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子检具
[0001]本申请涉及汽车配件检测
,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子检具。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由于车辆越来越多、路况越来越复杂,在驾驶汽车的过程中,极易发生碰撞等事故,其中以低速行驶下的前碰或后碰(追尾)居多。为了有效提高前防撞梁和后防撞梁在汽车低速碰撞下的防护作用,通常在前防撞梁和前纵梁、后防撞梁和后纵梁之间均设置汽车吸能盒,以充分吸收汽车碰撞能量。
[0003]具体地,以汽车在低速行驶下发生前碰为例,其中,吸能盒一端安装有与前防撞梁连接的前安装板、另一端安装有与前纵梁连接的后安装板,且吸能盒的侧壁上设有溃缩槽,当汽车发生前碰时,前防撞梁将碰撞能量传递到吸能盒中,吸能盒通过溃缩槽的溃缩变形吸收碰撞能量,从而减少纵梁的变形量,保障车内人员的安全。
[0004]吸能盒的加工过程可概括为:焊接
‑
时效
‑
检测
‑
装箱,其中,吸能盒上的孔的位置度及螺栓、螺母的位置度均为衡量吸能盒是否合格的关键指标,具体地,孔的位置度目的是保证吸能盒与车体之间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检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台(1)、安装于基台(1)上部的用于放置吸能盒(2)的承载基座(3)、安装于基台(1)上部的用于将吸能盒(2)相对固定在承载基座(3)上的固定件(4)、安装于基台(1)上部的用于对吸能盒(2)前安装板(21)上的螺栓的位置度以及螺母孔的位置度进行检测的检测机构(5)、安装于基台(1)下部的用于对吸能盒(2)后安装板(22)上的检测孔的位置度进行检测的检测孔检测单元(6)、用于显示吸能盒(2)的检测结果的显示器(7)、对检测合格的吸能盒(2)进行标记的激光打标器(8)、对检测不合格的吸能盒(2)进行报警的报警器(9)以及协调控制上述固定件(4)、检测机构(5)、检测孔检测单元(6)、显示器(7)、激光打标器(8)和报警器(9)的控制机构(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构(10)包括信号接收模块(101)和信号处理模块(102),信号接收模块(101)能够接收检测吸能盒(2)的相关信号;信号处理模块(102)能够根据信号接收模块(101)接收到的信号,协调控制固定件(4)、检测机构(5)、检测孔检测单元(6)、显示器(7)、激光打标器(8)和报警器(9),以执行与接收到的信号相匹配的相关操作。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基座(3)上开设有与吸能盒(2)后安装板(22)上的定位孔(221)相对应的定位槽(31),定位槽(31)内设置有定位基准(32),定位基准(32)包括插设在定位槽(31)内的导向套管(321)、插设在导向套管(321)内的反锥插销(322),其中,反锥插销(322)底部与定位槽(31)底部之间安装有导向弹簧(323),导向弹簧(323)一端与反锥插销(322)相连接、另一端与定位槽(31)底部相连接,常态时,反锥插销(322)远离导向弹簧(323)的端部裸露于承载基座(3)外。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机构(5)包括驱动单元(51)、螺栓检测单元(52)和螺母孔检测单元(53),驱动单元(51)包括安装于基台(1)下部的第一气缸(511)、滑动连接于基台(1)上部并与第一气缸(511)的自由端相连接的L形滑架(512)、活动连接于L形滑架(512)顶部的与基台(1)相平行的基板(513)以及驱动基板(513)向靠近或远离基台(1)的方向运动的第二气缸(514),其中,L形滑架(512)的滑动方向为靠近或远离承载基座(3)的方向,L形滑架(512)包括相互垂直设置的横板(5121)和竖板(5122),L形滑架(512)和基板(513)共同形成Z字形结构;螺栓检测单元(52)安装在基板(513)上,用于对吸能盒(2)前安装板(21)上的螺栓的位置度进行检测;螺母孔检测单元(53)安装在基板(513)上,用于对吸能盒(2)前安装板(21)上的螺母孔的位置度进行检测。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子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检测单元(52)包括竖直贯穿于基板(513)的第一检测杆(521)、与第一检测杆(521)顶端相连接的第一限位环(522)、与第一检测杆(521)底端相连接且下端开口的检测销筒(523)、安装于L形滑架(512)的竖板(5122)顶部的检测吸能盒(2)前安装板(21)上是否有螺栓的第一传感器(524)以及安装于基板(513)上部的检测吸能盒(2)前安装板(21)上的螺栓的位置度的第二传感器(525),其中,第一检测杆(521)靠近第一限位环(522)的位置处套设有第一限位卡套(5211),第一限位卡套(5211)与基板(513)相对固定;第一检测杆(521)外周壁上还套设有第一复位弹簧(5212),第一复位弹簧(5212)一端与检测销筒(523)上端相连接、另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庆伟,刘卫兵,周志家,周岩,刘康,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凌云高新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