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缺血性卒中的中药复方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07375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8 11: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中草药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治疗缺血性卒中的中药复方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组合物由7味中药组成,分别针对中风病急性期病理因素风、火、痰、瘀。方中丹参活血祛瘀,清除瘀毒;大黄通腑泻下,清热行瘀,可清火、瘀之毒;瓜蒌通腑化痰,助大黄通腑之功,可清痰热之毒;三药合用清热解毒、通腑化痰、活血化瘀,清除痰、热、瘀毒。栀子清热泻火,助大黄行清热之力,以清火热之毒;天麻平肝熄风,除内风之邪;石菖蒲开窍豁痰,开通玄府,清痰毒;胆南星清火化痰,清痰热之毒,助瓜蒌清热化痰之功。全方针对中风病急性期“风火痰瘀”,发挥清热解毒、豁痰开窍、活血通络之功效。实验表明还具有抑制炎症、抗凋亡的脑保护功效。抗凋亡的脑保护功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治疗缺血性卒中的中药复方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0003]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草药
,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缺血性卒中的中药复方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4]脑梗死,中医称之为中风、卒中,在脑血管病中所占比例较高,约为80%,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多见于45

70岁中老年人,发病较急,具有极高的致残率和病死率,已成为国民首位死亡原因。脑梗死患者会出现部分或不完全丧失活动能力,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因此,研究预防和治疗脑梗死的有效药物,以延缓脑梗死进程及缓解病情,尤为重要。
[0005]随着对中风病病机的不断认识及临床实验验证,提出缺血性卒中主要核心病机为“毒损脑络”。“毒损脑络”之“毒”是多种病理因素火、热、痰、瘀,蕴积而成。饮食、情志、劳倦等因素影响下,脏腑功能和气血运行失常,使体内的生理或病理产物不能及时排出,蕴积体内生痰生瘀,日久酿毒,脉络痹阻,气血逆乱,毒损脑络,败坏脑髓,形成“痰瘀生毒、毒损脑络、络损髓伤”的病机演变过程,临床表现出形体失用等中风症状。在中风始发阶段痰热之毒炽盛,前期研究表明中风病急性期以风、火、痰、瘀证候要素表现突出,这与内在病机相一致;且研究表明痰热越重神经功能损伤越重,预后越差。因此针对中风病急性期证候要素风、火、痰、瘀,及早给予解毒通络治疗,有助于改善神经功能,改善预后。
[0006]缺血性卒中主要核心病机为“毒损脑络”。“毒损脑络”之“毒”是多种病理因素火、热、痰、瘀,蕴积而成。“痰瘀生毒、聚毒”是对“毒损脑络”病机学说“毒”的来源的概括。人体在饮食、情志、劳倦等因素影响下,脏腑功能和气血运行失常,使体内的生理或病理产物不能及时排出,蕴积体内生痰生瘀,日久酿毒,脉络痹阻,气血逆乱,毒损脑络,败坏脑髓,形成“痰瘀生毒、毒损脑络、络损髓伤”的病机演变过程。一旦毒邪损伤脑络,可败坏脑髓、脑神失养,神无所用,致“络损髓伤”,可出现神志昏聩;脑神失于统摄,导致各脏腑及肢体功能失调,出现形体失用等中风症状。
[0007]团队先前研究表明,缺血性卒中的主要证候要素是风、火、痰、瘀、气虚、阴虚。纵观中风病发病的整个过程,证候具有明显的变化特点,在不同时点风火痰瘀虚的顺位不同,证候要素组合不同,尤其是中风始发72小时内痰热之毒炽盛。目前市面上有很多用于治疗脑梗死的中药复方,这些中药复方大多具有一定的活血化瘀的功效,尚缺乏就针对缺血性卒中痰热瘀毒的中药方剂。

技术实现思路

[0008]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仅是活血化瘀的治疗局限性,尚无针对风、火、痰、瘀蕴积导致的缺血性卒中的方剂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缺血性卒中的中药复方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0009]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治疗缺血性卒中的中药复方组合物,所述组合
物由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制备得到:
[0010]天麻1

30份,丹参2

60份,瓜蒌2

60份,胆南星1

20份,大黄1

30份,栀子1

30份和石菖蒲1

30份。
[0011]本方丹参活血祛瘀,清除瘀毒;大黄通腑泻下,清热行瘀,可清火、瘀之毒;瓜蒌通腑化痰,助大黄通腑之功,可清痰热之毒;三药合用清热解毒、通腑化痰、活血化瘀,清除痰、热、瘀毒。栀子清热泻火,助大黄行清热之力,以清火热之毒;天麻平肝熄风,除内风之邪;石菖蒲开窍豁痰,开通玄府,清痰毒;胆南星清火化痰,清痰热之毒,助瓜蒌清热化痰之功。全方针对缺血性卒中病急性期风火痰瘀主要证候要素起到清热解毒、化痰祛瘀开窍之效。
[0012]作为优选地,所述组合物由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制备得到:
[0013]天麻5

