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高频红外碳硫分析仪的吹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07446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8 11: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吹氧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高频红外碳硫分析仪的吹氧装置,所述氧气罐的出气端连接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一端设置有阀门,且进气管外侧位于中段位置处设置有流量计,所述进气管的另一端设置有位于炉体内侧的混合机构,所述混合机构的下端设置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的下端设置有高效喷头,所述炉体的内侧底端设置有坩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新颖,结构巧妙,通过混合机构,可以将炉体内部未充分燃烧而产生的一氧化碳气体吸入,从而使样品充分燃烧,有助于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度,通过呈圆周排列的侧面喷头,将氧气均匀喷出,可以使样品充分燃烧。可以使样品充分燃烧。可以使样品充分燃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高频红外碳硫分析仪的吹氧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吹氧装置
,具体是一种用于高频红外碳硫分析仪的吹氧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红外碳硫分析仪与高频感应燃烧炉配套使用,能快速、准确地测定钢、铁、合金、有色金属、水泥、矿石、玻璃及其它材料中碳、硫两元素的质量分数。是集光、机、电、计算机、分析技术等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产品,具有测量范围宽、分析结果准确可靠等特点。由于采用了计算机技术,仪器的智能化、屏幕显示的图、文及数据的采集、处理等都达到了目前国内先进水平,是诸多行业测定碳、硫两元素理想的分析设备。
[0003]根据专利申请号为:CN201520055604.6公开了高频红外碳硫分析仪的顶吹氧装置,包含载氧阀、顶吹氧装置、流量计、氧气输送管、炉头、金属杆、氧枪头和陶瓷坩埚;载氧阀通过氧气输送管与炉头内部的金属杆连接,氧气输送管上设置有顶吹氧装置和流量计,金属杆的下端设置有氧枪头,氧枪头的下部设置有陶瓷坩埚,陶瓷坩埚的内部放置有样品。它结构简单,在一个密封的装置中对正在高频加热的样品进行吹氧,使得燃烧过程中有充足的氧气,从而使得样品燃烧生成CO2、SO2等气体,不污染环境,测量钢、铁材料中碳、硫含量准确,实用性强,但是,该技术的炉体上方会聚集着少量的一氧化碳气体,一氧化碳气体会漂浮在炉体内侧的上方位置,很难与氧气混合参与再次燃烧,从而降低了检测结果的准确度。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用于高频红外碳硫分析仪的吹氧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高频红外碳硫分析仪的吹氧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用于高频红外碳硫分析仪的吹氧装置,包括氧气罐和炉体,所述氧气罐的出气端连接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一端设置有阀门,且进气管外侧位于中段位置处设置有流量计,所述进气管的另一端设置有位于炉体内侧的混合机构,所述混合机构的下端设置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的下端设置有高效喷头,所述炉体的内侧底端设置有坩埚,且炉体的内部一侧设置有气体浓度传感器。
[0007]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混合机构包括外管,所述外管的内侧位于上下两端位置处对称插设固定有两个内管,两个所述内管之间固定有中间管,所述中间管和外管的外侧均开设有呈圆周排列的进气孔,位于上端一个所述内管的一端与进气管的一端连通,且位于下端一个内管的一端与连通管的一端连通。
[0008]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高效喷头包括喷头主体,所述喷头主体的下端插设固定有下端喷头,且喷头主体的上端插设固定有进气接头,所述喷头主体的外侧
插设固定有呈圆周排列的侧面喷头,所述进气接头的一端与连通管的另一端连通。
[0009]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炉体的内侧位于中段位置处固定有支架,所述连通管贯穿插设固定于支架的内部。
[0010]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管、内管、中间管、进气孔均采用不锈钢材质的构件。
