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预处理装模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06346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8 11: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创造公开了管道预处理装模器,包括:定模,其后端设有开口,定模内设有多个外斜楔块;动模,其位于定模的后侧,动模包括推板和多个内斜楔块,多个内斜楔块分别沿推板的不同半径进行滑动连接,内斜楔块通过与外斜楔块的相互配合来实现其径向移动;活动机构,其用于调节动模与定模之间的相对位置;管道支撑件,其设有可弹性扩张的钢模,钢模的一端设有内齿段,钢模的另外一端设有可与内齿段相互卡接的外齿段,管道支撑件套设在内斜楔块之外,推板的外径不小于钢模的内径。由于管道支撑件在移动的过程中仅与任意一个管道支撑件进行接触,两者接触面均为光滑面,因此两者之间的摩擦力远小于现有技术,以免多个管道支撑件卡死在地下通道内。下通道内。下通道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管道预处理装模器


[0001]本专利技术创造涉及非开挖管道施工领域,特别涉及管道预处理装模器。

技术介绍

[0002]管道牵引施工方法是一种非开挖的施工方法,管道牵引施工方法首先需要通过牵引管钻机打通用于埋设管道的地下通道,然后逐步使用尺寸渐增的钻头来对地下通道进行扩孔。
[0003]地下通道在打通之后,为了避免其发生塌陷,需要使用钢模来对地下通道进行加固,现有的钢模其长度一般在一米以内,施工队须逐节地往下地通道内送入钢模,以组成能够覆盖整个地下通道的支撑模板。但由于钢模的外周面与土层存在较大的摩擦系数,当钢模达到一定的数量时,所有钢模与土层的摩擦力叠加在一起能够产生巨大的阻尼,使得支撑模板容易卡死在地下通道内而无法顺利地完成施工。为此,有必要对现有的施工设备进行改进,以减少支撑模板在地下通道内的阻尼。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创造旨在提供一种管道预处理装模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
[0005]根据本专利技术创造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管道预处理装模器,包括:
[0006]定模,其后端设有开口,所述定模的前端用于与钻头的分动器进行连接,所述定模内设有模腔,所述模腔内设有多个外斜楔块,所述外斜楔块的尺寸从前往后递减;
[0007]动模,其位于所述定模的后侧,所述动模包括推板和多个内斜楔块,多个所述内斜楔块分别沿所述推板的不同半径进行滑动连接,所述内斜楔块通过与所述外斜楔块的相互配合来实现所述内斜楔块的径向移动
[0008]活动机构,其用于调节所述动模与所述定模之间的相对位置;
[0009]管道支撑件,其包括弹性收缩带和多个钢模瓣,所有的钢模瓣共同组合成为圆管状的钢模,所述钢模的外周面设有沿周向设置的凹槽,所述弹性收缩带设于所述凹槽内,所述钢模的一端设有内齿段,所述钢模的另外一端设有可与所述内齿段相互卡接的外齿段,所述管道支撑件套设在所述内斜楔块之外,所述推板的外径不小于所述钢模的内径。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创造实施例的管道预处理装模器,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所述管道支撑件是由所述弹性收缩带和多个所述钢模瓣拼装而成,因此所述管道支撑件可从内往外撑开扩展或者从外往内收缩复原,当需要对地下通道进行加固时,施工人员首先将与钻头连接的所述定模置入地下通道内,所述定模的开口朝向地下通道的入口,然后在地下通道的入口处固定有一个管道支撑件,之后将第二个管道支撑件套设于所述动模,施工人员通过所述活动机构以将所述动模和第二个管道支撑件往所述定模的方向进行移动,在此过程中,第二个管道支撑件撑开并穿过第一个管道支撑件后再往所述定模的方向进行移动,当所述内斜楔块逐渐移动至所述外斜楔块时,所述动模的尺寸逐渐增大,以撑开第二个
管道支撑件,使得两个管道支撑件能够通过所述外齿段与所述内齿段进行相互卡接,在此之后,施工人员通过所述活动机构以将所述动模往地下通道的洞外进行移动,当所述动模被移至地下通道外时,施工人员继续将第三个管道支撑件套设于所述动模,并驱动第三个管道支撑件套依次穿过第一个管道支撑件和第二个管道支撑件,当第三个管道支撑件位于第二个管道支撑件内时,施工人员启动牵引管钻机来带动钻头在地下通道内前移一段距离,致使所述定模离开第二个管道支撑件,最后施工人员再次执行相关的操作,从而让第三个管道支撑件与第二个管道支撑件相互卡接,以此类推,直至地下通道被多个所述管道支撑件所覆盖;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所述管道支撑件在移动的过程中仅与任意一个所述管道支撑件进行接触,两者接触面均为光滑面,因此两者之间的摩擦力远小于多个管道支撑件与土层之间的总摩擦力,以免多个管道支撑件卡死在地下通道内,从而大幅度地降低支撑模板的施工难度。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创造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活动机构包括定滑轮、第一牵引绳和第二牵引绳,所述定滑轮安装在所述模腔的内部,所述第一牵引绳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动模的前部,所述第一牵引绳绕过所述定滑轮并从前往后贯穿至所述推板,所述第二牵引绳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推板的后端。当施工人员拉动所述第一牵引绳时,此时所述动模往所述定模的方向进行移动,而当施工人员拉动所述第二牵引绳时,此时所述动模往所述定模的反方向进行移动。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创造的一些实施例,多个所述外斜楔块绕所述定模的中心圆周布置,每相邻的两个所述外斜楔块均间隔设置,使得所有外斜楔块之间共同形成有定位槽,所述定滑轮位于所述定模的中心。所述定滑轮的设置,使得当拉动所述第一牵引绳时,所述动模的内斜楔块能够正对于所述定模的外斜楔块,以提升两者的匹配度。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创造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推板在所有内斜楔块之间固定连接有可插入所述定位槽的定位块,所述第一牵引绳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定位块的前端,所述定位块的中心设有贯穿至所述推板的线孔,所述线孔用于供所述第一牵引绳穿行。所述定位块用于实现所述内斜楔块与所述外斜楔块的定位,以进一步提升两者的匹配度。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创造的一些实施例,由于后进入地下通道的管道支撑件需穿过以往的管道支撑件,因此为了实现后一管道支撑件与前一管道支撑件的相互卡接,所述钢模的外齿段朝向所述推板。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创造的一些实施例,为了便于后进入地下通道的管道支撑件撑开以往的管道支撑件,所述钢模在具有所述内齿段的一端设有外倒角。
[0016]根据本专利技术创造的一些实施例,由于所述定模在牵引管钻机的带动下离开所述定模,因此为了避免污泥在此时进入至所述管道支撑件内,所述定模的后端连接有密封套,所述密封套能够在所述定模与所述管道支撑件进行分离时仍可维持两者之间的密封。
[0017]根据本专利技术创造的一些实施例,由于所述钢模的内侧面为圆周面,因此为了便于撑开所述钢模瓣,所述内斜楔块的外周面为圆弧面。
[0018]根据本专利技术创造的一些实施例,为了便于使多个所述钢模瓣准确地组合成为所述钢模,所述钢模设有多个定位结构,每相邻的两个所述钢模瓣均通过所述定位结构进行定位。
[0019]根据本专利技术创造的一些实施例,为了减少两个所述管道支撑件之间的摩擦系数,
所述弹性收缩带的厚度不大于所述凹槽的深度,即所述弹性收缩带不外凸于所述钢模的外周面。
[0020]本专利技术创造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创造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21]本专利技术创造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22]图1是本专利技术创造实施例的管道预处理装模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图1所示的管道预处理装模器的俯视图;
[0024]图3是图2所示的管道预处理装模器沿A

