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充气式全脑血管造影术后下肢制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084300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8 11: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充气式全脑血管造影术后下肢制动装置,包括装置本体和足底托,装置本体为与人体腿部形状匹配的弧形,装置本体上设有膝盖底托;膝盖底托一端设有小腿底托,另一端上设有大腿底托,小腿底托和大腿底托上分别对应设有固定带;膝盖底托内设有膝盖软垫,足底托内对应足跟处设有敷料;大腿底托和小腿底托两侧还分别设有相互匹配的约束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下肢制动装置,减轻患者不适和痛苦,减少家属的负担,提高患者舒适度,且操作、制作简单,耗材低廉。耗材低廉。耗材低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充气式全脑血管造影术后下肢制动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充气式全脑血管造影术后下肢制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近30年来神经介入技术发展非常迅速,经股动脉穿刺进行脑血管造影为当前诊断及治疗脑血管疾病最主要的方式。介入疗法术后为防止肢体早期活动而导致穿刺部位渗血及皮下血肿的发生,术后需绝对卧床休息,肢体制动6~24h,然而临床上患者下肢制动基本靠家属看护按压或用约束带捆绑住患者脚踝制动,常规操作不但耗费人力、舒适度差且效果不佳。同时足跟处紧压在床上导致压强较大,长时间压迫使紧贴的皮肤周围出现压红,影响血液循环,对皮肤造成损伤,也会引起足部产生压力性损伤,严重者会出现溃疡,增加患者痛苦与住院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新型充气式全脑血管造影术后下肢制动装置。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充气式全脑血管造影术后下肢制动装置,包括装置本体和足底托,所述装置本体为与人体腿部形状匹配的弧形,所述装置本体上设有膝盖底托;所述膝盖底托一端设有小腿底托,另一端上设有大腿底托,所述小腿底托和所述大腿底托上分别对应设有固定带;
[0005]所述膝盖底托内设有膝盖软垫,所述足底托内对应足跟处设有敷料;
[0006]所述大腿底托和所述小腿底托两侧还分别设有相互匹配的约束带。
[0007]在本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带上设有魔术贴毛面,所述大腿底托和所述小腿底托另一侧上分别设有与魔术贴毛面匹配的魔术贴钩面。
[0008]在本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装置本体的两侧上分别延伸设有加高垫,所述加高垫一侧与装置本体连接,另一侧为自由端。
[0009]在本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小腿底托和所述足底托间还设有伸缩件,所述伸缩件为波浪形;所述伸缩件展开时向大腿底托方向伸出,所述伸缩件收缩时向足底托方向缩回。
[0010]在本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小腿底托侧边上位于伸缩件一侧处设有伸缩固定带,所述伸缩固定带上设有魔术贴毛面,所述小腿底托侧边上位于伸缩件另一侧上设有魔术贴钩面。
[0011]在本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加高垫采用吸水性亲肤材料制成,且所述加高垫与所述装置本体间采用可拆卸连接。
[0012]在本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足底托两侧分别设有足托垫,所述足托垫采用吸水性亲肤材料制成,两个所述足托垫间匹配连接带。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下肢制动装置,通过在大腿底托和小腿底托一侧上分别设有固定带,固定带上设有魔术贴毛面,大腿底托和所述小腿底托另一侧上分别设有与魔术贴毛面匹配的魔术贴钩面;通过魔术贴实现对人体下肢的制动,且魔术贴适用于不同体重患者。膝盖软垫的设置可以保持患者肢体的功能位,而足底托内敷料的设置,保护足跟部皮肤,避免压力性损伤产生,避免足下垂,保持肢体的抗痉挛体位。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一;
[0016]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二;
[0017]图中:1.装置本体;1

1.小腿底托;1

2.大腿底托;2.足底托;2

1.敷料;3.膝盖底托;3

1.膝盖软垫;4.固定带;5.加高垫;6.伸缩件;7.伸缩固定带;8.足托垫;9.连接带;10.约束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0]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充气式全脑血管造影术后下肢制动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和足底托2,所述装置本体1为与人体腿部形状匹配的弧形,所述装置本体1上设有膝盖底托3;所述膝盖底托3一端设有小腿底托1

1,另一端上设有大腿底托1

2,所述小腿底托1

1和所述大腿底托1

2上分别对应设有固定带4;所述膝盖底托3内设有膝盖软垫3

1,所述足底托2内对应足跟处设有敷料2

1。
[0021]本技术的下肢制动装置,通过在大腿底托和小腿底托一侧上分别设有固定带4,固定带4上设有魔术贴毛面,大腿底托和所述小腿底托另一侧上分别设有与魔术贴毛面匹配的魔术贴钩面;通过魔术贴实现对人体下肢的制动,且魔术贴适用于不同体重患者。膝盖软垫的设置可以保持患者肢体的功能位,尤其对于有下肢偏瘫的病人,能够帮助病人形成抗痉挛体位,避免肢体的挛缩;作为一种较好的方式,膝盖软垫为泡沫软垫;而足底托内敷料的设置,保护足跟部皮肤,避免压力性损伤产生,避免足下垂,保持肢体的抗痉挛体位。
[0022]本申请的大腿底托1

2和所述小腿底托1

2两侧还分别设有相互匹配的约束带10,在患者躁动、烦躁不安、意识障碍、不能配合时能够通过约束带给予适当约束固定。
[0023]实施例2:如图2所示,本申请中所述装置本体的两侧上分别延伸设有加高垫5,所述加高垫5一侧与装置本体连接,另一侧为自由端。在使用固定带对病患下肢进行制动时,加高垫可首先覆盖在人体下肢上,避免固定带与人体下肢直接接触,减轻固定带对人体下肢的压力,减轻患病痛苦;作为一种较好的实施方式,所述加高垫5采用吸水性亲肤材料制成,可吸收患者下肢的汗液;且所述加高垫5与所述装置本体2间采用可拆卸连接,具体地,可采用子母扣例如魔术贴实现加高垫和装置本体1间的连接,便于实现加高垫地拆装更换,或者可根据患者的需求更换不同高度的加高垫,适用不同的使用人群。
[0024]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小腿底托和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充气式全脑血管造影术后下肢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本体和足底托,所述装置本体为与人体腿部形状匹配的弧形,所述装置本体上设有膝盖底托;所述膝盖底托一端设有小腿底托,另一端上设有大腿底托,所述小腿底托和所述大腿底托上分别对应设有固定带;所述膝盖底托内设有膝盖软垫,所述足底托内对应足跟处设有敷料;所述大腿底托和所述小腿底托两侧还分别设有相互匹配的约束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充气式全脑血管造影术后下肢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带上设有魔术贴毛面,所述大腿底托和所述小腿底托另一侧上分别设有与魔术贴毛面匹配的魔术贴钩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充气式全脑血管造影术后下肢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的两侧上分别延伸设有加高垫,所述加高垫一侧与装置本体连接,另一侧为自由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充气式全脑血管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莉陈蓓蕾于海龙贺磊陈宏梅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