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装式弧形接待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08646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8 12: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组装式弧形接待台,包括支撑机构、旋转机构和卡合机构,所述支撑机构的左右两侧设置有旋转机构,所述支撑机构的上方设置有卡合机构,所述旋转机构包括弧形板、转轴、第一支撑板、第一卡扣、第二孔位和第二支撑板,且弧形板的右侧设置有转轴,所述弧形板的左侧下午设置有第一支撑板,所述弧形板的左侧底部设置有第一卡扣,且第一卡扣的外侧设置有第二孔位,所述弧形板的中部下方设置有第二支撑板。该组装式弧形接待台,在需要扩张接待台时,通过转轴的旋转轨迹将弧形板移动至与面板呈水平线,同时将支撑架内的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取出,对其弧形板进行卡合支撑,避免弧形板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晃动。避免弧形板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晃动。避免弧形板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晃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装式弧形接待台


[0001]本技术涉及接待台
,具体为一种组装式弧形接待台。

技术介绍

[0002]接待台通常在办公领域中得到广泛运用,多用于公司前台,以接待来宾与客户。接待台的功能首先要充分满足其设置安置和工作使用的要求。前者包括设备摆放位置、供电、信号传送等;后者包括工艺台椅、柜台、照明、资料的存放和取出等。另外,还要考虑顾客对柜台使用的要求,如柜台铭牌和业务指南,顾客站立、等候和休息的位置等。
[0003]市场上的弧形接待台在使用中基本固定,或比较难移动,如需要到户外或者商店外进行招待时则需要较多的人力搬动方可使用,较为不便,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组装式弧形接待台。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装式弧形接待台,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弧形接待台在使用中基本固定,或比较难移动,如需要到户外或者商店外进行招待时则需要较多的人力搬动方可使用,较为不便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组装式弧形接待台,包括支撑机构、旋转机构和卡合机构,所述支撑机构的左右两侧设置有旋转机构,所述支撑机构的上方设置有卡合机构,所述旋转机构包括弧形板、转轴、第一支撑板、第一卡扣、第二孔位和第二支撑板,且弧形板的右侧设置有转轴,所述弧形板的左侧下午设置有第一支撑板,所述弧形板的左侧底部设置有第一卡扣,且第一卡扣的外侧设置有第二孔位,所述弧形板的中部下方设置有第二支撑板。
[0006]进一步的,所述弧形板通过转轴与支撑机构构成旋转结构,且弧形板沿着支撑机构竖直中轴线对称分布。
[0007]进一步的,所述弧形板通过第一卡扣与第一支撑板构成卡合结构,且第一支撑板的尺寸与第二支撑板的尺寸相互匹配。
[0008]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架、内腔和第一孔位,且支撑架的内部设置有内腔,所述支撑架的上方设置有第一孔位。
[0009]进一步的,所述卡合机构通过第一孔位与支撑架构成卡合结构,且支撑架与旋转机构之间相互配合。
[0010]进一步的,所述卡合机构包括面板、第三孔位、折叠板、第二卡扣和顶板,且面板的顶端内部设置有第三孔位,所述面板的上方设置有折叠板,且折叠板的上下两侧设置有第二卡扣,所述折叠板的顶部设置有顶板。
[0011]进一步的,所述折叠板通过第二卡扣与第三孔位构成卡合结构,且折叠板与顶板之间紧密贴合。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组装式弧形接待台,在需要扩张接
待台时,通过转轴的旋转轨迹将弧形板移动至与面板呈水平线,同时将支撑架内的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取出,对其弧形板进行卡合支撑,避免弧形板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晃动。
[0013]卡合机构通过第一孔位与支撑架构成卡合结构,面板与折叠板通过支撑架进行支撑,通过扣槽卡合进行组装成型,使得整体拆卸和搬运较为方便,从而提高弧形接待台的实用性。
[0014]弧形板通过转轴与支撑机构构成旋转结构,在需要扩张接待台时,通过转轴的旋转轨迹将弧形板移动至与面板呈水平线,同时将支撑架内的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取出,对其弧形板进行卡合支撑,弧形板卡合于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的顶部可增加弧形板支撑的稳定性。
[0015]弧形板通过第一卡扣与第一支撑板构成卡合结构,第一支撑板的设置用于与弧形板进行配合,从而对弧形板进行卡合限位工序,同时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相互卡合支撑,避免弧形板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晃动。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正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支撑架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立体爆炸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支撑机构;101、支撑架;102、内腔;103、第一孔位;2、旋转机构;201、弧形板;202、转轴;203、第一支撑板;204、第一卡扣;205、第二孔位;206、第二支撑板;3、卡合机构;301、面板;302、第三孔位;303、折叠板;304、第二卡扣;305、顶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如图1