[0011]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中间管的内径是内管内径的二分之一。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设计新颖,结构巧妙,通过混合机构,可以将炉体内部未充分燃烧而产生的一氧化碳气体吸入,从而使样品充分燃烧,有助于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度,通过呈圆周排列的侧面喷头,将氧气均匀喷出,可以使样品充分燃烧。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一种用于高频红外碳硫分析仪的吹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一种用于高频红外碳硫分析仪的吹氧装置中炉体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一种用于高频红外碳硫分析仪的吹氧装置中混合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一种用于高频红外碳硫分析仪的吹氧装置中高效喷头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氧气罐;2、炉体;3、进气管;4、阀门;5、流量计;6、混合机构;7、连通管;8、高效喷头;9、坩埚;10、气体浓度传感器;11、支架;61、外管;62、内管;63、中间管;64、进气孔;81、喷头主体;82、下端喷头;83、进气接头;84、侧面喷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18]请参阅图1~4,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用于高频红外碳硫分析仪的吹氧装置,包括氧气罐1和炉体2,氧气罐1的出气端连接有进气管3,进气管3的一端设置有阀门4,且进气管3外侧位于中段位置处设置有流量计5,进气管3的另一端设置有位于炉体2内侧的混合机构6,混合机构6的下端设置有连通管7,连通管7的下端设置有高效喷头8,炉体2的内侧底端设置有坩埚9,且炉体2的内部一侧设置有气体浓度传感器10。
[0019]在图3中:混合机构6包括外管61,外管61的内侧位于上下两端位置处对称插设固定有两个内管62,两个内管62之间固定有中间管63,中间管63和外管61的外侧均开设有呈圆周排列的进气孔64,位于上端一个内管62的一端与进气管3的一端连通,且位于下端一个内管62的一端与连通管7的一端连通,氧气通过进气管3流入到混合机构6的内侧,氧气通过上端一个内管62流入到中间管63内侧,由于中间管63的内径是内管62内径的二分之一,由“流量=流速*截面积”公式得知氧气在中间管63内侧的流速是内管62内侧流速的四倍,再通过伯努利方程得知流速越大,压强越小,因此外管61外部的一氧化碳气体通过进气孔64被吸入到中间管63内侧,一氧化碳气体与中间管63内侧的氧气进行混合后形成混合气体,可以使未充分燃烧的一氧化碳气体再次燃烧,从而使样品充分燃烧,有助于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度。
[0020]在图4中:高效喷头8包括喷头主体81,喷头主体81的下端插设固定有下端喷头82,且喷头主体81的上端插设固定有进气接头83,喷头主体81的外侧插设固定有呈圆周排列的侧面喷头84,进气接头83的一端与连通管7的另一端连通,呈圆周排列的侧面喷头84可以将
氧气均匀地喷射到炉体2内侧,使样品充分燃烧。
[0021]在图2中:炉体2的内侧位于中段位置处固定有支架11,连通管7贯穿插设固定于支架11的内部,支架11用于固定连通管7。
[0022]在图3中:外管61、内管62、中间管63、进气孔64均采用不锈钢材质的构件,不锈钢材质的构件耐腐蚀,延长了装置的使用寿命。
[0023]在图3中:中间管63的内径是内管62内径的二分之一,中间管63的内径是内管62内径的二分之一,由“流量=流速*截面积”公式得知氧气在中间管63内侧的流速是内管62内侧流速的四倍,再通过伯努利方程得知流速越大,压强越小,因此外管61外部的一氧化碳气体通过进气孔64被吸入到中间管63内侧。
[0024]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时将样品放置在坩埚9的内侧进行加热,打开阀门4,将氧气罐1内侧的氧气流入到进气管3的内侧,流量计5可以对氧气流量进行检测,氧气通过进气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高频红外碳硫分析仪的吹氧装置,包括氧气罐(1)和炉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氧气罐(1)的出气端连接有进气管(3),所述进气管(3)的一端设置有阀门(4),且进气管(3)外侧位于中段位置处设置有流量计(5),所述进气管(3)的另一端设置有位于炉体(2)内侧的混合机构(6),所述混合机构(6)的下端设置有连通管(7),所述连通管(7)的下端设置有高效喷头(8),所述炉体(2)的内侧底端设置有坩埚(9),且炉体(2)的内部一侧设置有气体浓度传感器(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高频红外碳硫分析仪的吹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机构(6)包括外管(61),所述外管(61)的内侧位于上下两端位置处对称插设固定有两个内管(62),两个所述内管(62)之间固定有中间管(63),所述中间管(63)和外管(61)的外侧均开设有呈圆周排列的进气孔(64),位于上端一个所述内管(62)的一端与进气管(3)的一端连通,且位于下端一个内管(6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韬陈帅文姚科陈伟董浩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万联达仪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