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驱动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07531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8 11:40
本申请提供一种LED驱动电路,包括:输入整流模块,用于将交流市电转换为第一直流电;电源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直流电转换为电压低于所述第一直流电的第二直流电供给LED负载使用;供电切换模块,与输入整流模块和电源模块连接,用于为输入整流模块和电源模块供电;供电切换模块具有两种工作状态包括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在第一工作状态,LED负载导通,供电切换模块同时给输入整流模块和电源模块供电;在第二工作状态,LED负载开路,供电切换模块停止给输入整流模块供电,仅给电源模块供电。本申请提供的LED驱动电路通过供电切换模块在LED负载开路时,自动切换不给输入整流模块供电,仅仅给电源模块供电,降低了空载状态下的待机功耗。态下的待机功耗。态下的待机功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LED驱动电路


[0001]本申请涉及电路设计
,具体涉及一种LED驱动电路。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LED照明越来越多应用在很多场景中,也出现了很多LED驱动的方案。其中,高功率因数隔离两级方案是其中一种常用电路架构,该电路架构通常为两级隔离架构,由输入整流部分实现高功率因数的功能,电源输出部分实现降压恒流隔离功能。但是随着社会对节约能源,控制生态环境污染的要求逐渐提高,尤其是近年来,欧盟发布了与能源相关的产品的生态要求指令2009/125/EC,即ErP(Energy

related Products)指令《为能源相关产品生态设计要求建立框架的指令》,其中明确要求了LED驱动在空载状况的待机功耗需要小于0.5W。而目前的高功率因数隔离两级方案在空载状态中,输入整流部分和电源输出部分都设置有供电电路、磁性元件、功率元器件等,使得空载状态时功耗很高,不仅产生了能源的浪费,还无法满足ErP规定的空载状况下待机功耗需要小于0.5W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空载状态下待机功耗较低的LED驱动电路。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LED驱动电路,包括:
[0005]输入整流模块,所述输入整流模块用于将交流市电转换为第一直流电;
[0006]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与所述输入整流模块连接,用于将所述第一直流电转换为电压低于所述第一直流电的第二直流电供给LED负载使用;
[0007]供电切换模块,所述供电切换模块与所述输入整流模块和所述电源模块连接,用于为所述输入整流模块和所述电源模块供电;
[0008]所述供电切换模块具有两种工作状态包括: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在所述第一工作状态,所述LED负载导通,所述供电切换模块同时给所述输入整流模块、电源模块供电;在所述第二工作状态,所述LED负载开路,所述供电切换模块停止给所述输入整流模块供电,仅给所述电源模块供电。
[0009]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供电切换模块包括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一二极管、稳压管、第一电解电容、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以及第一电容;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输入整流模块,用于提供第一工作电压给所述输入整流模块;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电源模块,用于提供第二工作电压给所述电源模块;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还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电解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输入整流模块以及所述电源模块;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电源模块;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稳压管的负极,所述稳压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
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一电解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0010]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输入整流模块包括第一控制芯片、第一整流单元以及第一升压单元,还包括第二二极管、第二电解电容、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八电阻、第一MOS管、第三电容以及第四电容;所述第一控制芯片的第一引脚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和所述第二电解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升压单元以及所述第一MOS管的漏极,所述第二电解电容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一控制芯片的第二引脚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一控制芯片的第四引脚连接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一控制芯片的第五引脚连接所述第一升压单元;所述第一控制芯片的第六引脚接地;所述第一控制芯片的第七引脚连接所述第一MOS管的栅极;所述第一控制芯片的第八引脚连接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二端以及所述供电切换模块的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一端接地。
[0011]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整流单元包括整流桥、第一电容、第一输入端以及第二输入端;所述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整流桥的第二端,所述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整流桥的第三端,所述整流桥的第四端接地,所述整流桥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一升压单元,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0012]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升压单元包括第二变压器和第七电阻,所述第二变压器的第一引脚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以及所述第一MOS管的漏极;所述第二变压器的第五引脚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变压器的第八引脚连接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控制芯片的第五引脚;所述第二变压器的第九引脚接地。
[0013]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源模块包括第二控制芯片、第一降压单元以及第一输出整流单元,还包括第二MOS管、第九电阻、第十电阻以及第十二电阻;所述第二控制芯片的第一引脚连接所述供电切换模块的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第二控制芯片的第三引脚连接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供电切换模块的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和所述第一降压单元,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二控制芯片的第五引脚接地;所述第二控制芯片的第六引脚连接所述第十二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MOS管的源极,所述第十二电阻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二控制芯片的第七引脚连接所述第二MOS管的栅极。
