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下混凝土垂板与框架柱间过渡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06508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8 11: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梁下混凝土垂板与框架柱间过渡结构,属于建筑技术领域,包括垂板,垂板连接在框架梁的下端,且位于框架柱的两侧,垂板与框架柱之间具有过渡缝。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梁下混凝土垂板与框架柱间过渡结构,框架梁与框架柱垂直连接,框架梁的下端设有向下延伸的垂板,垂板靠近框架柱的一端与框架柱之间留有过渡缝;垂板不与框架柱连接,保证在框架柱计算时实际净高与计算净高一致,使结构计算和实际相符,避免框架柱跨高比变小、抗震性能变差、造价提高的问题,保证了建筑的抗震安全。安全。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梁下混凝土垂板与框架柱间过渡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建筑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梁下混凝土垂板与框架柱间过渡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框架梁下挂钢筋混凝土垂板是建筑设计中较为常见的做法。但常规的做法是将垂板垂直连接在框架柱的侧壁上,如图1所示。但这种做法会导致较严重的受力及抗震的问题:
[0003](1)由于垂板平面内刚度很大,而计算软件无法考虑垂板的影响,从而导致框架柱的实际净高小于计算净高,即框架柱的实际侧向刚度大于其计算侧向刚度,导致计算的结构主体周期偏长、地震力偏小,影响结构安全。
[0004](2)框架柱的计算净高大于实际净高,可能会导致框架柱成为净高与柱长边之比小于4的短柱,或者成为实际剪跨比计算剪跨比更小的短柱,对框架柱的抗震性能造成不利影响,且由于短柱的配筋构造均大大严于普通框架柱,同时也会造成工程造价的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梁下混凝土垂板与框架柱间过渡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框架柱实际净高小于计算净高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梁下混凝土垂板与框架柱间过渡结构,包括:
[0007]垂板,所述垂板连接在框架梁的下端,且位于框架柱的两侧,所述垂板与框架柱之间具有过渡缝。
[0008]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过渡缝的宽度为30

50mm。
[0009]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过渡缝内填充柔性材料。
[0010]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柔性材料为沥青麻丝。
[0011]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垂板靠近框架柱一端的端面平行于对应的所述框架柱的侧壁。
[0012]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垂板的端面为矩形。
[0013]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垂板的中心轴线与框架梁的中心轴线平行。
[0014]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垂板为钢筋混凝土。
[0015]本技术提供的梁下混凝土垂板与框架柱间过渡结构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梁下混凝土垂板与框架柱间过渡结构,框架梁与框架柱垂直连接,框架梁的下端设有向下延伸的垂板,垂板靠近框架柱的一端与框架柱之间留有过渡缝;垂板不与框架柱连接,保证在框架柱计算时实际净高与计算净高一致,使结构计算和实际相符,避免框架柱跨高比变小、抗震性能变差、造价提高的问题,保证了建筑的抗震安全。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为常规做法中梁下混凝土垂板与框架柱间过渡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梁下混凝土垂板与框架柱间过渡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沿图2中A1

A1线的剖视结构图;
[0020]图4为沿图2中A2

A2线的剖视结构图。
[0021]图中:1、框架柱;2、框架梁;3、垂板;4、过渡缝。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3]请参阅图2至图4,现对本技术提供的梁下混凝土垂板与框架柱间过渡结构进行说明。所述梁下混凝土垂板与框架柱间过渡结构,包括垂板3,垂板3连接在框架梁2的下端,且位于框架柱的两侧,垂板3与框架柱1之间具有过渡缝4。
[0024]本技术提供的梁下混凝土垂板与框架柱间过渡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框架梁2与框架柱1垂直连接,框架梁2的下端设有向下延伸的垂板3,垂板3靠近框架柱1的一端与框架柱1之间留有过渡缝4;垂板3不与框架柱1连接,保证在框架柱1计算时实际净高与计算净高一致,使结构计算和实际相符,避免框架柱1跨高比变小、抗震性能变差、造价提高的问题,保证了建筑的抗震安全。
[0025]框架柱1的截面形状为长方形、正方形、圆形或异形(L形、T形等),材料选用钢筋混凝土、钢骨混凝土、钢管混凝土或钢柱。本实施例中框架柱1的截面形状为矩形,如图4所示。
[0026]框架梁2的截面形状为矩形或正方形,或带水平楼板翼缘的T形、倒L形,材料为钢筋混凝土,也可以是钢梁,位于框架柱1周围并与框架柱1相连。
[0027]如图2及图3所示,框架梁2为T形,垂板3设于框架梁2的下端面上且向下延伸。垂板3的截面形状为条形,整体为下垂板形状。
[0028]垂板3设于框架梁2的下端,用于实现框架梁2的梁底下降能与周边的降低结构相连。且垂板3实际上增加了梁的刚度。
[0029]可选的,垂板3的厚度小于框架梁2的厚度。当框架梁2为T形时,垂板3的厚度小于框架梁2的厚度较小的一端的厚度。
[0030]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及图4,过渡缝4的宽度为30

50mm。
[0031]过渡缝4的宽度为垂板3的端部与框架柱1之间的缝隙,过渡缝4的宽度为30

50mm。当框架柱1的横截面为长方形或正方形时,过渡缝4的宽度为垂板3的端部至框架柱1靠近该垂板3一侧的最短距离,即垂板3与框架柱1的侧壁之间的距离。当框架柱1为圆形或者异形时,过渡缝4的宽度为框架柱1至垂板3端面的最短距离。
[0032]具体地,在过渡缝4内柔性材料嵌缝,以保证垂板3和框架柱1的一体性和整体美观性。可选的,柔性材料包括沥青麻丝等。
[0033]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及图4,垂板3靠近框架柱1一端的端面平行于对应的框架柱1的侧壁。
[0034]当框架柱1的截面形状为矩形时,垂板3的长度方向垂直与其所对应的框架柱1的侧壁,垂板3靠近框架柱1一端的端面与该侧壁平行,使垂板3端面至该侧壁的距离在各个点均一致,保证了过渡缝4的宽度。
[0035]具体地,如图3所示,当框架柱1的截面形状为矩形时,垂板3靠近该框架柱1的一端的端面的平面形状为矩形。
[0036]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及图4,垂板3的中心轴线与框架梁2的中心轴线平行。
[0037]框架梁2设于框架柱1的两侧且与框架柱1的侧壁连接,垂板3设于框架梁2的下端,其长度方向与框架梁2的长度方向一致。框架柱1两侧的框架梁2处于同一平面内,且其中心轴线和框架梁2的中心轴线平行,且位于框架梁2的中心轴线的下方。
[0038]可选的,垂板3为钢筋混凝土板。
[0039]可选的,当框架梁2为钢筋混凝土时,垂板3与框架梁2可一体浇筑施工成型。
[0040]以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梁下混凝土垂板与框架柱间过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垂板,所述垂板连接在框架梁的下端,且位于框架柱的两侧,所述垂板与框架柱之间具有过渡缝。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梁下混凝土垂板与框架柱间过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缝的宽度为30

50mm。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梁下混凝土垂板与框架柱间过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缝内填充柔性材料。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梁下混凝土垂板与框架柱间过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朝辉肖佳栋封丁刘涛徐程曹庆峰陈晓旋高沛杨永根董少飞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