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点仪器抗电磁干扰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08267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8 11: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节点仪器抗电磁干扰的装置,涉及地球物理勘探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上盖、筒体和橡胶垫,上盖间隙连接在筒体的内侧上方,上盖与筒体之间形成一个密封的壳体,筒体的内侧纵向间隙置放检波器,检波器上端外壁间隙连接在上盖的内侧,筒体的内侧下方设置有橡胶垫。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利用上盖和筒体螺纹连接,筒体与上盖之间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同时将检波器纵向设置在筒体的内侧,从而实现了检波器与外界环境隔离开来,借助上盖与筒体阻隔电磁的传播,进而避免了外界环境中的电磁干扰到检波器的正常工作,便于工作人员进行使用。进行使用。进行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节点仪器抗电磁干扰的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地球物理勘探
,特别是涉及一种节点仪器抗电磁干扰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技术创新和高效采集双重需求推动下,近年来各国际油公司、物探公司和装备制造商纷纷推出各种类型的节点仪器。节点仪器主要由采集单元、授时模块、地震检波器、电池和存储卡组成,整体结构高度集成,节点仪器内置的地震检波器种类有很多,例如:动圈式检波器、MEMS检波器、压电检波器、三分量检波器等。目前国内地震勘探市场上,大部分节点仪器内置的地震检波器为动圈式检波器,动圈式检波器主要由外壳、线圈、磁靴、永磁铁组成,但它在实际使用中存在以下弊端:
[0003]现有的节点仪器在使用时,动圈式检波器内部的线圈和永磁铁对外界电磁干扰非常敏感,节点仪器内置动圈式检波器时,动圈式检波器由于靠近电池,会对变化的电流产生感应,并以微小噪声脉冲的形式输出,导致节点仪器采集到的信号中存在干扰信号。
[0004]通过上述分析,现有的内置动圈式检波器的节点仪器存在的问题与缺陷为:节点仪器工作时,采集到的信号中存在干扰信号。所以市面上迫切需要能改进的技术,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点仪器抗电磁干扰的装置,通过利用上盖和筒体螺纹连接,筒体与上盖之间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同时将检波器纵向设置在筒体的内侧,从而实现了检波器与外界环境隔离开来,借助上盖与筒体阻隔电磁的传播,进而避免了外界环境中的电磁干扰到检波器的正常工作,便于工作人员进行使用。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7]本技术为一种节点仪器抗电磁干扰的装置,包括上盖、筒体和橡胶垫,所述上盖螺纹连接在筒体的内侧上方,且上盖与筒体之间形成一个密封的壳体,所述筒体的内侧纵向间隙置放检波器,且检波器上端外壁间隙连接在上盖的内侧,所述筒体的内侧下方设置有橡胶垫。
[0008]进一步地,所述上盖的上表面一侧开设有出线口,且出线口的上方开口处固定连接有接线管,所述上盖的内径与检波器上端外径相等,且上盖的外径与筒体的内径相等,在使用过程中,出线口和接线管的设置便于对检波器进行接线。
[0009]进一步地,所述筒体的内径大于检波器的最大外径,且筒体的内径与检波器的最大外径之间差值在0

0.4

之间。
[0010]进一步地,所述上盖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且固定板的上表面前后端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相向面上固定连接有把手,在使用过程中,把手的设置便于对上盖施加外力的作用。
[0011]进一步地,所述上盖的下端外壁和筒体的上端内壁上均呈螺纹设置,且上盖的下端内壁和检波器的上端外壁呈间隙设置,所述上盖下端外壁上的外螺纹与筒体上端内壁上的内螺纹旋合连接,且上盖下端内壁与检波器上端外壁呈间隙连接。
[0012]进一步地,所述橡胶垫的外壁与筒体的下端内壁间隙连接,且橡胶垫的内壁与检波器的下端外壁间隙连接,在使用过程中,橡胶垫的设置对检波器起到了固定保护作用,避免筒体与检波器之间的相互振动干扰,确保检波器与筒体同频共振。
[0013]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4]本技术通过筒体的设置,在使用时,上盖和筒体的材料都采用坡莫合金,在使用时,首先打开上盖,将橡胶垫放置在筒体内侧下方,接着将检波器纵向放置在筒体的内侧,并将上盖螺纹连接在筒体的内侧上方,通过上盖与筒体两者形成一个密封的壳体,并且检波器位于密封的壳体内,由于坡莫合金具有很高的弱磁场导磁率,通过上盖和筒体形成的壳体隔绝电磁的传播,从而可以有效避免外界环境中的电磁接触到检波器,加强了检波器采集到的数据的准确性,方便了进行使用。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爆炸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上盖的结构爆炸示意图。
[0019]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0]1、上盖;11、出线口;12、接线管;13、安装板;14、把手;15、固定板;2、筒体;3、壳体;4、检波器;5、橡胶垫。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22]请参阅图1

