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型气体传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08783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1 16:42
一种薄型气体传输装置,包含壳体、止逆阀、气体泵及顶盖。壳体具有壳表面、容置槽、出气槽、定位部、通气孔、进气管及出气管。容置槽自壳表面凹陷形成,设有容置底面。出气槽自容置底面凹陷形成,设有出气通道。定位部围绕容置槽。通气孔位于定位部,具有进气端及通气端,通气端连通容置槽,通气孔自通气端至进气端呈渐缩。止逆阀设置于容置槽。气体泵设置于止逆阀。顶盖固设于定位部并封盖容置槽。顶盖固设于定位部并封盖容置槽。顶盖固设于定位部并封盖容置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薄型气体传输装置


[0001]本案关于一种薄型气体传输装置,尤指一种能够避免气体回流的薄 型气体传输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气体输送装置的应用上亦愈来愈多元化,举 凡工业应用、生物医学应用、医疗保健、电子散热等等,甚至近来热门的穿戴式装 置皆可见它的踪影,可见传统的泵已渐渐有朝向装置微小化、流量极大化的趋势。
[0003]目前的薄型气体传输装置对一气囊进行充气后,当充气完成,薄型 气体传输装置停止运作后,经常会发生气体回流的现象,使的充气负载内的气压不 足,故如何在薄型气体传输装置停止时,避免气体回流为目前需要解决的难题。
[0004]请参阅图1A及图1B,图1A及图1B为先前技术的薄型气体传输装置 200,包含一下板201、一气体泵202及一上板203,下板201具有一容置区2011、一 通孔2012、一气塞2013、一进气端2014及出气端2015,气体泵202设置于容置区2011, 气塞2013设置于通孔2012,上板203封盖容置区2011,气体泵202作动后,吸取容置 区2011内的气体往出气端2015移动,此时,容置区2011内呈现负压,气体将通过进 气端2014进入通孔2012,并推动通孔2012内的气塞2013上移,使气体得以持续传输, 当气体泵202停止,气塞2013通过弹性回复至通孔2012内,以封闭通孔2012。
[0005]先前技术中通过气塞2013来防止气体回流,但气塞2013的尺寸极小, 于制作气塞2013时容易因为公差难以维持气塞2013的品质,但气塞2013又必须与通 孔2012匹配,若两者无法吻合,将会导致气体逆流或是无法组装的状态,因此,需 另行寻找防止气体回流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案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薄型气体传输装置,利用止逆阀来达到 禁止气体回流的效果。
[0007]本案的一广义实施态样为薄型气体传输装置,包含:一壳体,具有: 一壳表面;一容置槽,自该壳表面凹陷形成,具有一容置底面;一出气槽,自该容 置底面凹陷形成;一定位部,自该壳表面凸出且围绕该容置槽;一通气孔,位于该 定位部,具有一进气端及一通气端,该通气端连通该容置槽,该通气孔自该通气端 至该进气端呈渐缩状;一进气管,设置于该壳体,具有一进气通道,该进气通道与 该通气孔的该进气端相连通;以及一出气管,设置于该壳体,具有一出气通道,该 出气通道与该出气槽连通;一止逆阀,设置于该容置槽,包含有:一阻隔片,设置 于该容置底面且覆盖该出气槽,具有:一第一表面;一第二表面,与该第一表面相 对;以及多个穿孔,贯穿该第一表面及该第二表面;一止逆件,呈圆柱形,设置于 该阻隔片的该第二表面;一阀片,设置该第二表面,具有:一第一胶层;一阀门部, 通过该第一胶层固定于该阻隔片的该第二表面,具有一阀孔,该阀孔与该止逆件垂 直对应,其
中,该止逆件顶抵该阀门部,以阻塞该阀孔;一气体泵,设置于该第一 表面;以及一顶盖,固设于该定位部并封盖该容置槽。
【附图说明】
[0008]图1A及图1B为先前技术的薄型气体传输装置示意图。图2A为本案薄型气体传输装置的立体图。图2B为本案薄型气体传输装置的分解图。图2C为本案薄型气体传输装置另一角度分解图。图2D为本案薄型气体传输装置的仰视图。图2E为本案壳体的立体图。图2F为本案止逆阀的透视示意图。图3A为本案气体泵的分解示意图。图3B为本案气体泵的另一角度分解示意图。图4A为本案气体泵的剖面示意图。图4B至图4D为本案气体泵作动示意图。图5A为图2D中A

A剖面图。图5B为图2D中B

B剖面图。图5C为本案避免气体回流示意图。【符号说明】
[0009]100:薄型气体传输装置1:壳体11:壳表面12:底表面13:容置槽131:容置底面14:出气槽15:定位部151:定位结构152:固定孔16:通气孔161:进气端162:通气端17:进气管171:进气通道18:出气管181:出气通道1a:第一侧壁1b:第二侧壁1c:第三侧壁
1d:第四侧壁2:止逆阀21:阻隔片211:第一表面212:第二表面213:穿孔213a:透气孔213b:定位孔214:定位缺口22:止逆件221:第二胶层222:止逆部23:阀片23a:阀孔231:阀门部232:第一胶层3:气体泵31:进流板31a:进流孔31b:汇流排槽31c:汇流腔室32:共振片32a:中空孔32b:可动部32c:固定部33:压电致动器33a:悬浮板33b:外框33c:支架33d:压电元件33e:间隙33f:凸部34:第一绝缘片35:导电片36:第二绝缘片37:腔室空间4:顶盖41:固定榫A

