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定位的折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08256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8 11: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节定位的折弯结构,包括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外侧面设置有若干凸棱,第一连接杆侧面设置有至少一个对应第二连接杆的安装通孔,安装通孔边缘设置有若干对应凸棱的开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第一连接杆内活动装配有第二连接杆,令第二连接杆能与第一连接杆产生相对位移,实现不同角度的折弯效果;设置在第二连接杆末端的C形固定座,令第一连接杆两侧的第二连接杆能同步调节,快速调节折弯角度;为增强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活动装配效果,第一连接杆设置有与第二连接杆外侧凸棱适配的安装通孔,增强对第二连接杆的固定夹持效果,增强折弯状态的稳定性。的稳定性。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定位的折弯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折弯结构,特别是一种可调节定位的折弯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生活使用中,电蚊拍一般设置为电蚊拍网面与握把在同一直线上,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电蚊拍难以贴合墙面或进入较为狭窄的空间击杀蚊虫,因此,需要设计一种适用于电蚊拍的可调节定位的折弯结构,现有技术中的可调节折弯结构,一般分为两种,其一是将折弯处设计为可折弯的内嵌钢线等结构;其二是将折弯处设计为两通过螺纹固定调节角度的连接杆;上述方法一存在挥动过程中改变调节角度的问题,而方法二采用螺纹固定调节,调节步骤较为繁琐,并不能很好适用于击杀蚊虫的使用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可调节定位的折弯结构。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可调节定位的折弯结构,包括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外侧面设置有若干凸棱,所述第一连接杆侧面设置有至少一个对应第二连接杆的安装通孔,所述安装通孔边缘设置有若干对应凸棱的开口。
[0006]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均设置为圆管形,所述第一连接杆两端设置有密封板,所述第一连接杆内侧面还设置有环形凸棱。
[0007]优选的,其一所述密封板上设置有连接通孔。
[0008]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杆末端设置有C形固定座,所述C形固定座两端设置有位置相对的第二连接杆。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杆上设置有两位置相对的安装通孔,所述安装通孔内设置有所述第二连接杆。
[0010]优选的,所述安装通孔边缘均匀设置有大小相同的开口,所述开口两侧设有对应安装通孔的连接弧面。
[0011]优选的,所述凸棱两侧设置有对应第二连接杆的连接弧面,所述凸棱包括与安装通孔边缘贴合的定位凸棱和卡位凸棱,其中,所述定位凸棱宽度大于所述开口宽度。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在第一连接杆内活动装配有第二连接杆,令第二连接杆能与第一连接杆产生相对位移,实现不同角度的折弯效果;设置在第二连接杆末端的C形固定座,令第一连接杆两侧的第二连接杆能同步调节,快速调节折弯角度;为增强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活动装配效果,第一连接杆设置有与第二连接杆外侧凸棱适配的安装通孔,增强对第二连接杆的固定夹持效果,增强折弯状态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技术的截面结构示意图之一;
[0016]图3是本技术的截面结构示意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参照图1至图3,一种可调节定位的折弯结构,包括第一连接杆1和第二连接杆2,所述第二连接杆2外侧面设置有若干凸棱21,所述第一连接杆2侧面设置有至少一个对应第二连接杆2的安装通孔11,所述安装通孔11边缘设置有若干对应凸棱21的开口15,本申请在第一连接杆1内活动安装第二连接杆2,通过改变第一连接杆1和第二连接杆2的相对位置实现不同角度的折弯效果。
[0018]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杆1和第二连接杆2均设置为圆管形,便于第二连接杆2在第一连接杆1内活动安装,为增强密封效果,所述第一连接杆1两端设置有密封板12,所述第一连接杆1内侧面还设置有环形凸棱13,环形凸棱13可对第一连接杆1内的装配结构进行固定,如电池等结构,为便于外接其他电性结构,其一所述密封板12上设置有连接通孔14,便于电线通过。
[0019]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杆2末端设置有C形固定座3,C形固定座3上可设有需固定组件,如电蚊拍网面、灯体等,所述C形固定座3两端设置有位置相对的第二连接杆2,固定在C形固定座3上的两所述第二连接杆2端面并不相切,所述第一连接杆1上设置有两位置相对的安装通孔11,所述安装通孔11内设置有所述第二连接杆2,便于第一连接杆1内的电性组件通过第二连接杆2进入C形固定座3,并于C形固定座3上固定的组件电性连接。
[0020]优选的,所述凸棱21两侧设置有对应第二连接杆2的连接弧面,更便于调节第二连接杆2和第一连接杆1的相对位置,所述凸棱21包括与安装通孔11边缘贴合的定位凸棱和卡位凸棱,其中,所述定位凸棱宽度大于所述开口15宽度,避免定位凸棱落入开口15内,令第二连接杆2在调节过程中产生晃动。
[0021]优选的,所述安装通孔11边缘均匀设置有大小相同的开口15,所述开口15两侧设有对应安装通孔11的连接弧面,当调节第二连接杆2和第一连接杆1的相对位置时,定位凸棱与安装通孔11边缘贴合,增强调节第二连接杆2和第一连接杆1的之间的摩擦力,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0022]以上的实施方式不能限定本专利技术创造的保护范围,专业
的人员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创造整体构思的情况下,所做的均等修饰与变化,均仍属于本专利技术创造涵盖的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定位的折弯结构,包括第一连接杆(1)和第二连接杆(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杆(2)外侧面设置有若干凸棱(21),所述第一连接杆(1)侧面设置有至少一个对应第二连接杆(2)的安装通孔(11),所述安装通孔(11)边缘设置有若干对应凸棱(21)的开口(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定位的折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1)和第二连接杆(2)均设置为圆管形,所述第一连接杆(1)两端设置有密封板(12),所述第一连接杆(1)内侧面还设置有环形凸棱(1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节定位的折弯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一所述密封板(12)上设置有连接通孔(1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定位的折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杆(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文清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佛朗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