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远专利>正文

一种电机智能保护控制器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084912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8 11: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机智能保护控制器电路,包括:停止控制电路、过载保护电路、温控保护电路、漏电保护电路、断线控制电路和运行控制电路;具备主要功能:当电机生温超过设定值时产品电路将迅速保护以及停止电机工作并且做出高温提示;控制电路已经设定额定电流时只要电机超出设定的额定电流,控制器即将开始发出报警声提示;当电机发生漏电时控制电路即将做出保护和漏电指示;当电机进线端如出现断线或者接触不良原因导致断线,控制电路也即将做出保护和指示已断线,此功能主要预防电线掉落时产生短路引起火灾和电路损伤。该控制器电路能给用户带来了较好工作效率,并且能做出安全保护作用,同时也能给电机带了较好的使用寿命。寿命。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机智能保护控制器电路


[0001]本技术涉及电机控制
,特别涉及一种电机智能保护控制器电路。

技术介绍

[0002]电机在工作状态时长期出现断电,存在以下几个原因:
[0003]1.因电机内设有温控开关,但是它不是解决电机温度问题,只是当电机受到电流的冲击时就瞬间断电,断电时间没有准确率,有5分钟左右也有1小时左右又开始自动工作了,其实断电的原因是合理的,但是没有解决安全问题直接影响工作效率,当用户在工作中突然停机了这时用户就开始着急了,是不是操作失误了还是停电或者机器卡住了都会在机器内外查找原因。而如果忘记关掉电闸,如果温控开关触点一旦恢复闭合,用户还在继续查原因可能危险即将到来,不但带来危险,工作效率也降低。
[0004]2.当一款电机产品的控制电路已经超过设定额定电流时,就会过载停机,影响用户工作效率。
[0005]3.有的电机产品不具备漏电保护功能,容易造成人员损伤和设备损失。
[0006]4.当电机进线端如出现断线或者接触不良原因,易产生短路引起火灾和电路损伤。
[0007]因此,针对上述问题,如何延长电机的使用寿命,增强电机的安全性能,保证安全化生产,同行从业人员亟需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至少部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电机智能保护控制器电路,该方法电路可有助于电机在工作时,省时省电,工作效益与安全系数高。
[000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10]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机智能保护控制器电路,包括:停止控制电路、过载保护电路、温控保护电路、漏电保护电路、断线控制电路和运行控制电路;
[0011]其中,所述停止控制电路具有总电源接入口V1、V2,以及第一低电平GND输出端,用于低电平GND输出及截止断开GND总输出;
[0012]所述过载保护电路包括:芯片、电流互感器接口V5、V6,蜂鸣器输出接口V7、V8,第二低电平GND输入端和第二低电平GND输出端;用于当电机超出设定的额定电流时发出报警声提示以及进行过载保护控制;
[0013]所述温控保护电路包括:温度传感器接口V9、V10,第三低电平GND输入端和第三低电平GND输出端;用于当电机生温超过设定值时产品电路将迅速保护以及停止电机工作并且做出高温提示;
[0014]所述漏电保护电路具有漏电检测接口V11,第四低电平GND输入端和第四低电平GND输出端;接口V11用于通过引线连接到负载机壳上,用于完成漏电保护控制;
[0015]所述断线控制电路具有第五低电平GND输入端和第五低电平GND输出端,当电机进
线端出现断线或者接触不良进行断线控制;其中,第五低电平GND输出端作为启动端口,还用于辅助完成启动控制;
[0016]所述运行控制电路具有继电器控制端口V3、V4,以及第六低电平GND输入端;用于完成电路的运行控制;
[0017]所述第一低电平GND输出端与第二低电平GND输入端连接;
[0018]所述第二低电平GND输出端与第三低电平GND输入端连接;
[0019]所述第三低电平GND输出端与第四低电平GND输入端连接;
[0020]所述第四低电平GND输出端与第五低电平GND输入端连接;
[0021]所述第一低电平GND输出端、第二低电平GND输出端、第三低电平GND输出端、第四低电平GND输出端、第五低电平GND输出端分别均与第六低电平GND输入端连接。
[0022]进一步地,所述停止控制电路包括:电源指示二极管、二极管D9、电阻R35、电阻R36、电阻R37、三极管Q14、光耦元件U7和开关;
[0023]其中,总电源接入口V1作为VCC端;所述VCC端连接电阻R36的一端,并连接电阻R37的一端;电阻R37的一端与光耦元件U7的第4端连接,另一端与光耦元件U7的第1端连接,并接入第一开关的12端;
[0024]电阻R36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源指示二极管的正极和二极管D9的正极;电源指示二极管的负极同时连接三极管Q14的发射极和总电源接入口V2,总电源接入口V2接地;
[0025]三极管Q14的基极通过电阻R35与光耦元件U7的第3端连接;
[0026]三极管Q14的集电极与二极管D9的负极相连的节点,作为第一低电平GND输出端,且与光耦元件U7的第2端及第一开关的34端相连接。
[0027]进一步地,所述过载保护电路中:
[0028]可调电阻R1、R2、R3、R4的一端分别对应接入拨码开关SW6的1

4引脚,另一端并联后连接电阻R7的一端,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3的发射极和接口V5;可调电阻R1、R2、R3、R4的调节端分别对应连接二极管D1、D2、D3、D4的正极;二极管D1、D2、D3、D4的负极并联后通过导线连接芯片的第13引脚,并通过电阻R6连接芯片的第8引脚,且芯片的第8引脚与第12引脚连接;第8引脚与电容C2的正极连接;
[0029]拨码开关SW6的5

