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贴式减振降噪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083908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8 11: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外贴式减振降噪装置,涉及噪声设备设施减振降噪领域。一种外贴式减振降噪装置,包括若干个配重盒体,相邻的配重盒体之间利用配重连接带进行连接,所述配重盒体内填充有消能颗粒;所述配重盒体的侧板厚度为3~10mm;所述配重连接带的材质为橡胶;所述消能颗粒填充的体积为配重盒体容积的2/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高效吸收振动动能,并将其中的大部分转化为内能,从而显著降低振动产生的声强。与隔声措施相比,直接吸收声源的能量具有更高效的减振降噪效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外贴式减振降噪装置是一种条形工具,能够紧贴噪声源,与隔声技术相比,占用空间小,组装简便,安装便捷,适应性强。适应性强。适应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外贴式减振降噪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噪声设备设施减振降噪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外贴式减振降噪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噪声是一种严重影响人们正常生活的污染源,现有的噪声治理一般从三个方面进行。一是对噪声源设备设施进行优化设计,从源头消减噪声,但受限于技术水平和加工能力,优化后仍然不可避免的存在较大噪声。二是在噪声源传播路径设置隔声或吸声材料,降低噪声传播,例如设置隔声罩、吸声板。三是对受声体采取防治措施,如佩戴耳塞等。但当噪声源距离受声体较近时,以上三种方式降噪仍不理想。因此,需要寻找更高效的降噪方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外贴式减振降噪装置。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5]一种外贴式减振降噪装置,包括若干个配重盒体,相邻的配重盒体之间由配重连接带进行连接,所述配重盒体内填充有消能颗粒;
[0006]所述配重盒体的侧板厚度为3~10mm;
[0007]所述消能颗粒填充的体积为配重盒体容积的2/3。
[0008]进一步的,所述配重连接带1和所述配重盒体的两端通过公母连接头连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配重盒体内壁上遍布有凸起。
[0010]进一步的,所述消能颗粒表面遍布有凸起。
[0011]进一步的,所述消能颗粒为粒径为0.5毫米以下的细砂或者粒径为3~5毫米粗砂。
[0012]进一步的,所述消能颗粒粒径为3~5毫米的橡胶球
[0013]进一步的,所述消能颗粒粒径为3~5毫米的乳胶球。
[0014]进一步的,所述消能颗粒粒径为3~5毫米的硬质塑料球。
[0015]进一步的,所述配重连接带的材质为橡胶。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7]本技术的外贴式减振降噪装置,配重盒体内内置消能颗粒,消能颗粒在受到振动后产生不规则运动,相互摩擦生热,能够高效吸收设备的振动动能,并将其中的大部分转化为热能,从而显著降低振动产生的声强以及向外传递的声能。与隔声措施相比,贴合式直接吸收声源的能量具有更高效的减振降噪效果。本技术的外贴式减振降噪装置是一种条形工具,能够紧贴噪声源,与隔声技术相比,占用空间小,组装简便,安装便捷,适应性强。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外贴式减振降噪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配重盒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0]其中:1

配重连接带;2

配重盒体;3

消能颗粒;4

连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002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4]参见图1,图1为本技术的外贴式减振降噪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种外贴式减振降噪装置,包括消能颗粒3、配重盒体2、配重连接带1和配重连接头4,所述消能颗粒3放置于密封的配重盒体2内,配重盒体2之间利用配重连接带1 连接,配重连接带1及配重盒体2的两端均有公母连接头,可将多个配重盒体和配重连接带串联起来。
[0025]消能颗粒3按噪声源振动特征确定材料,表面粗糙,提高摩擦发热效率,达到尽可能多吸收噪声源振动动能的效果;装于密封配重盒体2内,根据需要确定填充数量,留有适当空间;配重盒体2用配重连接带1连接;串联的配重盒根据实际需要组合成不同的长度。
[0026]参见图2,图2为配重盒体的结构示意图,配重盒体2是根据振动源表面形状、可利用空间、消能颗粒数量等确定盒体尺寸;是根据振动源特征及降噪要求选取相应的材料;配重盒体内壁上设有凸起,是粗糙面;配重盒体外侧两端设有连接头。
[0027]消能颗粒是根据振动源振动特征选取适当的材料制作成的颗粒,根据振动源振动特征、消能颗粒材质等条件确定颗粒的粒径。消能颗粒为粒径0.5毫米以下的细砂、粒径3~5毫米粗砂以及粒径为3~5毫米橡胶球或者乳胶球。消能颗粒的填充体积约为配重盒体2体积的2/3。
[0028]配重连接带是可选取橡胶,配重连接带两端有连接头,与配重盒体通过连接头进行连接。
[0029]本技术的外贴式减振降噪装置是一种条形工具,通过配重连接带将配重盒体串联起来,可根据需求设置配重盒体的数量,从而调整长度。本技术的外贴式减振降噪装置,能够高效吸收振动动能,并将其中的大部分转化为内能,从而显著降低振动产生的声强。与隔声措施相比,直接吸收声源的能量具有更高效的减振降噪效果。本技术的外贴
式减振降噪装置是一种条形工具,能够紧贴噪声源,与隔声技术相比,占用空间小,组装简便,安装便捷,适应性强。
[0030]以上内容仅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思想,不能以此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是按照本技术提出的技术思想,在技术方案基础上所做的任何改动,均落入本技术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贴式减振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配重盒体(2),相邻的配重盒体(2)之间由配重连接带(1)进行连接,所述配重盒体(2)内填充有消能颗粒(3);所述配重盒体(2)的侧板厚度为3~10mm;所述消能颗粒(3)填充的体积为配重盒体(2)容积的2/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贴式减振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连接带(1)和所述配重盒体(2)的两端通过公母连接头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贴式减振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盒体(2)内壁上遍布有凸起。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贴式减振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消能颗粒(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晟马学礼张仁锋王云正海涛赵斌张旭博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