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画面生成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08876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1 16:44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预览画面生成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其中,该方法,包括:在由第一镜头切换至第二镜头的情况下,确定切换过程中所述第一镜头和所述第二镜头中具有光学防抖功能的目标镜头的光学防抖偏移量;基于所述光学防抖偏移量对通过所述目标镜头拍摄得到的校正前图像进行偏移校正,以消除所述校正前图像由于所述目标镜头的光学防抖功能导致的视场角偏移,得到校正后图像;基于所述校正后图像生成所述切换过程中的过度帧图像,并基于所述过度帧图像和所述校正后图像生成对应于所述切换过程的预览画面。应于所述切换过程的预览画面。应于所述切换过程的预览画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预览画面生成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0001]本公开涉及图像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预览画面生成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电子设备在图像采集的过程中,若所使用的镜头发生了切换,容易造成预览画面的跳变,影响用户的视觉体验。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相关技术提出了一种能够在镜头切换场景下,使预览画面平滑过度的方法。该方法根据镜头切换过程中的位移变化,对采集到图像进行了图像处理,以得到过度帧图像;并通过在镜头切换过程对应的预览画面中展示该过度帧图像的方式,使预览画面过度平滑。
[0004]然而,时下的大多镜头都具有光学防抖功能,能够自动调节镜头的位置,以避免在未进行镜头切换的拍摄过程中产生画面抖动。在将上述方法应用于带有光学防抖功能的镜头情况下,由于在镜头切换的同时,光学防抖也在对镜头进行位置调整,导致确定的镜头位置变化过程与实际变化存在偏差,进而使得基于该位置变化过程得到的过度帧图像并不能使预览画面平滑过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公开提供一种预览画面展示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能够在具有光学防抖功能的镜头发生切换的情况下,使预览画面平滑过度。
[0006]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预览画面生成方法,包括:
[0007]在由第一镜头切换至第二镜头的情况下,确定切换过程中所述第一镜头和所述第二镜头中具有光学防抖功能的目标镜头的光学防抖偏移量;
[0008]基于所述光学防抖偏移量对通过所述目标镜头拍摄得到的校正前图像进行偏移校正,以消除所述校正前图像由于所述目标镜头的光学防抖功能导致的视场角偏移,得到校正后图像;
[0009]基于所述校正后图像生成所述切换过程中的过度帧图像,并基于所述过度帧图像和所述校正后图像生成对应于所述切换过程的预览画面。
[0010]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预览画面生成装置,包括:
[0011]确定单元,在由第一镜头切换至第二镜头的情况下,确定切换过程中所述第一镜头和所述第二镜头中具有光学防抖功能的目标镜头的光学防抖偏移量;
[0012]校正单元,基于所述光学防抖偏移量对通过所述目标镜头拍摄得到的校正前图像进行偏移校正,以消除所述校正前图像由于所述目标镜头的光学防抖功能导致的视场角偏移,得到校正后图像;
[0013]生成单元,基于所述校正后图像生成所述切换过程中的过度帧图像,并基于所述过度帧图像和所述校正后图像生成对应于所述切换过程的预览画面。
[0014]根据本公开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0015]处理器;
[0016]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0017]其中,所述处理器通过运行所述可执行指令以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0018]根据本公开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该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方法的步骤。
[0019]在本公开的技术方案中,在由第一镜头切换至第二镜头的情况下,会获取两者中具有光学防抖功能的目标镜头的光学防抖偏移量,并基于获取到的光学防抖偏移量对通过目标镜头拍摄得到的图像进行偏移校正,以消除目标镜头由于光学防抖功能导致的视场角偏移,进而得到校正后图像。在此基础上,即可基于校正后的图像,生成对应于切换过程的过度帧图像,并基于该过度帧图像生成相应的预览画面。
