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珠及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087973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1 16:42
本申请涉及磁珠修饰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磁珠及其制作方法,该磁珠包括:无磁微球;水溶性磁性纳米颗粒,偶联于无磁微球的外表面;脂溶性磁性纳米颗粒,至少弥散分布于无磁微球的内部。通过上述方式,在提高磁珠的磁响应的同时,降低杂质带来的干扰信号,且能降低无磁微球的自体荧光,提高检测灵敏度。提高检测灵敏度。提高检测灵敏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磁珠及其制作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磁珠修饰
,尤其是涉及一种磁珠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磁性微球是一类直径在纳米或微米级的球形复合材料,磁性微球由微球以及吸附于微球表面的磁性纳米颗粒构成,磁性微球的外围包覆有聚合物保护层。
[0003]本申请专利技术人在长期研发过程中,发现若微球表面过量吸附磁性纳米颗粒,如图14所示,会导致磁性微球上的杂质增加,杂质的信号会严重干扰流式细胞仪上的目标信号,且包覆聚合物保护层的过程中需要加热,容易使微球产生较强的自体荧光,导致检测灵敏度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申请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磁珠及其制作方法,在提高磁珠的磁响应的同时,降低杂质带来的干扰信号,且能降低无磁微球的自体荧光,提高检测灵敏度。
[0005]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磁珠,磁珠包括:无磁微球;水溶性磁性纳米颗粒,偶联于无磁微球的外表面;凝胶层,包覆于无磁微球的外表面,且凝胶层包覆至少部分水溶性磁性纳米颗粒。脂溶性磁性纳米颗粒,至少弥散分布于无磁微球的内部。
[0006]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磁珠的制作方法,该方法包括:采用吸附技术组合无磁微球与水溶性磁性纳米颗粒,使得水溶性磁性纳米颗粒偶联于无磁微球的外表面;其中,在采用吸附技术组合无磁微球与水溶性磁性纳米颗粒,使得水溶性磁性纳米颗粒偶联于无磁微球的外表面的步骤之前,或者,在采用吸附技术组合无磁微球与水溶性磁性纳米颗粒,使得水溶性磁性纳米颗粒偶联于无磁微球的外表面的步骤之后,该方法还包括:采用溶胀技术组合无磁微球与脂溶性磁性纳米颗粒,使得脂溶性磁性纳米颗粒弥散分布于无磁微球的内部。
[0007]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申请的磁珠包括:偶联于无磁微球的外表面的水溶性磁性纳米颗粒、以及至少弥散分布于无磁微球的内部的脂溶性磁性纳米颗粒,如图15所示,在避免微球表面过量吸附磁性纳米颗粒的前提下,通过内部溶胀有脂溶性磁性纳米颗粒以及外部偶联水溶性磁性纳米颗粒,本申请的磁珠能够增强磁珠的磁响应信号(即主团信号),并降低杂质带来的干扰信号,且能降低无磁微球的自体荧光,提高检测灵敏度。
[0008]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09]本申请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10]图1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出的磁珠的制作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11]图2是本申请第二实施例提出的磁珠的制作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12]图3是本申请第三实施例提出的磁珠的制作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13]图4是本申请第四实施例提出的磁珠的制作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14]图5是本申请第五实施例提出的磁珠的制作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15]图6是本申请第六实施例提出的磁珠的制作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16]图7是本申请第七实施例提出的磁珠的制作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17]图8是本申请第八实施例提出的磁珠的制作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18]图9是本申请第九实施例提出的磁珠的制作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19]图10是本申请第十实施例提出的磁珠的制作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20]图11是图1