15份,丹参10

45份,瓜蒌10

45份,胆南星5

10份,大黄5

15 份,栀子5

15份和石菖蒲5

15份。
[0014]天麻,中药名。为兰科天麻属植物天麻Gastrodia elata Bl.的干燥块茎。具有息风止痉,平抑肝阳,祛风通络的功效。主治肝风内动,惊痫抽搐,眩晕,头痛,肢体麻木,手足不遂,风湿痹痛等。味甘,性平;归肝经。
[0015]丹参,中药名。为唇形科鼠尾草属植物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的干燥根和根茎。具有活血调经,祛瘀止痛,凉血消痈,除烦安神的功效。主治月经不调,闭经痛经,产后瘀滞腹痛,血瘀心痛,脘腹疼痛,癥瘕积聚,跌打损伤,风湿痹证,疮痈肿毒,热病烦躁神昏,心悸失眠。味苦,性微寒;归心、心包、肝经。
[0016]瓜蒌,中药名。为葫芦科属植物栝楼Tri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m.和双边栝楼T.rosthornii Harms的成熟果实。具有清热化痰,宽胸散结,润肠通便的功效。主治痰热咳喘,胸痹、结胸,肺痈,肠痈,乳痈,肠燥便秘。味甘、微苦,性寒;归肺、胃、大肠经。
[0017]胆南星,中药材名。本品为制天南星的细粉与牛、羊或猪胆汁经加工而成,或为生天南星细粉与牛、羊或猪胆汁经发酵加工而成。功能主治为:清热化痰,息风定惊。用于痰热咳嗽,咯痰黄稠,中风痰迷,癫狂惊痫。苦、微辛,凉。归肺、肝、脾经。味苦,性寒;归脾、胃、大肠、肝经。
[0018]大黄,中药名。为蓼科大黄属植物掌叶大黄Rheumpalmatum L.、唐古特大黄R.tanguticum Maxim.ex Balf.或药用大黄R.officinale Baill.的根及根茎。具有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的功效。主治积滞便秘,血热吐衄,目赤咽肿,热毒疮疡,烧烫伤,瘀血诸证,湿热痢疾、黄疸、淋证。
[0019]栀子,中药名。为茜草科栀子属植物栀子Cardeniajasminoides Ellis的干燥成熟果实。具有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的功效。主治热病心烦,湿热黄疸,血淋涩痛,血热吐衄,目赤肿痛,火毒疮疡。味苦,性寒;归心、肺、三焦经。
[0020]石菖蒲,中药名。为天南星科菖蒲属植物石菖蒲Acorus tatarinowiiSchott.的干燥根茎,具有开窍醒神,化湿和胃,宁神益志的功效。主治痰蒙清窍,神志昏迷;湿阻中焦,脘腹痞满,胀闷疼痛;噤口痢;健忘,失眠,耳鸣,耳聋。味辛、苦,性温;归心、胃经。
[0021]作为优选地,所述组合物包括颗粒制剂和/或液态制剂。
[0022]一种治疗缺血性卒中的中药复方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在所述治疗缺血性卒中的中药复方组合物为颗粒剂时,包括按照相应比例选取天麻、丹参、瓜蒌、胆南星、大黄、栀子和石菖蒲经粉碎、过筛、混合,造粒,获得颗粒制剂。
[0023]作为优选地,所述粉碎、过800

1000目滤筛。
[0024]一种治疗缺血性卒中的中药复方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缺血性卒中的中药复方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由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制备得到:天麻1

30份,丹参2

60份,瓜蒌2

60份,胆南星1

20份,大黄1

30份,栀子1

30份和石菖蒲1

3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缺血性卒中的中药复方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由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制备得到:天麻5

15份,丹参10

30份,瓜蒌10

30份,胆南星5

10份,大黄5

15份,栀子5

15份和石菖蒲5

15份。3.根据权利要求1

2任一所述的治疗缺血性卒中的中药复方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包括颗粒制剂和/或液态制剂。4.一种如权利要求1

2任一项所述的治疗缺血性卒中的中药复方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治疗缺血性卒中的中药复方组合物为颗粒剂时,包括按照相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颖王永炎许颖智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