[0020]应当理解的是,在不对镜头进行切换的情况下,镜头所具有的光学防抖功能能够有效避免由于设备抖动而造成的画面抖动。然而,在对镜头进行切换的过程中,光学防抖功能会将镜头切换导致的镜头移动误认为是设备抖动,进而对镜头的位置进行调整。不难理解的是,若不存在光学防抖的调整,在镜头切换前后,两镜头的主光轴位置是一致的,不会出现视场角的偏移;而在镜头具有光学防抖功能时,光学防抖对镜头的位置进行调整,必然导致两镜头的主光轴位置不一致,进而导致视场角发生偏移。可见,在该场景下,若不考虑光学防抖对拍摄得到的画面的影响,必然导致两镜头分别拍摄得到的画面相较于彼此均会存在一定的视场角偏移,那么,基于两者中至少一者生成的过度帧图像也会因此产生视场角偏移,最终导致生成的预览画面出现画面抖动的情况。
[0021]而在本公开的技术方案中,会优先确定具有光学防抖功能的目标镜头的光学防抖偏移量,并基于该光学防抖偏移量对拍摄得到的图像进行偏移校正,以消除拍摄得到的图像中由于光学防抖功能对目标镜头造成的视场角偏移,得到校正后图像。并以该校正后图像为依据生成过度帧图像。换言之,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能够通过后期处理的方式,消除了光学防抖对图像产生的影响,避免两镜头拍摄得到的图像因光学防抖的调整而出现视场角偏移的问题。显然,由于目标镜头拍摄得到的图像不存在视场角偏移,因此,基于此生成的过度帧图像相较于两者也不存在视场角偏移,进而使得最终基于两者和过度帧图像生成的预览画面也不会产生画面抖动的情况,实现了镜头切换过程中的平滑过度。
附图说明
[0022]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0023]图1A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镜头切换示意图;
[0024]图1B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镜头切换示意图;
[0025]图2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预览画面展示方法的流程图;
[0026]图3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预览画面展示方法的流程图;
[0027]图4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预览画面展示装置的框图;
[0028]图5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0030]在本公开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公开。在本公开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0031]应当理解,尽管在本公开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公开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
……
时”或“当
……
时”或“响应于确定”。
[0032]电子设备在图像采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览画面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由第一镜头切换至第二镜头的情况下,确定切换过程中所述第一镜头和所述第二镜头中具有光学防抖功能的目标镜头的光学防抖偏移量;基于所述光学防抖偏移量对通过所述目标镜头拍摄得到的校正前图像进行偏移校正,以消除所述校正前图像由于所述目标镜头的光学防抖功能导致的视场角偏移,得到校正后图像;基于所述校正后图像生成所述切换过程中的过度帧图像,并基于所述过度帧图像和所述校正后图像生成对应于所述切换过程的预览画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目标镜头的光学防抖偏移量,包括:确定所述目标镜头在所述目标镜头所在平面上的第一光学防抖偏移量;所述基于所述光学防抖偏移量对通过所述目标镜头拍摄得到的图像进行偏移校正,包括:基于所述第一光学防抖偏移量确定出与所述校正前图像相对应的像素偏移量,并按照所述像素偏移量对所述校正前图像进行像素偏移。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校正后图像生成所述切换过程中的过度帧图像,包括:获取所述切换过程中的距离偏移量;所述距离偏移量为所述第一镜头和相应的图像传感器之间的距离,与所述第二镜头和相应的图像传感器之间的距离的差值;基于所述距离偏移量确定与所述校正后图像对应的目标放大倍数,并按照所述目标放大倍数对所述校正后图像进行缩放处理,得到所述过度帧图像。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目标镜头的光学防抖偏移量,包括:确定所述目标镜头在所述目标镜头的主光轴方向上的第二光学防抖偏移量;所述基于所述距离偏移量确定与所述校正后图像对应的目标放大倍数,包括:基于所述第二光学防抖偏移量对所述距离偏移量进行校正,并基于校正后的距离偏移量确定目标放大倍数。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校正后图像生成所述切换过程中的过度帧图像,包括:将对应于所述第一镜头的第一待融合图像与对应于所述第二镜头的第二待融合图像合成为过度帧图像;其中,所述第一待融合图像为对应于所述第一镜头的校正前图像或校正后图像,所述第二待融合镜头为对应于所述第二镜头的校正前图像或校正后图像,且所述第一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翔巩家兴白春玉郭传鑫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