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率的太阳能电池片喷印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08545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8 11: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率的太阳能电池片喷印设备,通过采用两组喷印机构、两组喷印通道、两组第一上下料机构以及两组第二上下料机构,同时使用两组转运机构将太阳能电池片在喷印通道与两组第一上下料机构、两组第二上下料机构之间进行转运,实现了喷印机构的无间断喷印作业,提高喷印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同时利用CCD定位系统相机拍摄太阳能电池片的mark点的图像,通过控制系统计算定位后使用DD马达来精确修正太阳能电池片位置,提高喷印的精确度和喷印质量,可实现宽度更细的栅线和低接触电阻,从而创造更高的电池效率。电池效率。电池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效率的太阳能电池片喷印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喷印
,具体涉及一种高效率的太阳能电池片喷印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数字喷墨喷印技术最先由桌面文档喷印、喷绘领域开发,并逐渐应用于工业喷墨喷印。其原理是利用数字化程序控制,使相应的功能墨水通过具有微小喷孔的喷头,喷射到需要的材料表面的预定位置,用以形成预设的图案。该工艺技术具有数字化、大面积、低成本、绿色环保、柔性生产等诸多优点,已广泛应用于食品,建材,医药,化工,电子等众多行业。
[0003]能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光伏发电拥有传统能源无法比拟的优点,实现了将太阳能直接转换为电能,是最理想的、持续发展的绿色能源。太阳能电池片的需求量也会越来越大,这样对相关生产工艺设备的研究及开发非常有意义.太阳能电池片生产设备是电池片生产工艺中的主要设备,直接影响着电池片的光电转化效率。
[0004]而目前现有应用于工业的数字喷印系统,一般采用单平台工作,平台虽然设置有进料、出料以及喷印系统,但在产品喷印时,进料或出料需要等待产品完成喷印后才能继续工作,自动化程度及生产效率普遍较低,无法满足产品规模化生产需求。同时由于电池片的制作工艺限制,电池片喷印过程中运行直线度要求10um以内,现有平台难以达到电池片喷印过程中的运行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不但能够提高生产自动化程度和生产效率,而且能够满足电池片喷印精度的高效率的太阳能电池片喷印设备。
[0006]本技术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高效率的太阳能电池片喷印设备,包括设备底座、横向设于所述设备底座上的第一龙门支架,以及设于所述第一龙门支架上的喷印机构,所述第一龙门支架的两侧依次对称设置有CCD定位机构、第一上下料机构和第二上下料机构,所述CCD定位机构通过第二龙门支架设置于所述设备底座上,所述第二龙门支架、所述第一上下料机构和所述第二上下料机构与所述第一龙门支架平行设置;
[0007]所述设备底座上在两个所述CCD定位机构之间设有纵向的喷印通道,所述喷印通道上设有喷印载物台和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喷印载物台在所述喷印通道上作往返运动;
[0008]所述设备底座上纵向架设有转运机构,所述转运机构用于将产品在所述喷印载物台与所述第一上下料机构或第二上下料机构之间进行转运。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喷印机构包括两组喷印模组;所述喷印模组包括设于所述第一龙门支架上的喷印支架、设于所述喷印支架上的喷头架和供墨装置,以
及设于所述喷头架上的喷头组件,所述喷头组件包括多组用于喷印产品的喷头,以及驱动所述喷头横向或纵向运动的第四驱动机构。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喷印支架与所述第一龙门支架滑动连接。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喷印通道设置有两组,所述喷印通道上设有两组喷印载物台和两组第一驱动机构,所述喷印载物台与第一驱动机构对应设置。
[001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喷印载物台包括设于所述喷印通道上的滑块、设于所述滑块上的DD马达,以及设于所述DD马达上端面的吸附平台。
[0013]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CCD定位机构包括两组CCD定位系统,所述CCD定位系统包括设于所述第二龙门支架上的定位框架,以及设于所述定位框架上的两组横向调节杆;所述横向调节杆上设有两组摄像头。
[0014]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横向调节杆与所述定位框架活动连接;所述摄像头与所述横向调节杆活动连接。
[0015]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上下料机构包括两组平行间隔设置的第一传送带,以及驱动所述第一传送带运行的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二上下料机构包括两组平行间隔设置的第二传送带,以及驱动所述第二传送带运行的第三驱动机构。
[001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运机构包括滑轨、设于所述滑轨上的两个吸盘,以及驱动所述吸盘沿所述滑轨作往返运动的驱动机构;所述吸盘对称设置于所述滑轨的两侧。
[001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摄像头的高度高于所述转运机构的高度。
