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橡胶坝袋的充水泵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08266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8 11: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橡胶坝袋的充水泵站,涉及橡胶坝充水设备领域,包括集水井主体,所述集水井主体内安装有充水泵组,所述充水泵组通过出水管组连接阀门井组,所述阀门井组连接合并管组,所述合并管组连接泵房主体,所述充水泵组包括主泵组和备用泵组,所述主泵组与备用泵组结构一致,所述主泵组和备用泵组分别通过出水管组连接阀门井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用于橡胶坝袋的充水泵站,合理的布设主泵组和备用泵组两套供水系统,从而保证供水的稳定性和流量要求,集水井主体连接外部河道,供给水源充足方便,降低运输和维护成本。降低运输和维护成本。降低运输和维护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橡胶坝袋的充水泵站


[0001]本技术涉及橡胶坝充水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橡胶坝袋的充水泵站。

技术介绍

[0002]橡胶坝,又称橡胶水闸,是用高强度合成纤维织物做受力骨架,内外涂敷橡胶作保护层,加工成胶布,再将其锚固于底板上成封闭状的坝袋,通过充排管路用水将其充胀形成的袋式挡水坝。坝顶可以溢流,并可根据需要调节坝高,控制上游水位,以发挥灌溉、发电、航运、防洪、挡潮等效益。
[0003]在拦河橡胶坝工程中,充水式橡胶坝水源常采用市政自来水供水或河道天然来水供水。由于橡胶坝快速充、排水时间要求,市政自来水供水水价较高,长期运行代价大,且不能很好的保证充水流量需求。通常中大型的拦河橡胶坝常采用河道天然供水的方式,橡胶坝的充水系统的设计是否合理及能否达到充水流量要求成为了关键制约因素。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以上市政自来水供水运行代价大、维护成本高以及充水流量不满足实际需求等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橡胶坝袋的充水泵站。
[0005]本技术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用于橡胶坝袋的充水泵站,包括集水井主体,所述集水井主体内安装有充水泵组,所述充水泵组通过出水管组连接阀门井组,所述阀门井组连接合并管组,所述合并管组连接泵房主体,所述充水泵组包括主泵组和备用泵组,所述主泵组与备用泵组结构一致,所述主泵组和备用泵组分别通过出水管组连接阀门井组。
[0006]作为优选,所述主泵组包括充水泵、耦合底座和安装导杆,所述安装导杆顶部固定连接集水井主体的上部,所述安装导杆的下部连接集水井主体的底部;所述充水泵相对于安装导杆能够滑动运动,所述充水泵与耦合底座耦合连接。
[0007]作为优选,所述集水井主体内设置有液位变送器;所述液位变送器设置在集水井主体的液位面上,所述液位变送器通信连接控制系统。
[0008]作为优选,所述出水管组包括泵出水管和阀门输送管,所述泵出水管连接耦合底座的出水端,所述泵出水管与阀门输送管之间设置有钢管弯头。
[0009]作为优选,所述阀门井组包括阀门井主体、止回阀、伸缩节和闸阀,所述阀门输送管贯穿阀门井主体通过伸缩节连接合并管组;所述阀门输送管的连接端管路上设置有止回阀,所述合并管组的连接端管路上设置有闸阀;所述止回阀、伸缩节与闸阀设置在阀门井主体内。
[0010]作为优选,在所述阀门输送管与止回阀连接处的管路上设置有压力检测装置,在所述闸阀与合并管组连接的管路上设置有排气阀,所述压力检测装置与排气阀均设置在阀门井主体内。
[0011]作为优选,在所述阀门输送管与阀门井主体接触的管路上设置有止水环;所述止水环安装在阀门井主体的墙体中。
[0012]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3]1.本技术的用于橡胶坝袋的充水泵站,合理的布设主泵组和备用泵组两套供水系统,从而保证供水的稳定性和流量要求,集水井主体连接外部河道,供给水源充足方便,降低运输和维护成本。
[0014]2.本技术的用于橡胶坝袋的充水泵站,充水泵组采用自耦合式的固定湿式安装的方式,安装过程简单方便,同时需要维修时可以快速进行维修,无需深入集水井内部,同时集水井中设置的液位变送器能随时监测液位变化,间接通过控制系统以控制充水泵组的启停。
[0015]3.本技术中还在管道的连接处设置有检修井组以方便对管路进行检修、监测与维护,及时排查故障,同时钢管弯头的设置可以有效调整集水井与阀门井之间管道的高程差。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安装结构正视图;
[0017]图2为本技术安装结构俯视图;
[0018]图3为阀门井组安装结构正视图;
[0019]图4为阀门井组安装结构俯视图。
[0020]附图标记说明:
[0021]1、集水井主体;2、充水泵组;201、主泵组;2011、充水泵;2012、耦合底座;2013、安装导杆;202、备用泵组;3、出水管组;301、泵出水管;302、阀门输送管;4、阀门井组;401、阀门井主体;402、止回阀;403、伸缩节;404、闸阀;5、合并管组;6、泵房主体;7、液位变送器;8、钢管弯头;9、压力检测装置;10、排气阀;11、止水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0023]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24]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橡胶坝袋的充水泵站,如图1

