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机加工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07191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8 11: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机、机加工设备,其中的电机,包括电机后端盖以及连接于电机后端盖上的编码器端盖,编码器端盖与电机后端盖之间形成编码器安装空间,编码器端盖朝向电机后端盖的一侧连接有编码器,编码器通过磁联轴组件与电机转轴靠近电机后端盖的一端非接触连接。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编码器与编码器端盖连接可以将其自身产生的热量直接传导至编码器端盖从而通过编码器端盖传导至外部环境,有效防止电机定子、电机转子以及电机转轴的热量直接传导至编码器导致编码器的升温,编码器仅部分地承受热辐射,有效保证了编码器的散热性能;能够提升编码器信号精度。编码器信号精度。编码器信号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机、机加工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机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电机、机加工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电机是一种常见的动力源,应用范围十分广泛,通常包括多种类型,例如步进电机、伺服电机等;其中,伺服电机通过将电压信号转化为转矩和转速以驱动控制对象,控制速度和位置精度准确,通常被作为伺服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动力输出。编码器是将信号或数据编制、转换为可以通讯、传输和存储之形式的设备。伺服电机的编码器芯片通常经受较高的温度,现有的编码器由于内部封闭导致散热困难,其由电机的运转及芯片自身的发热导致,在一些情况下容易因超温而引起编码器的失效。另外,整体式编码器在安装时需将板簧固定在安装面上,该步操作受电机整体装配尺寸的影响可能会导致安装不良从而影响编码器信号精度及板簧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机、机加工设备,能够克服相关技术中编码器的安装紧邻电机定转子一侧,导致温度过高以及安装不良,影响编码器信号精度的不足。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机,包括电机后端盖以及连接于所述电机后端盖上的编码器端盖,所述编码器端盖与所述电机后端盖之间形成编码器安装空间,所述编码器端盖朝向所述电机后端盖的一侧连接有编码器,所述编码器通过磁联轴组件与电机转轴靠近所述电机后端盖的一端非接触连接。
[000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磁联轴组件包括与所述编码器具有的码盘固定连接的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电机转轴的所述一端固定连接的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上连接有至少两根第一磁棒,所述第二连接件上连接有至少两根第二磁棒,所述第一磁棒与所述第二磁棒在所述电机转轴的周向上形成交错重叠,且至少所述第一磁棒与所述第二磁棒在所述交错重叠的位置处的磁性相同。
[000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件具有第一连接盘,至少两根所述第一磁棒沿所述第一连接盘的周向均匀间隔地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盘上,所述第二连接件具有第二连接盘,至少两根所述第二磁棒沿所述第二连接盘的周向均匀间隔地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盘上,所述第一磁棒与所述第二磁棒的设置分度圆半径相等且所述第一磁棒与所述第二磁棒的数量相等。
[000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盘朝向所述第二连接盘的一侧上具有至少两个第一安装孔,每根所述第一磁棒的一端分别一一对应地过盈配合连接或者粘接于每个所述第一安装孔内;和/或,所述第二连接盘朝向所述第一连接盘的一侧上具有至少两个第二安装孔,每根所述第二磁棒的一端分别一一对应地过盈配合连接或者粘接于每个所述第二安装孔内。
[000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件及所述第二连接件的材质为不导磁金属材
料。
[000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磁棒及所述第二磁棒采用钕铁硼或铁氧体制成。
[00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编码器包括编码器外壳,所述编码器外壳上连接有板簧,所述编码器通过所述板簧与所述编码器端盖连接。
[00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机后端盖朝向所述编码器端盖的侧面上构造有止口结构,所述编码器端盖通过所述止口结构与所述电机后端盖定位连接。
[0012]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机加工设备,包括上述的电机。
