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轮式贴壁涨卡及其热电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07311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8 11: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滚轮式贴壁涨卡及其热电偶,包括测温端和固定设置在测温端上的支撑体,支撑体外壳与测温端外壁固定连接,在支撑体外壳和测温端外壁的空间中设置弹簧,支撑体外壳的顶端设置开口,在弹簧、支撑体外壳及其开口之间设置支撑部件,支撑部件底部与弹簧相连,支撑部件顶端伸出支撑体外壳的出口;在支撑部件的顶端设置滚轮;在测温端的测温孔中设置热电偶的测温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整体小巧,使用滚动方式进行安装使用,尽量避免其对贴壁测温的影响。的影响。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滚轮式贴壁涨卡及其热电偶


[0001]本技术属于热电偶
,更加具体地说,涉及在管道中使用并进行贴壁测温的热电偶。

技术介绍

[0002]热电偶是常用的温度测试仪器,往往用于各个需要进行温控的场合或者反应装置,如化学反应釜、烧结炉等。在这些使用装置或者场合中,都需要密切关注热电偶的测温点与被测物体或者位置的接触情况,既要保持两者的有效接触,又要防止外界的影响。同时热电偶是各类化工、核电等工程中常用的温度检测和控制单元,需要能够实际反应温度并及时予以反馈,更为重要的是,由于实际使用环境各异,就需要对热电偶进行各种适应性的改进,例如耐酸、耐碱的耐腐蚀要求,耐粉尘冲击的耐磨要求,以及各个特殊测温结构的位置要求等等。在实际使用工况中,存在一种长度很长的管式结构,需要在长度方向上设置多个热电偶测温点,且需要将热电偶的测温点紧贴金属管式结构的内壁进行测温。管式结构的长度已经给多个热电偶测温点的贴内壁安装带来很大的不变,而往往在这一管式结构的内壁上还存在焊接处理留下的焊缝,极易给热电偶测温点带来损害;同样的存在长距离热电偶套管的情况下,存在相同的安装问题。
[0003]为解决这一问题,本申请人科研团队研发了“基于双金属片的弹性安装支架及利用这一支架的热电偶”(中国技术专利,申请号2019211449296)和“弹顶贴壁式支撑卡座及利用这一卡座的热电偶”(中国技术专利,申请号2020215635520)。“基于双金属片的弹性安装支架及利用这一支架的热电偶”利用双金属片在不同温度下的形态变化,带动热电偶测温点在管道内进行运行,以达到紧贴管道内壁的目的,但这一设计需要根据环境使用温度进行双金属片的筛选和设计,缺乏一定的普适性;同时在安装和使用中,双金属片的变形给热电偶测温点带来损坏的风险。“弹顶贴壁式支撑卡座及利用这一卡座的热电偶”利用弹簧作用将热电偶测温点固定在贴壁的位置,但整体设计相对较高(即在管道径向上,整体高度较大),在安装使用过程中,支撑部件和管道内壁产生摩擦,一旦管道内壁的焊接缺陷(如焊渣、焊瘤等)造成内壁凹凸不平,则极易造成支撑部件的损坏或者支撑部件和支撑体外壳的损坏(如支撑部件和支撑体外壳的接触紧密程度发生变化,变松),容易造成支撑部件(球状或者圆柱状)和弹簧接触不良,进而影响贴壁测温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在“弹顶贴壁式支撑卡座及利用这一卡座的热电偶”的基础上进一步研发,在进行安装时,就利用弹簧作用将热电偶测温点固定在贴壁的位置,并进行保护,从而实现热电偶测温点的贴壁式安装和使用,同时针对管道内壁的焊接缺陷,采用滚轮设计,尽量避免其对贴壁测温的影响。
[0005]本技术的技术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6]滚轮式贴壁涨卡,包括测温端和固定设置在测温端上的支撑体,其中:
[0007]测温端,包括保护套和设置在保护套中的测温孔;
[0008]支撑体,包括支撑体外壳,弹簧和支撑部件,支撑体外壳与测温端外壁固定连接,在支撑体外壳和测温端外壁的空间中设置弹簧,支撑体外壳的顶端设置开口,在弹簧、支撑体外壳及其开口之间设置支撑部件,支撑部件底部与弹簧相连,支撑部件顶端伸出支撑体外壳的出口;
[0009]在支撑部件的顶端设置滚轮。
[0010]支撑体的数量为至少一个,优选1—2个;在每一个支撑部件的顶端设置一个滚轮。
[0011]在测温端上设置调节孔,在调节孔中设置销钉或者螺钉,将设置在测温端中的(铠装)热电偶(测温点)进行固定,优选沿着测温端的圆周设置2—4个调节孔。
[0012]测温端的保护套整体为圆柱形,一端开口设置测温孔,选择在保护套的另一端设置保护端,即将保护套的另一端设计成圆台形状。
[0013]在测温端和支撑体之间设置贯穿体,包括贯穿体外壁和贯穿孔,用于容纳连接前后多个滚轮式贴壁涨卡的贯穿连接部件。
[0014]利用上述滚轮式贴壁涨卡的热电偶,在测温端的测温孔中设置热电偶的测温点。采用的热电偶为铠装热电偶,在调节孔中设置销钉或者螺钉,将设置在测温端中的热电偶的测温点进行固定。
[0015]本技术整体小巧,使用滚动方式进行安装使用,在进行安装时,利用弹簧作用将热电偶测温点固定在贴壁的位置,并进行保护,从而实现热电偶测温点的贴壁式安装和使用,同时针对管道内壁的焊接缺陷,采用滚轮设计,尽量避免其对贴壁测温的影响。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1)。
[0017]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2)。
[0018]图3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其中,1为测温端,1