4所示,包括集水井主体1,所述集水井主体1内安装有充水泵组2,所述充水泵组2通过出水管组3连接阀门井组4,所述阀门井组4连接合并管组5,所述合并管组5连接泵房主体6,所述充水泵组2包括主泵组201和备用泵组202,所述主泵组201与备用泵组202结构一致,所述主泵组201和备用泵组202分别通过出水管组3连接阀门井组4。
[0025]其中,主泵组201包括充水泵2011、耦合底座2012和安装导杆2013,安装导杆2013顶部固定连接集水井主体1的上部,安装导杆2013的下部连接集水井主体1的底部;充水泵2011相对于安装导杆2013能够滑动运动,充水泵2011与耦合底座2012耦合连接,主泵组201
和备用泵组202均采用自耦合的连接方式,充水泵2011在牵引设备的作用下沿着安装导杆2013安装导耦合底座上,安装维修过程方便,避免维修人员进入集水井内部,集水井主体1内设置有液位变送器7;液位变送器7设置在集水井主体1的液位面上,以检测集水井中的液位变化,液位变送器7通信连接控制系统反馈液位信息,当井内液位到达最低运行水位时,控制充水泵组2的启停工作。
[0026]出水管组3包括泵出水管301和阀门输送管302,与主泵组201连接的泵出水管301连接耦合底座2012的出水端,泵出水管301与阀门输送管302之间设置有钢管弯头8以补偿集水井与检修井之间管道连接的管道高程差,与备用泵组202连接的出水管组3的连接方式与连接主泵组201的连接方式一致。
[0027]如图3和图4所示;其中,阀门井组4包括阀门井主体401、止回阀402、伸缩节403和闸阀404,阀门输送管302贯穿阀门井主体401通过伸缩节403连接合并管组5;阀门输送管302的连接端管路上设置有止回阀402,合并管组5的连接端管路上设置有闸阀404;止回阀402、伸缩节403与闸阀404设置在阀门井主体401内;在阀门输送管302与止回阀402连接处的管路上设置有压力检测装置9和排气阀10;在所述闸阀404与合并管组5连接的管路上设置有压力检测装置9和排气阀10,压力检测装置9采用耐震压力表;耐震压力表以监测管道连接处的压力变化;压力检测装置9与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橡胶坝袋的充水泵站,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水井主体(1),所述集水井主体(1)内安装有充水泵组(2),所述充水泵组(2)通过出水管组(3)连接阀门井组(4),所述阀门井组(4)连接合并管组(5),所述合并管组(5)连接泵房主体(6),所述充水泵组(2)包括主泵组(201)和备用泵组(202),所述主泵组(201)与备用泵组(202)结构一致,所述主泵组(201)和备用泵组(202)分别通过出水管组(3)连接阀门井组(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橡胶坝袋的充水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泵组(201)包括充水泵(2011)、耦合底座(2012)和安装导杆(2013),所述安装导杆(2013)顶部固定连接集水井主体(1)的上部,所述安装导杆(2013)的下部连接集水井主体(1)的底部;所述充水泵(2011)相对于安装导杆(2013)能够滑动运动,所述充水泵(2011)与耦合底座(2012)耦合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橡胶坝袋的充水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井主体(1)内设置有液位变送器(7);所述液位变送器(7)设置在集水井主体(1)的液位面上,所述液位变送器(7)通信连接控制系统。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橡胶坝袋的充水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组(3)包括泵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义武成栋于文蓬杨菊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水利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