[0014]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降压单元包括第一变压器、第三二极管、第五电容和第十一电阻;所述第十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供电切换模块的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一变压器的第一引脚,所述第十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三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第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变压器的第三引脚;所述第一变压器的第五引脚连接所述供电切换模块的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以及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一变压器的第六引脚接地;所述第一变压器的第八引脚和第十七引脚连接所述第一输出整流单元。
[0015]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输出整流单元包括第四二极管、第三电解电容、第一输出端以及第二输出端;所述第四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变压器的第十七引脚,所述
第四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三电解电容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三电解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变压器的第八引脚以及所述第二输出端。
[0016]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源模块包括第二控制芯片、第一降压单元以及第一输出整流单元,还包括第六电容、第九电阻、第十电阻以及第十二电阻;所述第二控制芯片的第一引脚接地;所述第二控制芯片的第二引脚连接所述第六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六电容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二控制芯片的第三引脚连接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供电切换模块和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LED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整流模块,所述输入整流模块用于将交流市电转换为第一直流电;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与所述输入整流模块连接,用于将所述第一直流电转换为电压低于所述第一直流电的第二直流电供给LED负载使用;供电切换模块,所述供电切换模块与所述输入整流模块和所述电源模块连接,用于为所述输入整流模块和所述电源模块供电;所述供电切换模块具有两种工作状态包括: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在所述第一工作状态,所述LED负载导通,所述供电切换模块同时给所述输入整流模块、电源模块供电;在所述第二工作状态,所述LED负载开路,所述供电切换模块停止给所述输入整流模块供电,仅给所述电源模块供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切换模块包括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一二极管、稳压管、第一电解电容、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以及第一电容;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输入整流模块,用于提供第一工作电压给所述输入整流模块;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电源模块,用于提供第二工作电压给所述电源模块;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还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电解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输入整流模块以及所述电源模块;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电源模块;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稳压管的负极,所述稳压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一电解电容的第二端接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LED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整流模块包括第一控制芯片、第一整流单元以及第一升压单元,还包括第二二极管、第二电解电容、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八电阻、第一MOS管、第三电容以及第四电容;所述第一控制芯片的第一引脚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和所述第二电解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升压单元以及所述第一MOS管的漏极,所述第二电解电容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一控制芯片的第二引脚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一控制芯片的第四引脚连接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一控制芯片的第五引脚连接所述第一升压单元;所述第一控制芯片的第六引脚接地;所述第一控制芯片的第七引脚连接所述第一MOS管的栅极;所述第一控制芯片的第八引脚连接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二端以及所述供电切换模块的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一端接地。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LED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整流单元包括整流桥、第一电容、第一输入端以及第二输入端;所述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整流桥的第二端,所述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整流桥的第三端,所述整流桥的第四端接地,所述整流桥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一升压单元,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接地。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LED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压单元包括第二变压
器和第七电阻,所述第二变压器的第一引脚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以及所述第一MOS管的漏极;所述第二变压器的第五引脚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变压器的第八引脚连接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控制芯片的第五引脚;所述第二变压器的第九引脚接地。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LED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刁显江
申请(专利权)人:欧普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