[001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设备底座上设有喷头保养组件,所述喷头保养组件上对应所述喷头设有喷头清洗槽。
[001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设备底座包括中间底座以及对称设于所述中间底座两侧的第一底座;所述中间底座上设有所述喷印机构、所述CCD定位机构、所述喷印通道以及所述喷头保养组件;所述第一底座上设有所述第一上下料机构、所述第二上下料机构和所述转运机构。
[002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两组喷印机构、两组喷印通道、两组第一上下料机构以及两组第二上下料机构,同时使用两组转运机构将太阳能电池片在喷印通道与两组第一上下料机构、两组第二上下料机构之间进行转运,实现了喷印机构无间断的喷印作业,提高喷印效率。同时利用定位系统CCD相机拍摄太阳能电池片的mark点图像,并通过控制系统计算定位后使用DD马达来精确修正太阳能电池片位置,提高喷印的精确度和喷印质量。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喷印机构和喷印通道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技术喷印载物台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5为本技术定位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6]图6为本技术上下料机构和转运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7]结合附图,作以下说明:
[0028]1、第一上下料机构;101、第一传送带;102、第二驱动机构;103、第一支架;2、第二上下料机构;201、第二传送带;202、第三驱动机构;3、喷印机构;301、第一龙门支架;302、设备底座;3021、中间底座;3022、第一底座;303、喷印支架;304、喷头架;305、供墨装置;306、第四驱动机构;307、第五驱动机构;4、CCD定位机构;401、第二龙门支架;402、CCD定位系统;4021、定位框架;4022、横向调节杆;4023、摄像头;5、喷印通道;501、喷印载物台;5011、滑块;5012、DD马达;5013、吸附平台;5014、光栅尺;502、第一驱动机构;6、转运机构;601、滑轨;602、吸盘;603、第二支架;7、喷头保养组件;701、喷头清洗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0030]参阅图1和图2,本技术提供的高效率的太阳能电池片喷印设备,包括设备底座302、横向设于设备底座302上的第一龙门支架301,以及设于第一龙门支架301上的喷印机构3,其中,第一龙门支架301的两侧依次对称设置有CCD定位机构4、第一上下料机构1和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率的太阳能电池片喷印设备,包括设备底座(302)、横向设于所述设备底座(302)上的第一龙门支架(301),以及设于所述第一龙门支架(301)上的喷印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龙门支架(301)的两侧依次对称设置有CCD定位机构(4)、第一上下料机构(1)和第二上下料机构(2),所述CCD定位机构(4)通过第二龙门支架(401)设置于所述设备底座(302)上,所述第二龙门支架(401)、所述第一上下料机构(1)和所述第二上下料机构(2)与所述第一龙门支架(301)平行设置;所述设备底座(302)上在两个所述CCD定位机构(4)之间设有纵向的喷印通道(5),所述喷印通道(5)上设有喷印载物台(501)和第一驱动机构(502),所述第一驱动机构(502)驱动所述喷印载物台(501)在所述喷印通道(5)上作往返运动;所述设备底座(302)上纵向架设有转运机构(6),所述转运机构(6)用于将产品在所述喷印载物台(501)与所述第一上下料机构或第二上下料机构(2)之间进行转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率的太阳能电池片喷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印机构(3)包括两组喷印模组;所述喷印模组包括设于所述第一龙门支架(301)上的喷印支架(303)、设于所述喷印支架(303)上的喷头架(304)和供墨装置(305),以及设于所述喷头架(304)上的喷头组件;所述喷头组件包括多组用于喷印产品的喷头,以及驱动所述喷头横向或纵向运动的第四驱动机构(30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效率的太阳能电池片喷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印支架(303)与所述第一龙门支架(301)滑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效率的太阳能电池片喷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印通道(5)设置有两组,所述喷印通道(5)上设有两组喷印载物台(501)和两组第一驱动机构(502),所述喷印载物台(501)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502)对应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效率的太阳能电池片喷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印载物台(501)包括设于所述喷印通道(5)上的滑块(5011)、设于所述滑块(5011)上的DD马达(5012),以及设于所述DD马达(5012)上端面的吸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仲启安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特立信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