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河海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自密实混凝土的V形漏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07445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8 11:39
一种用于自密实混凝土的V形漏斗,属于混凝土检测用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漏斗本体、用于支撑漏斗本体的支撑架、盖板、两根弹簧和启闭手柄,漏斗本体的底部连接有用于启闭漏斗本体出料口的盖板,盖板的一端与V形漏斗本体除通过螺栓连接,还附属有弹簧连接,另一端可与启闭手柄连接,而启闭手柄连接于与漏斗本体上。针对现有技术中盖板难以拔出以及盖板与漏斗本体铰接处不易清洗导致锁扣难以打开的问题,本新型提供的V形漏斗能够实现顺利关闭和打开出料口的目的,并且能够有效保证试验的精度和效果。效果。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自密实混凝土的V形漏斗


[0001]本技术属于混凝土检测用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自密实混凝土的V形漏斗。

技术介绍

[0002]自密实混凝土的工作性能主要包括流动性、填充性、抗离析性以及间隙通过性。工程实践中是通过控制自密实混凝土的流动性和粘性来实现以上性能的。常借助常规的坍落扩展度试验来测试新拌自密实混凝土的流动性。而粘性的测试常借助于V形漏斗进行。V形漏斗试验的测试结果混凝土通过V漏斗时间不仅与粘性有关而且与混凝土的流动性有关。因此V形漏斗试验成为搭配坍落扩展度试验的检测技术。
[0003]相关技术中的V形漏斗包括漏斗本体和支撑漏斗本体的支架,漏斗本体与支架或分离或焊接在一起。在往漏斗中添加自密实混凝土之前,漏斗本体的下端口需要密封。常借助盖板进行密封。常见的盖板与漏斗本体的连接方式有两种:(1)盖板插入下端口的预设的槽,实现密封的目的。但是这种技术易产生难以拔出盖板的现象,原因在于出料口的槽内的浆体不易清洗,导致槽的尺寸变小,难以实现插拔的目的。(2)盖板的一端与漏斗本体通过铰接链接,盖板的自由端通过扣锁与漏斗本体相连。当试验人员打开扣锁时,盖板受自身重力和混凝土的挤压作用而向下转动,从而将漏斗本体的出料口打开,使得漏斗本体中自密实混凝土流出。由于盖板与漏斗本体铰接处不易清洗,时间一久,会发生无法通过锁扣合上盖板的现象。或者勉强合上盖板,但是在自密实混凝土的挤压作用下难以打开锁扣。
[0004]以上两类技术都存在不能顺利关闭或打开V漏斗出料口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自密实混凝土的V形漏斗,能够顺利关闭和打开V漏斗出料口。
[0006]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自密实混凝土的V形漏斗,包括漏斗本体、用于支撑漏斗本体的支撑架、盖板、两根弹簧和启闭手柄,
[0007]所述支撑架为矩形框架,漏斗本体嵌设于支撑架框架内部,漏斗本体顶端与支撑架顶端连接,漏斗本体底端悬设与支撑架内部;
[0008]所述漏斗本体包括装料口、出料口、两个对称放置的漏斗本体弹簧连接块和漏斗本体盖板连接块,所述装料口为长方形敞口,装料口设于漏斗本体顶端,所述出料口为竖直放置的矩形筒状结构,顶端与漏斗本体底端连通,底端开口,所述漏斗本体弹簧连接块一端与出料口顶部侧边连接,另一端悬空,悬空端尾部设有连接块弹簧连接孔,所述漏斗本体盖板连接块与漏斗本体弹簧连接块同侧,设于出料口的底部,漏斗本体盖板连接块上设有螺栓孔;
[0009]所述盖板包括盖板本体、两个对称放置的盖板弹簧连接块、两个盖板螺栓连接块、盖板连接螺栓、螺母、盖板手柄连接块,两个盖板弹簧连接块对称设于盖板本体顶部的一
侧,且盖板弹簧连接块尾端设有盖板弹簧连接孔,两个盖板螺栓连接块竖直对称设于盖板本体顶面靠近盖板弹簧连接块处,盖板螺栓连接块底部与盖板本体连接,顶部尾端开设与盖板连接螺栓配合的螺栓孔,两个盖板螺栓连接块夹设在漏斗本体盖板连接块两侧且三个连接块的连接孔中心位于同一条直线,两个盖板螺栓连接块和漏斗本体盖板连接块通过盖板连接螺栓转动连接,盖板连接螺栓两端通过螺母拧紧,盖板手柄连接块设于盖板本体顶部远离盖板弹簧连接块的另一侧,盖板手柄连接块尾端为楔形;
[0010]所述弹簧一端与连接块弹簧连接孔连接,另一端与盖板弹簧连接孔连接,两根弹簧平行设置;
[0011]所述启闭手柄设于出料口远离漏斗本体弹簧连接块的另一侧底部,启闭手柄与盖板手柄连接块活动连接。
[0012]作为优选,所述漏斗本体还包括阻挡块,所述阻挡块设于出料口的侧边、漏斗本体弹簧连接块同侧的下部且阻挡块短于漏斗本体弹簧连接块,所述盖板还包括盖板限位块,所述盖板限位块设于两个盖板弹簧连接块之间且盖板限位块高出且长于盖板弹簧连接块,当弹簧收缩到最小时,盖板限位块顶部与阻挡块接触,使漏斗本体弹簧连接块与盖板弹簧连接块之间的夹角大于90
°