[001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电机、机加工设备,一方面,编码器与编码器端盖连接可以将其自身产生的热量直接传导至编码器端盖从而通过编码器端盖传导至外部环境,另一方面则由于编码器与电机转轴之间通过磁联轴组件实现非接触连接,有效防止电机定子、电机转子以及电机转轴的热量直接传导至编码器导致编码器的升温,编码器仅部分地承受热辐射,有效保证了编码器的散热性能;再一方面,由于编码器的安装基准由原来的电机转轴的端面改进为编码器端盖,减少了组装积累误差,进而提升了编码器的安装精度,这也能够提升编码器信号精度。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图1中的磁联轴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附图标记表示为:
[0017]101、电机后端盖;102、电机转轴;103、电机转子;104、电机定子;105、机壳;106、轴承;107、制动器;108、前端盖;201、编码器端盖;300、编码器;301、板簧;41、第一连接件;411、第一磁棒;412、第一连接盘;413、第一连接轴;42、第二连接件;421、第二磁棒。
具体实施方式
[0018]结合参见图1至图2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机,尤其是一种伺服电机,包括电机后端盖101以及连接于电机后端盖101上的编码器端盖201,编码器端盖201与电机后端盖101之间形成编码器安装空间,编码器端盖201朝向电机后端盖101的一侧连接有编码器300,编码器300通过磁联轴组件与电机转轴102靠近电机后端盖101的一端非接触连接。该技术方案中,一方面,编码器300与编码器端盖201连接可以将其自身产生的热量直接传导至编码器端盖201从而通过编码器端盖201传导至外部环境,另一方面则由于编码器300与电机转轴102之间通过磁联轴组件实现非接触连接,有效防止电机定子104、电机转子103以及电机转轴102的热量直接传导至编码器300导致编码器300的升温,编码器300仅部分地承受热辐射,降低了热量向编码器300的传递,有效保证了编码器300的散热性能;再一方面,由于编码器300的安装基准由原来的电机转轴102的端面改进为编码器端盖201,减少了组装积累误差,进而提升了编码器300的安装精度,这也能够提升编码器信号精度。
[001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磁联轴组件包括与编码器300具有的码盘固定连接的第一连接件41、与电机转轴102的一端固定连接的第二连接件42,第一连接件41上连接有至少两根第一磁棒411,第二连接件42上连接有至少两根第二磁棒421,第一磁棒411与第二磁棒421在电机转轴102的周向上形成交错重叠,且至少第一磁棒411与第二磁棒421在交错重叠的
位置处的磁性相同。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多根磁棒在电机转轴102的周向上交错且磁性相同,从而能够使第一连接件41与第二连接件42依靠同性斥力形成同步旋转且第一连接件41与第二连接件42的非接触,保证编码器300信号精度的同时,完全杜绝因接触带来的直接热传导,更为重要的是,该种周向交错的磁棒设置方式无需考虑两个同极性磁棒的间距与磁力大小的限制问题,随着两者的相对旋转,无论磁力的大小,两者的间距都能被调整到足以保持两者同步旋转且不接触。
[0020]具体而言,第一连接件41具有第一连接盘412,至少两根第一磁棒411沿第一连接盘412的周向均匀间隔地连接于第一连接盘412上,第二连接件42具有第二连接盘,至少两根第二磁棒421沿第二连接盘的周向均匀间隔地连接于第二连接盘上,第一磁棒411与第二磁棒421的设置分度圆半径相等且第一磁棒411与第二磁棒421的数量相等,如此能够实现两个连接件在旋转过程中的同步性。
[0021]在一些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后端盖(101)以及连接于所述电机后端盖(101)上的编码器端盖(201),所述编码器端盖(201)与所述电机后端盖(101)之间形成编码器安装空间,所述编码器端盖(201)朝向所述电机后端盖(101)的一侧连接有编码器(300),所述编码器(300)通过磁联轴组件与电机转轴(102)靠近所述电机后端盖(101)的一端非接触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联轴组件包括与所述编码器(300)具有的码盘固定连接的第一连接件(41)、与所述电机转轴(102)的所述一端固定连接的第二连接件(42),所述第一连接件(41)上连接有至少两根第一磁棒(411),所述第二连接件(42)上连接有至少两根第二磁棒(421),所述第一磁棒(411)与所述第二磁棒(421)在所述电机转轴(102)的周向上形成交错重叠,且至少所述第一磁棒(411)与所述第二磁棒(421)在所述交错重叠的位置处的磁性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41)具有第一连接盘(412),至少两根所述第一磁棒(411)沿所述第一连接盘(412)的周向均匀间隔地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盘(412)上,所述第二连接件(42)具有第二连接盘,至少两根所述第二磁棒(421)沿所述第二连接盘的周向均匀间隔地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盘上,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一谢芳巫泽风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