2所示,一种组装式弧形接待台,包括:支撑机构1,支撑机构1的左右两侧设置有旋转机构2,支撑机构1的上方设置有卡合机构3,旋转机构2包括弧形板201、转轴202、第一支撑板203、第一卡扣204、第二孔位205和第二支撑板206,且弧形板201的右侧设置有转轴202,弧形板201的左侧下午设置有第一支撑板203,弧形板201的左侧底部设置有第一卡扣204,且第一卡扣204的外侧设置有第二孔位205,弧形板201的中部下方设置有第二支撑板206,弧形板201通过转轴202与支撑机构1构成旋转结构,且弧形板201沿着支撑机构1竖直中轴线对称分布,在需要扩张接待台时,通过转轴202的旋转轨迹将弧形板201移动至与面板301呈水平线,同时将支撑架101内的第一支撑板203与第二支撑板206取出,对其弧形板201进行卡合支撑,弧形板201卡合于第一支撑板203与第二支撑板206的顶部可增加弧形板201支撑的稳定性,弧形板201通过第一卡扣204与第一支撑板203构成卡合结构,且第一支撑板203的尺寸与第二支撑板206的尺寸相互匹配,第一支撑板203的设置用于与弧形板201进行配合,从而对弧形板201进行卡合限位工序,同时第一支撑板203与第二支撑板206相互卡合支撑,避免弧形板201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晃动,支撑机构1包括支撑架101、内腔102和第一孔位103,且支撑架101的内部设置有内腔102,支撑架101的上方设置有第一孔位103,卡合机构3通过第一孔位103与支撑架101构成卡合结构,且支撑架101与旋转机构2之间相互配合,面板301与折叠板303通过支撑架101进行支撑,通过扣槽卡合进行组装成型,使得整体拆卸和搬运较为方便,从而提高弧形接待台的实用性。
[0021]如图3所示,一种组装式弧形接待台,卡合机构3包括面板301、第三孔位302、折叠板303、第二卡扣304和顶板305,且面板301的顶端内部设置有第三孔位302,面板301的上方设置有折叠板303,且折叠板303的上下两侧设置有第二卡扣304,折叠板303的顶部设置有顶板305,折叠板303通过第二卡扣304与第三孔位302构成卡合结构,且折叠板303与顶板305之间紧密贴合,面板301与弧形板201安装完毕时,将折叠板303底端的第二卡扣304嵌入第三孔位302内,达到限位效果的同时也尽可能的保证折叠板303的稳固性,随后顶板305放置在折叠板303的上方时,能够有效的在保障稳固的同时,起到有效的固定作用,减少对使用者所产生的晃动系数。
[0022]综上,该组装式弧形接待台,首先整体通过扣槽卡合进行组装成型,使得整体拆卸和搬运较为方便,从而提高弧形接待台的实用性,在需要扩张接待台时,通过转轴202的旋转轨迹将弧形板201移动至与面板301呈水平线,同时将支撑架101内的第一支撑板203与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装式弧形接待台,包括支撑机构(1)、旋转机构(2)和卡合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1)的左右两侧设置有旋转机构(2),所述支撑机构(1)的上方设置有卡合机构(3),所述旋转机构(2)包括弧形板(201)、转轴(202)、第一支撑板(203)、第一卡扣(204)、第二孔位(205)和第二支撑板(206),且弧形板(201)的右侧设置有转轴(202),所述弧形板(201)的左侧下午设置有第一支撑板(203),所述弧形板(201)的左侧底部设置有第一卡扣(204),且第一卡扣(204)的外侧设置有第二孔位(205),所述弧形板(201)的中部下方设置有第二支撑板(20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装式弧形接待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板(201)通过转轴(202)与支撑机构(1)构成旋转结构,且弧形板(201)沿着支撑机构(1)竖直中轴线对称分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装式弧形接待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板(201)通过第一卡扣(204)与第一支撑板(203)构成卡合结构,且第一支撑板(203)的尺寸与第二支撑板(206)的尺寸相互匹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斯恺家具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