A、B

B:剖面线
200:薄型气体传输装置201:下板2011:容置区2012:通孔2013:气塞2014:进气端2015:出气端202:气体泵203:上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体现本案特征与优点的实施例将在后段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 的是本案能够在不同的态样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案的范围,且其中的 说明及图示在本质上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案。
[0011]请参阅图2A至图2C,本案提供一种薄型气体传输装置100,包含一 壳体1、一止逆阀2、一气体泵3及一顶盖4,气体泵3设置于止逆阀2,并将两者容设 于壳体1内,最后由顶盖4封盖。
[0012]请参阅图2D及图2E所示,壳体1为一方型壳体,但不以此为限,包 含有一壳表面11、一底表面12、一容置槽13、一出气槽14、一定位部15、一通气孔 16、一进气管17、一出气管18、一第一侧壁1a、一第二侧壁1b、一第三侧壁1c及一 第四侧壁1d,壳表面11及底表面12为两相对的表面,容置槽13自该壳表面11凹陷形 成,具有一容置底面131,出气槽14自容置底面131凹陷形成,定位部15自壳表面11 凸出且围绕容置槽13的四周,通气孔16则位于定位部15上,且具有一进气端161及 一通气端162,通气端162连通至容置槽13,且通气端162至进气端161呈现缩状,进 气管17设置于壳体1的第一侧壁1a,具有一进气通道171,进气通道171与通气孔16 的进气端161相连通,出气管18设置于与壳体1的第一侧壁1a相对的第三侧壁1c,并 具有一出气通道181与出气槽14相连通,其中,进气管17与出气管18错位设置;值 得注意的是,进气管17及出气管18也可设置于相对的第二侧壁1b或第四侧壁1d,或 是同一侧,如同时设置于第一侧壁1a,并不以此为限。
[0013]请再参阅图2B及图2C,止逆阀2设置于壳体1的容置槽13,止逆阀2 包含有一阻隔片21、一止逆件22及一阀片23。
[0014]阻隔片21设置于容置槽13的容置底面131并覆盖出气槽14,具有一第 一表面211、一第二表面212及多个穿孔213;第一表面211与第二表面212彼此相对, 第二表面212贴附于容置底面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薄型气体传输装置,包含:一壳体,具有:一壳表面;一容置槽,自该壳表面凹陷形成,具有一容置底面;一出气槽,自该容置底面凹陷形成;一定位部,自该壳表面凸出且围绕该容置槽;一通气孔,位于该定位部,具有一进气端及一通气端,该通气端连通该容置槽,该通气孔自该通气端至该进气端呈渐缩状;一进气管,设置于该壳体,具有一进气通道,该进气通道与该通气孔的该进气端相连通;以及一出气管,设置于该壳体,具有一出气通道,该出气通道与该出气槽连通;一止逆阀,设置于该容置槽,包含有:一阻隔片,设置于该容置底面且覆盖该出气槽,具有:一第一表面;一第二表面,与该第一表面相对;以及多个穿孔,贯穿该第一表面及该第二表面;一止逆件,呈圆柱形,设置于该阻隔片的该第二表面;一阀片,设置该第二表面,具有:一第一胶层;以及一阀门部,通过该第一胶层固定于该阻隔片的该第二表面,具有一阀孔,该阀孔与该止逆件垂直对应,其中,该止逆件顶抵该阀门部,以阻塞该阀孔;一气体泵,设置于该第一表面;以及一顶盖,固设于该定位部并封盖该容置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型气体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止逆件的直径大于该阀片的该阀孔的直径。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薄型气体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止逆件的厚度大于该阀片的该第一胶层的厚度。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薄型气体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胶层的厚度为0.14mm。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薄型气体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止逆件包含一第二胶层及一止逆部,该止逆部通过该第二胶层固定于该阻隔片的该第二表面。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薄型气体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胶层的厚度为0.14mm,该止逆部厚度为0.2mm。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薄型气体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止逆部其直径为5mm。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薄型气体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止逆部为一软性材料。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薄型气体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软性材料为一硅胶或一橡胶。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薄型气体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阀门部为一软性材料。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薄型气体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软性材料可为一硅胶、一橡胶或一聚酰亚胺薄膜。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薄型气体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阀门部的厚度为0.2mm。13.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薄型气体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止逆阀的该阻隔片由一金属材料所形成。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薄型气体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金属材料为铜、铝或不锈钢。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薄型气体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阻隔片的厚度为0.05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莫皓然高中伟陈世昌张钧俋韩永隆黄启峰李伟铭
申请(专利权)人: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