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有包括机电装置的致动器的时计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05739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8 11:06
一种时计(2),其包括设置成向摆轮施加制动脉冲的致动器。该致动器包括机电装置(6)和电控制电路(8)。机电装置包括由弹性叶片(20)形成的柔性构件(16)和限定制动垫的机械元件(22),以及由柔性构件承载的线圈和刚性连接到机电装置的支撑件(18)的永磁体形成的电磁系统(10)。当向线圈提供电脉冲时,在线圈和永磁体之间产生电磁排斥力,使得机械元件离开静止位置并经历移动,直到与摆轮接触的接触位置。为了稳定柔性构件的静止位置而不在所述电脉冲期间负面影响机械元件的动力学特性且不大大增加电力消耗,提供了磁元件(26),该磁元件刚性地连接到线圈以施加与弹性叶片的力互补的磁返回力。磁元件是铁磁元件或第二永磁体。磁元件是铁磁元件或第二永磁体。磁元件是铁磁元件或第二永磁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结合有包括机电装置的致动器的时计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结合有致动器的时计,致动器由机电装置形成,机电装置包括由永磁体和线圈形成的电磁系统。机电装置包括机械元件,当电磁系统被电控制电路激活时,该机械元件可以在静止位置和与时计的预定部分接触的接触位置之间移动。
[000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致动器尤其可以用于实现机械制动脉冲,这些机械制动脉冲被施加到机械谐振器,特别是被施加到形成这种机械谐振器的摆轮游丝的摆轮,以调节其平均频率或者校正时计运行中所检测到的时间漂移。

