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患者辅助体位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051273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8 10: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患者辅助体位垫,包括侧位垫和背靠垫,所述侧位垫左端为枕头,枕头右侧一体连接身垫,所述身垫上设置有与人体侧边曲线相适应的弧度;所述背靠垫上表面为软垫,软垫下表面固定连接支撑板,支撑板上铰连接若干支撑杆;背靠垫左段设置椭圆形的通气孔;所述侧位垫和背靠垫可拆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侧位垫和背靠垫组成,侧位垫上设置有与人体侧边曲线相适应的弧度,身体受力均匀,避免压疮;支撑杆、布带、支撑板,形成三角形结构,支撑背部,辅助侧卧;俯卧时,收起支撑杆,平放背靠垫,患者俯卧于背靠垫上,口鼻通过通气孔呼吸;本设计同时具备侧卧俯卧的功能,能够避免压疮,操作简单,轻便且便于携带。带。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患者辅助体位垫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辅助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患者辅助体位垫。

技术介绍

[0002]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由肺内原因和/或肺外原因引起的,以顽固性低氧血症为显著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因高病死率而倍受关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病因繁多,不同病因所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病机制也各有不同。临床表现多呈急性起病、呼吸窘迫、以及难以用常规氧疗纠正的低氧血症等;目前,国际上多采用“柏林定义”对ARDS作出诊断及严重程度分层,并需与多种疾病进行鉴别诊断。临床检查内容涉及: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监测与指导治疗、危重程度及预后评测等;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包括机械通气治疗与非机械通气治疗两大类,其有效治疗方法仍在继续探索。
[0003]由于病毒感染的肺炎等而导致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患者,需要患者间歇交替的保持俯卧位和侧卧位,这样的体位交替有利于肺部康复;而如果单靠患者自身控制保持体位,比较困难,尤其是重症患者。目前临床使用中的体位垫存在一些问题:采用普通厚度均匀的垫子,使患者肩部、胯部等进行受力,容易产生压疮;操作较为复杂,反复变换体位,医务工作者工作量较大,对患者也造成麻烦;使用范围狭窄,只能用作侧卧位或俯卧位。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患者辅助体位垫。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设计了一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患者辅助体位垫,该装置由侧位垫和背靠垫组成,侧位垫上设置有与人体侧边曲线相适应的弧度,侧卧时,身体侧边与侧位垫贴合,受力均匀,避免了受力点单一造成压疮;将支撑杆打开,布带绷直,形成稳定的三角形结构,使背靠垫对背部进行支撑,辅助保持侧卧位;需要俯卧时,收起支撑杆,平放背靠垫,患者俯卧于背靠垫上,口鼻通过通气孔呼吸。
[0006]为了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患者辅助体位垫,包括侧位垫和背靠垫,其特征在于:所述侧位垫左端为枕头,枕头右侧一体连接身垫,所述身垫上设置有与人体侧边曲线相适应的弧度;所述背靠垫上表面为软垫,软垫下表面固定连接支撑板,支撑板上铰连接若干支撑杆;背靠垫左段设置椭圆形的通气孔;所述侧位垫和背靠垫可拆卸连接。
[0007]进一步的,所述侧位垫和软垫内部填充弹性良好的柔性材料,包括但不限于海绵或纤维棉。
[0008]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上设置若干加强筋;所述支撑杆呈倒T形,上端铰连接在支撑板上段,支撑杆下端固定连接布带,布带另一端固定连接到支撑板下段。
[0009]进一步的,所述布带弹性较差、抗拉能力较强。
[0010]进一步的,所述侧位垫和背靠垫连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魔术贴、插扣、纽扣、绑带、
拉链。
[0011]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和支撑杆均采用硬质轻型材料。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本技术设计了一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患者辅助体位垫,该装置由侧位垫和背靠垫组成,侧位垫上设置有与人体侧边曲线相适应的弧度,侧卧时,身体侧边与侧位垫贴合,受力均匀,避免了受力点单一造成压疮;将支撑杆打开,布带绷直,形成稳定的三角形结构,使背靠垫对背部进行支撑,辅助保持侧卧位;需要俯卧时,收起支撑杆,平放背靠垫,患者俯卧于背靠垫上,口鼻通过通气孔呼吸;本设计同时具备侧卧俯卧的功能,能够避免压疮,操作简单,轻便且便于携带。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5]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正视图;
[0017]图3是本技术侧视图;
[0018]图4是本技术另一方向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0]1、侧位垫;101、枕头;102、身垫;2、背靠垫;201、软垫;202、支撑板;203、支撑杆;204、布带;205、加强筋;206、通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实施例1
[0023]参阅图1至图4所示,一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患者辅助体位垫,包括侧位垫1和背靠垫2,其特征在于:所述侧位垫1左端为枕头101,枕头101右侧一体连接身垫102,所述身垫102上设置有与人体侧边曲线相适应的弧度;所述背靠垫2上表面为软垫201,软垫201下表面固定连接支撑板202,支撑板202上铰连接若干支撑杆203;背靠垫2左段设置椭圆形的通气孔206;所述侧位垫1和背靠垫2可拆卸连接。
[0024]所述侧位垫1和软垫201内部填充弹性良好的柔性材料,包括但不限于海绵或纤维棉。
[0025]所述支撑板202上设置若干加强筋205;所述支撑杆203呈倒T形,上端铰连接在支撑板202上段,支撑杆203下端固定连接布带204,布带204另一端固定连接到支撑板202下段;支撑板202能够收纳到支撑板202处。
[0026]所述布带204弹性较差、抗拉能力较强,可采用尼龙布,支撑板202、支撑杆203、布带204三者构成三角形,对患者进行支撑。
[0027]所述侧位垫1和背靠垫2连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魔术贴、插扣、纽扣、绑带、拉链,采用可拆卸连接,方便左侧卧位和右侧卧位的转变。
[0028]所述支撑板202和支撑杆203均采用硬质轻型材料,既能够承载人体重量,有便于运输。
[0029]实施例2
[0030]本技术设计了一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患者辅助体位垫,该装置由侧位垫1和背靠垫2组成,侧位垫1上设置有与人体侧边曲线相适应的弧度,侧卧时,身体侧边与侧位垫1贴合,受力均匀,避免了受力点单一造成压疮;将支撑杆203打开,布带204绷直,形成稳定的三角形结构,使背靠垫2对背部进行支撑,辅助保持侧卧位;需要俯卧时,收起支撑杆203,平放背靠垫2,患者俯卧于背靠垫2上,口鼻通过通气孔206呼吸;本设计同时具备侧卧俯卧的功能,能够避免压疮,操作简单,轻便且便于携带。
[0031]实施例3
[0032]使用方法:
[0033]左侧卧位,将靠背垫连接在侧位垫1右侧,打开支撑杆203,绷直布带204,形成稳定的三角形支撑结构;患者躺上去,头枕在枕头101处,此时,患者左侧与侧位垫1贴合,患者左侧均匀受力,因此不会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患者辅助体位垫,包括侧位垫和背靠垫,其特征在于:所述侧位垫左端为枕头,枕头右侧一体连接身垫,所述身垫上设置有与人体侧边曲线相适应的弧度;所述背靠垫上表面为软垫,软垫下表面固定连接支撑板,支撑板上铰连接若干支撑杆;背靠垫左段设置椭圆形的通气孔;所述侧位垫和背靠垫可拆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患者辅助体位垫,其特征在于,所述侧位垫和软垫内部填充弹性的柔软材料,包括但不限于海绵或纤维棉。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患者辅助体位垫,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尚秀玲于荣国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立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