8引脚并联后同时连接电容C3的正极和二极管D5的负极;二极管D5的正极连接接口V6;电容C3的负极与电容C2、C1的负极相连后,同时连接芯片的第7引脚、接地以及连接三极管Q3的发射极;
[0030]三极管Q3的基极通过电阻R11连接电容C4的正极,电容C4的负极连接接口V5;电容C4的正极与光耦元件U1的第3端连接;
[0031]三极管Q3的集电极同时与三级管Q2的基极和电阻R12的一端连接;电阻R12的一端与接口V8连接,另一端与三级管Q2的集电极连接;三级管Q2的发射极分为三个支路,第一个支路与电容C1的正极连接,第二个支路与可调电阻R13的可调端连接,可调电阻R13的输出端与接口V5连接,第三个支路通过电阻R9与光耦元件U2的第1端连接;
[0032]光耦元件U2的第2端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相连的节点,作为第二低电平GND输出端,且与二极管D19的负极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通过电阻R10与光耦元件U2的第3端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过载指示二极管正极相连的节点,作为第二低电平GND的输入端;过载指示二极管负极分别与二极管D19的正极、电阻R5的一端相连;电阻R5的另一端同时接入光
耦元件U2的第4端、三级管Q2的集电极、光耦元件U1的第4端;光耦元件U1的第4端与VCC端连接;VCC端与接口V7连接;
[0033]光耦元件U1的第2端通过电阻R8与芯片的第9引脚连接;光耦元件U1的第1端分为两个线路,第一个线路分别与芯片的第14引脚、第10引脚连接,第二个线路分别与电阻R5的另一端和光耦元件U1的第4端连接。
[0034]进一步地,所述温控保护电路包括:
[0035]第三低电平GND输入端分别连接高温指示二极管的负极和三极管Q10的发射极,高温指示二极管的正极通过电阻R15连接稳压管U11的第3端,高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智能保护控制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停止控制电路、过载保护电路、温控保护电路、漏电保护电路、断线控制电路和运行控制电路;其中,所述停止控制电路具有总电源接入口V1、V2,以及第一低电平GND输出端,用于低电平GND输出及截止断开GND总输出;所述过载保护电路包括:芯片、电流互感器接口V5、V6,蜂鸣器输出接口V7、V8,第二低电平GND输入端和第二低电平GND输出端;用于当电机超出设定的额定电流时发出报警声提示以及进行过载保护控制;所述温控保护电路包括:温度传感器接口V9、V10,第三低电平GND输入端和第三低电平GND输出端;用于当电机生温超过设定值时产品电路将迅速保护以及停止电机工作并且做出高温提示;所述漏电保护电路具有漏电检测接口V11,第四低电平GND输入端和第四低电平GND输出端;接口V11用于通过引线连接到负载机壳上,用于完成漏电保护控制;所述断线控制电路具有第五低电平GND输入端和第五低电平GND输出端,当电机进线端出现断线或者接触不良进行断线控制;其中,第五低电平GND输出端作为启动端口,还用于辅助完成启动控制;所述运行控制电路具有继电器控制端口V3、V4,以及第六低电平GND输入端;用于完成电路的运行控制;所述第一低电平GND输出端与第二低电平GND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低电平GND输出端与第三低电平GND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低电平GND输出端与第四低电平GND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四低电平GND输出端与第五低电平GND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低电平GND输出端、第二低电平GND输出端、第三低电平GND输出端、第四低电平GND输出端、第五低电平GND输出端分别均与第六低电平GND输入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智能保护控制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停止控制电路包括:电源指示二极管、二极管D9、电阻R35、电阻R36、电阻R37、三极管Q14、光耦元件U7和开关;其中,总电源接入口V1作为VCC端;所述VCC端连接电阻R36的一端,并连接电阻R37的一端;电阻R37的一端与光耦元件U7的第4端连接,另一端与光耦元件U7的第1端连接,并接入第一开关的12端;电阻R36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源指示二极管的正极和二极管D9的正极;电源指示二极管的负极同时连接三极管Q14的发射极和总电源接入口V2,总电源接入口V2接地;三极管Q14的基极通过电阻R35与光耦元件U7的第3端连接;三极管Q14的集电极与二极管D9的负极相连的节点,作为第一低电平GND输出端,且与光耦元件U7的第2端及第一开关的34端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机智能保护控制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过载保护电路中:可调电阻R1、R2、R3、R4的一端分别对应接入拨码开关SW6的1

4引脚,另一端并联后连接电阻R7的一端,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3的发射极和接口V5;可调电阻R1、R2、R3、R4的调节端分别对应连接二极管D1、D2、D3、D4的正极;二极管D1、D2、D3、D4的负极并联后通过
导线连接芯片的第13引脚,并通过电阻R6连接芯片的第8引脚,且芯片的第8引脚与第12引脚连接;第8引脚与电容C2的正极连接;拨码开关SW6的5

8引脚并联后同时连接电容C3的正极和二极管D5的负极;二极管D5的正极连接接口V6;电容C3的负极与电容C2、C1的负极相连后,同时连接芯片的第7引脚、接地以及连接三极管Q3的发射极;三极管Q3的基极通过电阻R11连接电容C4的正极,电容C4的负极连接接口V5;电容C4的正极与光耦元件U1的第3端连接;三极管Q3的集电极同时与三级管Q2的基极和电阻R12的一端连接;电阻R12的一端与接口V8连接,另一端与三级管Q2的集电极连接;三级管Q2的发射极分为三个支路,第一个支路与电容C1的正极连接,第二个支路与可调电阻R13的可调端连接,可调电阻R13的输出端与接口V5连接,第三个支路通过电阻R9与光耦元件U2的第1端连接;光耦元件U2的第2端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相连的节点,作为第二低电平GND输出端,且与二极管D19的负极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远
申请(专利权)人:王远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