份进行安全识别,从而便于保护家居的安全性,但是,现有的智能家居人脸识别设备在实际使用时,不便于对安装于设备内的电池进行拆卸,在取出电池的过程中较为繁琐,同时,人脸识别摄像头在运行时以及电池在对外放电时,都会产生热量,且现有的智能家居人脸识别设备通常都是小型化,在日常使用时不具备良好的防撞性,需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家居人脸识别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
[0004]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解决:
[0005]一种智能家居人脸识别设备,包括盒体,所述盒体的前端固定连接有人脸识别摄像头,所述人脸识别摄像头的下端开设有置物口,所述置物口内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上下两个基座,左右两侧的上下两个所述基座之间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杆,每个所述固定杆的表面均嵌入设置有连接杆。
[0006]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左右两侧的两根所述连接杆之间的后端均固定连接有内板,且所述内板均呈U形状。
[0007]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每个所述连接杆的前端均固定连接有拉手,且左右两侧的两根所述连接杆之间的中部均固定连接有挡杆。
[0008]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置物口适配有门板,且所述门板的上下两端均开设有一排通孔。
[0009]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门板偏向于所述置物口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海绵板。
[0010]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左右两侧的两个所述基座相向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金属垫片,且四个所述基座均通过电线与所述人脸识别摄像头电力连接。
[0011]有益效果:
[0012](1)该种智能家居人脸识别设备通过结构的改进,使本设备在实际使用时,具有一定的防撞性能,可免于设备内的电池遭受损坏,提升了本设备的使用质量。
[0013](2)该种智能家居人脸识别设备通过结构的改进,使本设备在实际使用时,可将电池便利的拆卸取出,同时易于安装,并且在日常使用的过程中,具备良好的散热性,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内板后端斜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图2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的门板斜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1

4中:1

盒体;2

人脸识别摄像头;3

置物口;4

基座;5

固定杆;6

连接杆;601

拉手;602

挡杆;7

内板;8

门板;801

通孔;802

海绵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9]请一并参考图1至图4:
[0020]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家居人脸识别设备,包括盒体1,盒体1的前端固定连接有人脸识别摄像头2,人脸识别摄像头2的下端开设有置物口3,置物口3内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上下两个基座4,左右两侧的上下两个基座4之间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杆5,每个固定杆5的表面均嵌入设置有连接杆6。
[0021]进一步的,左右两侧的两根连接杆6之间的后端均固定连接有内板7,且内板7均呈U形状,通过此种设计,电池可置于左右两个基座4之间,而在需要取出电池时,将连接杆6拉出,即可使内板7将电池一并推出。
[0022]进一步的,每个连接杆6的前端均固定连接有拉手601,且左右两侧的两根连接杆6之间的中部均固定连接有挡杆602,通过此种设计,在将连接杆6拉出时,可通过向连接杆6的前方拉动拉手601,则可将连接杆6一并拉出,在此之后,又能便利的将连接杆6推入到固定杆5内,而内板7在随着连接杆6的移动而将电池拉出时,在电池被拉出的一瞬间,电池可通过挡杆602被限制在内板7内,使电池不会掉落,而后用手在挡杆602的下方接住电池即可。
[0023]进一步的,置物口3适配有门板8,且门板8的上下两端均开设有一排通孔801,通过此种设计,借助门板8可将置物口3封闭,与此同时,置物口3内安装的电池和其余部件所产生的热量可通过门板8表面开设的通孔801散出。
[0024]进一步的,门板8偏向于置物口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海绵板802,通过此种设计,若门板8遭受撞击,则门板8压向置物口3内的力度可由海绵板802传递至置物口3内的部件上,以借助海绵板8抵消传递至置物口3内的硬压力,以免置物口3内的部件受损。
[0025]进一步的,左右两侧的两个基座4相向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金属垫片,且四个基座4均通过电线与人脸识别摄像头2电力连接,通过此种设计,电池可分别置于左右两侧的上下两个基座4之间,而电池的电力可通过金属垫片并借助连接线传递至人脸识别摄像头2处。
[0026]工作原理:
[0027]在使用本技术时,打开门板8,将电池置于左右两侧的上下两个基座4之间,而电池产生的电力可通过连接线传递至人脸识别摄像头2上,在电池安装完毕后,将门板8于置物口3处进行封闭,若门板8遭受撞击,则门板8压向置物口3内的力度可由海绵板802传递至置物口3内的部件上,以借助海绵板8抵消传递至置物口3内的硬压力,以免置物口3内的部件受损,而在需要将电池进行更换时,取下门板8,通过向连接杆6的前方拉动拉手601,则
可将连接杆6一并拉出,而连接杆6在被拉出的同时,可使内板7将电池一并推出,而电池在被拉出的一瞬间,电池可通过挡杆602被限制在内板7内,使电池不会掉落,而后用手在挡杆602的下方接住电池即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家居人脸识别设备,包括盒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1)的前端固定连接有人脸识别摄像头(2),所述人脸识别摄像头(2)的下端开设有置物口(3),所述置物口(3)内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上下两个基座(4),左右两侧的上下两个所述基座(4)之间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杆(5),每个所述固定杆(5)的表面均嵌入设置有连接杆(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家居人脸识别设备,其特征在于,左右两侧的两根所述连接杆(6)之间的后端均固定连接有内板(7),且所述内板(7)均呈U形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家居人脸识别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连接杆(6)的前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蓉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联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