[0013]作为优选,所述盖板还包括橡胶垫密封圈,所述橡胶垫密封圈设于盖板本体与出料口连接处,用于防止漏斗内混凝土中的液体流出。
[0014]作为优选,所述启动手柄包括手柄连接螺栓、螺母、漏斗本体手柄连接块、手柄插口、手柄双肢和手柄端,所述手柄双肢为U形槽,槽开口端套于漏斗本体手柄连接块一端的外侧,通过手柄连接螺栓与漏斗本体手柄连接块铰接,手柄插口为手柄双肢与漏斗本体手柄连接块形成的闭环内槽,手柄连接螺栓两端通过螺母拧紧,漏斗本体手柄连接块的另一端与出料口远离漏斗本体弹簧连接块的另一侧底部连接,手柄端设于手柄双肢封口端。
[0015]作为优选,所述弹簧为弯钩弹簧,当盖板与出料口闭合时,弹簧变形最大;当盖板从出料口一端通过启闭手柄打开时,在弹簧的作用下,盖板绕盖板连接螺栓旋转。
[0016]有益效果:通过采用本新型的技术方案,在关闭盖板时,盖板手柄连接块端部插入手柄插口内,试验人员通过搬动手柄端,实现手柄与盖板手柄连接块紧密连接,实现V漏斗出料口完全关闭。当开启V漏斗出料口时,试验人员往相反方向搬动手柄端,实现手柄与盖板手柄连接块紧密连接,在弹簧的作用下,盖板迅速与V漏斗出料口分开,实现顺利打开V漏斗出料口。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出料口处于开口状态的结构整体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出料口处于关闭状态的结构整体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出料口处于关闭状态的出料口局部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出料口处于开启状态的出料口局部示意图;
[0021]图5为本技术手柄插口与盖板手柄连接块连接局部示意图。
[0022]图中各数字标号代表如下:1.漏斗本体;2.漏斗本体弹簧连接块;21.连接块弹簧连接孔;3.弹簧;4.阻挡块;5.盖板;51.盖板限位块;52.盖板弹簧连接块;521.盖板弹簧连接孔;53.盖板螺栓连接块;54.橡胶垫密封圈;55.盖板连接螺栓;56.漏斗本体盖板连接块;
57.盖板手柄连接块;6.装料口;7.支撑架;8.启闭手柄;81.手柄连接螺栓;82.漏斗本体手柄连接块;83.手柄插口;84.手柄双肢;85.手柄端;9.出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0024]实施例1
[0025]一种用于自密实混凝土的V形漏斗,参见图1

4,包括漏斗本体1、用于支撑漏斗本体1的支撑架7、盖板5、两根弹簧3和启闭手柄8。所述支撑架7为矩形框架,漏斗本体1嵌设于支撑架7框架内部,漏斗本体1顶端与支撑架7顶端连接,漏斗本体1底端悬设与支撑架7内部。所述漏斗本体1包括装料口6、出料口9、两个对称放置的漏斗本体弹簧连接块2和漏斗本体盖板连接块56,所述装料口6为长方形敞口,装料口6设于漏斗本体1顶端,所述出料口9为竖直放置的矩形筒状结构,顶端与漏斗本体1底端连通,底端开口,所述漏斗本体弹簧连接块2一端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自密实混凝土的V形漏斗,其特征在于,包括漏斗本体(1)、用于支撑漏斗本体(1)的支撑架(7)、盖板(5)、两根弹簧(3)和启闭手柄(8),所述支撑架(7)为矩形框架,漏斗本体(1)嵌设于支撑架(7)框架内部,漏斗本体(1)顶端与支撑架(7)顶端连接,漏斗本体(1)底端悬设与支撑架(7)内部;所述漏斗本体(1)包括装料口(6)、出料口(9)、两个对称放置的漏斗本体弹簧连接块(2)和漏斗本体盖板连接块(56),所述装料口(6)为长方形敞口,装料口(6)设于漏斗本体(1)顶端,所述出料口(9)为竖直放置的矩形筒状结构,顶端与漏斗本体(1)底端连通,底端开口,所述漏斗本体弹簧连接块(2)一端与出料口(9)顶部侧边连接,另一端悬空,悬空端尾部设有连接块弹簧连接孔(21),所述漏斗本体盖板连接块(56)与漏斗本体弹簧连接块(2)同侧,设于出料口(9)的底部,漏斗本体盖板连接块(56)上设有螺栓孔;所述盖板(5)包括盖板本体、两个对称放置的盖板弹簧连接块(52)、两个盖板螺栓连接块(53)、盖板连接螺栓(55)、螺母、盖板手柄连接块(57),两个盖板弹簧连接块(52)对称设于盖板本体顶部的一侧,且盖板弹簧连接块(52)尾端设有盖板弹簧连接孔(521),两个盖板螺栓连接块(53)竖直对称设于盖板本体顶面靠近盖板弹簧连接块(52)处,盖板螺栓连接块(53)底部与盖板本体连接,顶部尾端开设与盖板连接螺栓(55)配合的螺栓孔,两个盖板螺栓连接块(53)夹设在漏斗本体盖板连接块(56)两侧且三个连接块的连接孔中心位于同一条直线,两个盖板螺栓连接块(53)和漏斗本体盖板连接块(56)通过盖板连接螺栓(55)转动连接,盖板连接螺栓(55)两端通过螺母拧紧,盖板手柄连接块(57)设于盖板本体顶部远离盖板弹簧连接块(52)的另一侧,盖板手柄连接块(57)尾端为楔形;所述弹簧(3)一端与连接块弹簧连接孔(21)连接,另一端与盖板弹簧连接孔(521)连接,两根弹簧(3)平行设置;所述启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京斌黄勇谋孙皓杰肖涵宇何心仪林之晨董跃跃张璟桓
申请(专利权)人:河海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