1为调节孔,1

2为测温孔,1

3为保护端,1

4为保护套,2为支撑体,2

1为支撑体外壳,2

2为弹簧,2

3为支撑部件,3为滚轮,4为铠装热电偶。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参考本申请人科研团队研发的中国技术专利“弹顶贴壁式支撑卡座及利用这一卡座的热电偶”(申请号2020215635520),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1]如附图1—3所示,滚轮式贴壁涨卡,包括测温端和固定设置在测温端上的支撑体,其中:
[0022]测温端,包括保护套和设置在保护套中的测温孔,测温孔,用于安装和容纳(铠装)热电偶(测温点);
[0023]支撑体,包括支撑体外壳,弹簧和支撑部件,具体来说,支撑体外壳与测温端外壁固定连接,在支撑体外壳和测温端外壁的空间中设置弹簧,支撑体外壳的顶端设置开口,在弹簧、支撑体外壳及其开口之间设置支撑部件,支撑部件底部与弹簧相连,支撑部件顶端伸出支撑体外壳的出口;
[0024]在支撑部件的顶端设置滚轮,选择在支撑部件的顶端固定设置滚轮。
[0025]根据管道外径和内径进行整个涨卡的设计,再将整个涨卡置于管道中,此时,支撑部件顶端的滚轮与管道内壁产生作用,通过支撑部件、弹簧传递给测温端,以使测温端紧贴管道内壁,带动设置在测温孔中的(铠装)热电偶测温点紧贴管道内壁,实现紧贴管道内壁的测温。
[0026]支撑体的数量为至少一个,优选1—2个;在每一个支撑部件的顶端设置一个滚轮。
[0027]为方便在长管道中进行推/拉操作,以将热电偶测温点准备布置在管道内的预定位置,在测温端上设置调节孔,在调节孔中设置销钉或者螺钉(图中未标出),将设置在测温端中的(铠装)热电偶(测温点)进行固定,优选沿着测温端的圆周设置2—4个调节孔。
[0028]测温端的保护套整体为圆柱形,一端开口设置测温孔(测温孔并不贯穿整个测温端或者保护套),选择在保护套的另一端设置保护端,即将保护套的另一端设计成圆台形状。这样一来,在长管道中进行推/拉操作时,保护套前端的圆台形状的保护端不仅仅能够保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滚轮式贴壁涨卡,其特征在于,包括测温端和固定设置在测温端上的支撑体,其中:测温端,包括保护套和设置在保护套中的测温孔;支撑体,包括支撑体外壳,弹簧和支撑部件,支撑体外壳与测温端外壁固定连接,在支撑体外壳和测温端外壁的空间中设置弹簧,支撑体外壳的顶端设置开口,在弹簧、支撑体外壳及其开口之间设置支撑部件,支撑部件底部与弹簧相连,支撑部件顶端伸出支撑体外壳的出口;在支撑部件的顶端设置滚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轮式贴壁涨卡,其特征在于,在测温端上设置调节孔,在调节孔中设置销钉或者螺钉。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滚轮式贴壁涨卡,其特征在于,沿着测温端的圆周设置2—4个调节孔。4.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滚轮式贴壁涨卡,其特征在于,支撑体的数量为至少一个,在每一个支撑部件的顶端设置一个滚轮。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滚轮式贴壁涨卡,其特征在于,支撑体的数量为至少一个,在每一个支撑部件的顶端设置一个滚轮。6.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滚轮式贴壁涨卡,其特征在于,测温端的保护套整体为圆柱形,一端开口设置测温孔,在保护套的另一端设置保护端。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滚轮式贴壁涨卡,其特征在于,测温端的保护套整体为圆柱形,一端开口设置测温孔,在保护套的另一端设置保护端。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滚轮式贴壁涨卡,其特征在于,测温端的保护套整体为圆柱形,一端开口设置测温孔,在保护套的另一端设置保护端。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滚轮式贴壁涨卡,其特征在于,测温端的保护套整体为圆柱形,一端开口设置测温孔,在保护套的另一端设置保护端。10.利用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滚轮式贴壁涨卡的热电偶,其特征在于,在测温端的测温孔中设置热电偶的测温点。11.滚轮式贴壁涨卡,其特征在于,包括测温端、贯穿体和支撑体,其中:测温端,包括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瀚孺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中环温度仪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