3所示,本技术为一种节点仪器抗电磁干扰的装置,包括上盖1、筒体2和橡胶垫5,上盖1螺纹连接在筒体2的内侧上方,上盖1与筒体2之间形成一个密封的壳体3,筒体2的内侧纵向间隙置放有检波器4,检波器4上端外壁间隙连接在上盖1的内侧,上盖1的下端外壁和筒体2的上端内壁呈螺纹设置,上盖1的下端外壁和筒体2的上端内壁呈螺纹连接,上盖1的下端内壁和检波器4的上端外壁呈间隙设置,上盖1下端内壁与检波器4上端外壁呈间隙连接,筒体2的内侧下方设置有橡胶垫5;
[0023]在使用过程中,上盖1和筒体2的材料都采用坡莫合金,在使用时,首先打开上盖1,将橡胶垫5放置在筒体2内侧下方,接着将检波器4纵向放置在筒体2的内侧,并将上盖1螺纹连接在筒体2的内侧上方,通过上盖1与筒体2两者形成一个密封的壳体3,并且检波器4位于密封的壳体3内,由于坡莫合金具有很高的弱磁场导磁率,通过上盖1和筒体2形成的壳体3
隔绝电磁的传播,从而可以有效避免外界环境中的电磁接触到检波器4。
[0024]其中如图2和图3所示,上盖1的上表面一侧开设有出线口11,且出线口11的上方开口处固定连接有接线管12,上盖1的内径与检波器4上端外径相等,且上盖1的外径与筒体2的内径相等;
[0025]具体的,在使用过程中,检波器4上的两根导线一端贯穿出线口11并位于接线管12的内侧,当需要对检波器4进行接线时,只需将接线管12内的导线与外接线进行连接即可,从而方便了对检波器4的接线。
[0026]其中如图2所示,筒体2的内径大于检波器4的最大外径,且筒体2的内径与检波器4的最大外径之间差值在0

0.4

之间;
[0027]具体的,在使用过程中,筒体2的内径与检波器4的最大外径之差不超过0.4

,从而使得筒体2与检波器4之间存在间隙,方便了工作人员对检波器4进行取放,同时微弱的间隙并不影响到检波器4与筒体2之间的耦合度。
[0028]其中如图3所示,上盖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5,且固定板15的上表面前后端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板13,安装板13的相向面上固定连接有把手14;
[0029]具体的,在使用过程中,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点仪器抗电磁干扰的装置,包括上盖(1)、筒体(2)和橡胶垫(5),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1)螺纹连接在筒体(2)的内侧上方,且上盖(1)与筒体(2)之间形成一个密封的壳体(3),所述筒体(2)的内侧纵向间隙置放检波器(4),且检波器(4)上端外壁间隙连接在上盖(1)的内侧,所述筒体(2)的内侧下方设置有橡胶垫(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点仪器抗电磁干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1)的上表面一侧开设有出线口(11),且出线口(11)的上方开口处固定连接有接线管(12),所述上盖(1)的内径与检波器(4)上端外径相等,且上盖(1)的外径与筒体(2)的内径相等。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节点仪器抗电磁干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2)的内径大于检波器(4)的最大外径,且筒体(2)的内径与检波器(4)的最大外径之间差值在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学兵付淼星高翀瞿婉洁李广辉王双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