10中步骤S20的流程示意图;
[0021]图12是本申请提出的磁珠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0022]图13是本申请提出的磁珠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0023]图14是现有技术中微球表面过量吸附磁性纳米颗粒时的磁响应信号图;
[0024]图15是本申请磁珠的磁响应信号图;
[0025]图16是本申请提出的磁珠的第三结构示意图;
[0026]图17是本申请提出的磁珠的第四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28]在整个说明书中,除非另有特别说明,本文使用的术语应理解为如本领域中通常所使用的含义。因此,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领域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含义。若存在矛盾,本说明书优先。
[0029]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方法或者装置不仅包括所明确记载的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实施方法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方法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关要素(例如方法中的步骤或者装置中的单元,这里的单元可以是部分电路、部分处理器、部分程序或软件等等)。
[0030]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仅是区别类似的对象,不代表针对对象的特定排序,可以理解地,“第一\第二\第三”在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互换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第一\第二\第三”区分的对象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0031]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出一种磁珠的制作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2]S10:采用吸附技术组合无磁微球与水溶性磁性纳米颗粒,使得水溶性磁性纳米颗粒偶联于无磁微球的外表面。
[0033]具体而言,无磁微球与水溶性磁性纳米颗粒之间通过吸附、范德华力和/或共价结合实现偶联。
[0034]可选地,无磁微球的外表面可以通过化学手段修饰所需要的带电荷官能团,其中,带电荷官能团包括带电荷的羧基、氨基、磺酸基或巯基中的至少一种,为偶联水溶性磁性纳米颗粒提供了可能性。
[0035]取水溶性磁性纳米颗粒溶于去离子水中,并加入无磁微球,旋转反应使水溶性磁性纳米颗粒与无磁微球交联,获得外表面偶联有水溶性磁性纳米颗粒的微球。
[0036]S20:在偶联有水溶性磁性纳米颗粒的无磁微球的外表面上包覆凝胶层,且凝胶层包覆至少部分水溶性磁性纳米颗粒。
[0037]将步骤S10制备的外表面偶联有水溶性磁性纳米颗粒的微球与凝胶材料混合,加入交联剂,搅拌反应,所得产物静置后,磁分离,去除残留的凝胶材料,获得外表面包覆有凝胶层的微球。
[0038]其中,凝胶材料可以为壳聚糖、海藻酸钠、聚丙烯酸、聚甲基丙烯酸、聚丙烯酰胺、聚N

聚代丙烯酰胺中的至少一种。
[0039]S30:采用溶胀技术组合无磁微球与脂溶性磁性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磁珠,其特征在于,所述磁珠包括:无磁微球;水溶性磁性纳米颗粒,偶联于所述无磁微球的外表面;脂溶性磁性纳米颗粒,至少弥散分布于所述无磁微球的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珠,其特征在于,所述磁珠还包括:包覆层,包覆于所述无磁微球的外表面,且所述包覆层包覆至少部分所述水溶性磁性纳米颗粒。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珠,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层为凝胶层或聚合物包覆层;其中,所述脂溶性磁性纳米颗粒弥散分布于所述凝胶层的内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磁珠,其特征在于,所述凝胶层的材料为壳聚糖、海藻酸钠、聚丙烯酸、聚甲基丙烯酸、聚丙烯酰胺、聚N

聚代丙烯酰胺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聚合物包覆层的材料为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乙烯

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丙烯腈、聚乙烯、聚丙烯、聚丙烯酸乙酯中的至少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珠,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磁微球为无交联无磁微球、交联多孔无磁微球或中空介孔无磁微球中的至少一种。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珠,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磁微球的材料为聚合物,所述无磁微球的外表面含有带电荷官能团。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珠,其特征在于,所述脂溶性磁性纳米颗粒为具有顺磁性的纳米颗粒,且所述脂溶性磁性纳米颗粒含有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胺或饱和脂肪胺中至少一种的脂溶性配体。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珠,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溶性磁性纳米颗粒为具有顺磁性的纳米颗粒。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珠,其特征在于,所述磁珠还包括:脂溶性荧光染料,至少弥散分布于所述无磁微球的内部。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磁珠,其特征在于,所述磁珠还包括:脂溶性荧光染料,至少弥散分布于所述凝胶层的内部。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珠,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磁微球的粒径为1μm~50μm;所述脂溶性磁性纳米颗粒的粒径为1nm~200nm;所述水溶性磁性纳米颗粒的粒径为1nm~200nm。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珠,其特征在于,按质量百分比计,所述磁珠包括:50%~99.5%的所述无磁微球、0.1%~49.9%的所述脂溶性磁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褚先锋秦军芳陆锋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帝迈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