A剖面线的剖视图;
[0025]图4是图1所示的管道预处理装模器的分解图;
[0026]图5是本专利技术创造实施例的管道预处理装模器在铺设支撑模板时的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管道预处理装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定模(100),其后端设有开口(120),所述定模(100)的前端用于与钻头(300)的分动器(310)进行连接,所述定模(100)内设有模腔(130),所述模腔(130)内设有多个外斜楔块(140),所述外斜楔块(140)的尺寸从前往后递减;动模(200),其位于所述定模(100)的后侧,所述动模(200)包括推板(210)和多个内斜楔块(220),多个所述内斜楔块(220)分别沿所述推板(210)的不同半径进行滑动连接,所述内斜楔块(220)通过与所述外斜楔块(140)的相互配合来实现所述内斜楔块(220)的径向移动;活动机构(400),其用于调节所述动模(200)与所述定模(100)之间的相对位置;管道支撑件(500),其包括弹性收缩带(520)和多个钢模瓣(511),所有的钢模瓣(511)共同组合成为圆管状的钢模(510),所述钢模(510)的外周面设有沿周向设置的凹槽,所述弹性收缩带(520)设于所述凹槽内,所述钢模(510)的一端设有内齿段(512),所述钢模(510)的另外一端设有可与所述内齿段(512)相互卡接的外齿段(513),所述管道支撑件(500)套设在所述内斜楔块(220)之外,所述推板(210)的外径不小于所述钢模(510)的内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预处理装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机构(400)包括定滑轮(430)、第一牵引绳(410)和第二牵引绳(420),所述定滑轮(430)安装在所述模腔(130)的内部,所述第一牵引绳(410)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动模(200)的前部,所述第一牵引绳(410)绕过所述定滑轮(4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昌钦岳世赞黄银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科朗管网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