技术介绍

[0003]例如,在专利申请WO 2018/177779中结合图4对以上给出的类型的致动器进行了描述。致动器包括由线圈

磁体电磁系统致动的柔性叶片。这种致动器的一个问题来自于以下事实:在不向线圈供电的情况下,柔性叶片会容易从静止位置发生并不期望的移动,这种移动是在冲击的情况下或者甚至由结合有该致动器的时计的托架前臂的移动所造成的相对小的加速度所导致的。这些移动会产生寄生制动脉冲,这些寄生制动脉冲被施加到摆轮游丝上且从而干扰摆轮游丝的操作,且尤其干扰所提供的对摆轮游丝的平均频率的调节。在受到冲击或在时计使用者突然移动后,柔性叶片甚至可以摆动(oscillate)并产生一系列寄生制动脉冲。
[0004]实际上,尽管在电磁系统未激活的情况下柔性叶片向静止位置机械地返回(如在根据命令产生制动脉冲之间所设置的那样(电磁系统的激活仅在制动脉冲产生期间被提供,以限制致动器的电力消耗)),该机械返回力在静止位置附近是弱的。已知,弹力随着柔性叶片距其静止位置的距离而线性地增加。因此,该柔性叶片容易振动且会容易出现不期望的移动,移动的幅度足以使柔性叶片接触摆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提供一种结合有致动器的时计来克服技术背景中所出现的技术问题,对于该致动器,由电磁系统致动的柔性构件的静止位置是更加稳定的,从而在用户将时计佩戴在手腕上时该时计经受加速的情况下防止或至少减少该柔性构件的不期望的移动的风险,该移动的幅度使得致动器能够在时计的确定部分上(特别是在机械谐振器的摆轮上)会产生寄生脉冲。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时计,该时计结合有致动器,该致动器由机电装置和电控制电路形成,该机电装置包括电磁系统和机械元件,机械元件是可平移移动的并且与电磁系统相关联。电磁系统由永磁体和线圈形成,永磁体和线圈中的一者由机电装置的柔性构件承载,且另一者由该柔性构件的支撑件承载。机械元件是柔性构件的一部分,并且致动器被布置成:响应于由电控制电路产生并且被提供给线圈以在该线圈和永磁体之间产生电磁力的电激活信号,允许机械元件从静止位置移动到与时计的确定部分接触的接触位置,预设的是:在未激活电磁系统的情况下,机械元件保持在该静止位置中。然后,柔性
构件至少部分地由弹性元件形成,该弹性元件被布置成:在电控制电路产生所述电激活信号时,在静止位置和接触位置之间,在机械元件能够行进的距离的至少大部分上产生机械元件的沿静止位置的方向的机械返回力,该接触位置终止所述距离的所述至少大部分。此外,致动器还包括磁元件,该磁元件被布置成能够与永磁体相互作用,以在磁元件和永磁体之间产生磁力,当机械元件处于静止位置时,该磁力施加在机械元件上,在从静止位置起的所述距离的至少初始部分上,该磁力具有与电磁力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并且当机械元件从静止位置移开时,该磁力具有在所述至少初始部分上减小的强度,就机械元件在所述至少初始部分中的任何位置而言,该强度小于电磁力具有的强度。
[0007]通过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致动器中布置附加的磁元件,柔性构件的静止位置变得更加稳定,从而在未向线圈提供电激活信号的情况下,可平移移动的机械元件通常保持在该静止位置中。因此,在不存在电激活信号的情况下,磁元件和时计的确定部分之间接触的风险大大降低。特别地,所述确定部分是形成时计所包括的机械机构的机械摆动器(oscillator)的摆轮。
附图说明
[0008]下面将使用附图以详细的方式描述本专利技术,附图是作为绝非限制性的示例给出的,其中:
‑ꢀ
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手表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一替代方案的透视图,其中底部打开且摆动锤被移除;
‑ꢀ
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
‑ꢀ
图3A和3B是分别处于机电装置柔性构件的静止位置中和与手表摆轮接触的接触位置中的被结合在图1手表中的致动器的该机电装置的线性表示;
‑ꢀ
图4A和4B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机电装置的第二替代方案的线性表示(与图3A和3B的线性表示类似);
‑ꢀ
图5A和5B示出了,针对作用在图4A和4B中所示的第二替代方案的机电装置中的各种力,随机械元件的基于轴线Z的移动的变化而变化的力的曲线;
‑ꢀ
图6给出了一条曲线,该曲线示出了机械元件在所施加到手表摆轮的制动脉冲期间的动力学特性;
‑ꢀ
图7示出了形成第一实施例的电磁系统的呈实心圆盘形状的永磁体的磁场线;
‑ꢀ
图8A和8B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手表的机电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线性表示(与图3A和3B的线性表示类似);
‑ꢀ
图8C是图8A的局部放大图;
‑ꢀ
图9A、9B和9C涉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手表的第三实施例,并且是与图8A至8C的表示类似的表示;
‑ꢀ
图10A和10B是分别针对由该机电装置形成的机械元件的两个不同位置的第三实施例的机电装置的局部表示;
‑ꢀ
图11A和11B示出了,针对作用在第三实施例的机电装置中的各种力,随磁元件的基于轴线Z的移动的变化而变化的力的曲线,该磁元件用于稳定形成第三实施例的机电装置的柔性构件的静止位置;
‑ꢀ
图12A、12B和12C涉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手表的第四实施例,并且是与图9A至9C的表示类似的表示;
‑ꢀ
图13A和13B示出了,针对作用在第三实施例的机电装置中的各种力,随磁元件的基于轴线Z的移动的变化而变化的力的曲线,该磁元件用于稳定形成第四实施例的机电装置的柔性构件的静止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09]下面将参照图1至图6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时计的第一实施例。
[0010]图1至图3B示出了第一替代方案。在图1和图2中示出(没有表壳底部且没有机械机芯4的摆动锤)的手表2结合有由机电装置6和电控制电路8形成的致动器。机电装置包括电磁系统10和机械元件22,机械元件22可沿轴线Z平移移动,并且是与电磁系统相关联的。电磁系统10由永磁体12和线圈14形成,线圈14由柔性构件16承载,形成机电装置,而永磁体由该柔性构件的支撑件18承载。注意,在图2中,支撑件的部分(柔性构件16经由两个螺钉紧固到支撑件的该部分)已经被移除以使永磁体可见。
[0011]柔性构件16至少部分地由弹性元件20形成。该柔性构件包括机械元件22,机械元件22可以是该弹性元件的一部分或者被紧固到该弹性元件。弹性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时计(2),所述时计结合有致动器,所述致动器由机电装置(6;6A;6B;6C;6D)和电控制电路(8)形成,所述机电装置包括电磁系统(10;10A;10B;10C;10D)和机械元件(22),所述机械元件是可平移移动的并且与所述电磁系统相关联,所述电磁系统由永磁体(12,52)和线圈(14)形成,所述永磁体和所述线圈中的一者由所述机电装置的柔性构件(16)承载,且另一者由该柔性构件的支撑件(18)承载,所述机械元件由所述柔性构件形成,并且所述致动器被布置成:响应于由所述电控制电路产生并且被提供给所述线圈以在该线圈和所述永磁体之间产生电磁力的电激活信号,允许所述机械元件从静止位置移动到与所述时计的确定部分(24)接触的接触位置,预设的是:在未激活所述电磁系统的情况下,所述机械元件保持在所述静止位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构件至少部分地由弹性元件(20)形成,所述弹性元件被布置成:在所述电控制电路产生所述电激活信号时,在所述静止位置和所述接触位置之间,在所述机械元件能够行进的距离的至少大部分上产生所述机械元件的沿所述静止位置的方向的机械返回力,该接触位置终止所述距离的所述至少大部分,并且在于,所述致动器还包括磁元件(26;50;54;74),所述磁元件被布置成能够与所述永磁体(12;52)相互作用,以在所述磁元件和所述永磁体之间产生磁力,当所述机械元件处于所述静止位置时,所述磁力施加在所述机械元件上,在从所述静止位置起的所述距离的至少初始部分上,该磁力具有与所述电磁力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并且当所述机械元件从所述静止位置移开时,该磁力具有在所述至少初始部分上减小的强度,并且就所述机械元件在所述至少初始部分中的任何位置而言,所述强度小于所述电磁力具有的强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时计,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元件(26;74)由铁磁材料组成。3.根据权利要求1的时计,其中,所述永磁体是第一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元件(50;54)由第二永磁体形成,所述第二永磁体布置成:当所述机械元件(22)处于所述静止位置时,所述第二永磁体与所述第一磁体呈磁吸引。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时计,其特征在于,所述永磁体(12)具有实心的、扁平的、圆形的形状,特别是盘的形状,并且在于,所述磁元件被布置成:当所述机械元件处于所述静止位置时,所述磁元件在所述永磁体的中心轴线上对齐。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时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永磁体(12)具有实心的、扁平的、圆形的形状,特别是盘的形状,并且在于,所述磁元件被布置成:当所述机械元件处于所述静止位置时,所述磁元件在所述第一永磁体的中心轴线上对齐。6.根据权利要求4的时计,其特征在于,所述铁磁元件(26;74)具有实心的、扁平的、圆形的形状,特别是盘的形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M
申请(专利权)人:斯沃奇集团研究及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