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片式消声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07004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8 11: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片式消声器,其包括:外壳和若干消声片,外壳具有第一空腔,第一空腔具有相对设置的进风口和出风口,若干消声片间隔设置在第一空腔内,消声片包括:外层壳体、内层壳体和多孔固态材料,内层壳体由泡沫金属制成,且具有第二空腔,内层壳体设于外层壳体内,内层壳体和外层壳体之间具有第三空腔,多孔固态材料填装在第三空腔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消声频带较宽,在片式消声器能消除中高频噪声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能消除低频噪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能消除低频噪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能消除低频噪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片式消声器


[0001]本技术涉及消声器
,特别涉及一种片式消声器。

技术介绍

[0002]片式消声器是一种应用广泛的阻性消声器,其通过在管道内间隔设置若干吸声材料构成。片式消声器对中、高频消声效果较好,对低频消声效果不显著。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低频消声效果的片式消声器。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提出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片式消声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和若干消声片,所述外壳具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具有相对设置的进风口和出风口,若干所述消声片间隔设于所述第一空腔内。所述消声片包括:外层壳体、内层壳体和多孔固态材料,所述外层壳体上设有若干的通孔,所述内层壳体由泡沫金属制成,所述内层壳体具有第二空腔,所述内层壳体设于所述外层壳体内,所述内层壳体与所述外层壳体之间具有第三空腔,所述多孔固态材料填装于所述第三空腔内。
[0006]进一步地,所述泡沫金属为泡沫铝,所述多孔固态材料为气凝胶。
[0007]进一步地,所述消声片的片厚H与相邻两个所述消声片的片距W满足关系式:H=1.2W。
[0008]进一步地,所述外壳具有第四空腔,所述第四空腔位于第一空腔外侧,所述第四空腔内填装有若干的阻尼粒子。
[0009]进一步地,所述外层壳体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第四侧板、第一斜板、第二斜板、第三斜板和第四斜板。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相互平行。所述第一斜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侧板的上端连接,所述第一斜板和第一侧板之间夹角大于90
°
。所述第二斜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侧板的上端连接,所述第二斜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斜板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斜板与所述第二侧板之间的夹角大于90
°
。所述第三斜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侧板的下端连接,所述第三斜板与所述第一侧板之间的夹角大于90
°
。第四斜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侧板的下端连接,所述第四斜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斜板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四斜板与所述第二侧板之间的夹角大于90
°
。所述第三侧板设于所述第一侧板的左端,并与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所述第一斜板、所述第二斜板、所述第三斜板和所述第四斜板连接,所述第三侧板上设有若干的所述通孔。所述第四侧板设于所述第一侧板的右端,并与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所述第一斜板、所述第二斜板、所述第三斜板和所述第四斜板连接,所述第四侧板上设有若干的所述通孔。其中,所述第一斜板和所述第二斜板的交接处与所述外壳的所述进风口/所述出风口的边缘平行连接,所述第三斜板和所述第四斜板的交接处与所述外壳的所述进风口/所述出风口的边缘平行连接。
[0010]进一步地,所述外壳的所述进风口处和所述出风口处各设有一排间隔设置的所述
消声片,且两排所述消声片相对称或相互错位。
[00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通过外层壳体和设于外层壳体内的内层壳体构成夹层结构,在外层壳体和内层壳体之间的第三空腔内填充多孔固态材料以构成消声片,满足对中、高频噪声的消除,内层壳体具有第二空腔,并且内层壳体由泡沫金属制成,泡沫金属是一种多孔材料,其能够连通第二空腔和外界,第二空腔为共振腔,气流通过外层壳体、多孔固态材料和内层壳体进入第二空腔,能够满足对低频噪声的消除。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图1中消声片的内层壳体和外层壳体的半剖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图1中消声片的半剖示意图。
[0015]图4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二的片式消声器的主视示意图。
[0016]图5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三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6为图5中片式消声器的外壳的半剖示意图。
[0018]图7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四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8为图7中吸声片的外层壳体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0020]图9为图7中片式消声器的俯视示意图。
[0021]图10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五的片式消声器的俯视示意图。
[0022]其中:1.外壳、2.第一空腔、3.消声片、4、外层壳体、5.内层壳体、6.第二空腔、7.第三空腔、8.多孔固态材料、9.第四空腔、10.阻尼粒子、11.第一侧板、12.第二侧板、13.第三侧板、14.第四侧板、15.第一斜板、16.第二斜板、17.第三斜板、18.第四斜板、19.进风口、20.出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0024]实施例一
[0025]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的片式消声器包括:外壳1和若干消声片3,外壳1具有第一空腔2,第一空腔2具有相对设置的进风口19和出风口20,若干消声片3等间距排布并安装在第一空腔2内。
[0026]消声片3包括:外层壳体4、内层壳体5和多孔固态材料8,外层壳体4上设有若干的通孔,内层壳体5由泡沫金属制成,并且内层壳体5具有第二空腔6,内层壳体5设于外层壳体4内,外层壳体4和内层壳体5之间具有第三空腔7,第三空腔7内填装有多孔固态材料8。
[0027]本技术相较于传统的片式消声器,在片式消声器的消声片3的内部增设由泡沫金属制成的内层壳体5,使得消声片3内部具有第二空腔6,进而使本实施例的消声片3具有微穿孔板式消声器的特性,能够对低频噪声进行消除。
[0028]泡沫金属和多孔固态材料8类型多样,本实施例的泡沫金属为泡沫铝,多孔固态材料8为气凝胶。
[0029]泡沫铝具有高孔隙率(60%~90%),泡沫铝的表面几乎不存在可声波反射的平面,
当声波作用到泡沫铝表面时,声波产生漫反射,从而起到吸声作用,此外,泡沫铝孔道内的空气在声波作用下会发生压缩

膨胀形变,将声能转变成热能,从而使噪声衰减。
[0030]气凝胶是指通过溶胶凝胶法,用一定的干燥方式使气体取代凝胶中的液相而形成的一种纳米级多孔固态材料8。气凝胶内部充满了两端开放并与表面相同的纳米孔,声音在其中传播时,声能将被其大量存在的孔壁消耗,使得气凝胶具有比普通多孔材料高数十倍的吸声效果,吸声性能好,声学性能稳定,并且不会掉渣而污染通风管道。
[0031]气凝胶和泡沫铝均具有高孔隙率,两者均为轻质材料,不会过多增加通风管道的负担。
[0032]实施例二
[0033]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消声片3的片厚为H,相邻两个消声片3的片距为W,二者满足关系式:H=1.2W。实施例一所述的片式消声器,其消声片3的片厚和片距采用本实施例的比例,消声效果最好。
[0034]实施例三
[0035]如图5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实施例二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外壳1具有第四空腔9,第四空腔9位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片式消声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具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具有相对设置的进风口和出风口;若干消声片,间隔设于所述第一空腔内,所述消声片包括:外层壳体,所述外层壳体上设有若干的通孔;内层壳体,由泡沫金属制成,所述内层壳体具有第二空腔,所述内层壳体设于所述外层壳体内,所述内层壳体与所述外层壳体之间具有第三空腔;多孔固态材料,填装于所述第三空腔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式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泡沫金属为泡沫铝;所述多孔固态材料为气凝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式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消声片的片厚H与相邻两个所述消声片的片距W满足关系式:H=1.2W。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式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具有第四空腔,所述第四空腔位于第一空腔外侧,所述第四空腔内填装有若干的阻尼粒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式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壳体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平行于所述第一侧板;第一斜板,其一端与所述第一侧板的上端连接,所述第一斜板和第一侧板之间夹角大于90
°
;第二斜板,其一端与所述第二侧板的上端连接,所述第二斜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斜板的另一端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锋冯振超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环寂高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