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烘干设备的冷凝器及烘干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05073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8 10: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烘干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用于烘干设备的冷凝器及烘干设备,通过在冷凝器的中空腔室的侧壁上设置挡水结构,以将冷却水流打散成水花,并且,在前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弧形结构、第二弧形结构以及分流结构,将中空腔室的左侧壁和右侧壁均设置为弧形,从进气口进入的气体被分割成第一气流和第二气流并旋转上升。使得第一气流和第二气流在冷凝器的本体中的行程变长,能够提高冷却效果,两股旋转上升的气流携带被打散的冷却水花,在冷凝器内形成“旋风”状水花,通过控制冷却水量,在冷凝器中形成一定液位高度的涡旋状水花,气流通过此处时线屑溶解于水花中,利用不断波动的水花实时冲刷冷凝器底部,能够提高对线屑的过滤效果。滤效果。滤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烘干设备的冷凝器及烘干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烘干设备
,具体提供一种用于烘干设备的冷凝器及烘干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烘干设备是指能够利用热空气对衣物进行烘干的机器。烘干设备主要包括洗干一体机、干衣机或者烘干机等。
[0003]以洗干一体机为例,洗干一体机是同时具备漂洗、脱水、烘干功能于一体的智能化设备,因其具备高性价比、空间包容性强、洗烘一体省时省力等特殊优势,目前在家电市场中广受用户的欢迎。
[0004]当前,洗干一体机线屑自清洁问题仍是行业面临的一大难题。由于衣物在滚筒内不断地相互摩擦的过程中会产生线屑、绒毛等,这些线屑类杂质会随气流在系统中不断循环流动,因此会产生挂附、堵塞烘干模块各零部件的现象,长此以往会延长机器的烘干时间,形成衣物的二次污染,影响整机使用寿命,降低用户的使用体验。
[0005]现有技术多在循环风路中途设置过滤网来阻隔烘干产生的衣物线屑,但由于设置过滤网的位置的结构面积有限,过滤网对线屑的阻拦效果差。
[0006]因此,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即为了解决现有烘干设备的过滤装置对线屑过滤效果差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烘干设备的冷凝器,所述冷凝器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内形成有中空腔室,所述中空腔室的内壁上设置有挡水结构,以便将流入所述中空腔室的冷却水流打散;所述中空腔室的前侧壁上还设置有第一弧形结构、第二弧形结构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弧形结构和所述第二弧形结构之间的分流结构;所述中空腔室的后侧壁上形成有进气口;所述中空腔室的左侧壁设置为弧形,所述左侧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弧形结构和所述后侧壁平滑地连接;所述中空腔室的右侧壁设置为弧形,所述右侧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弧形结构和所述后侧壁平滑地连接;其中,所述分流结构与所述进气口相对,并且所述分流结构设置为能够将从所述进气口进入的气体分割成第一气流和第二气流,以及能够使所述第一气流和所述第二气流分别大致沿所述第一弧形结构的切向方向和所述第二弧形结构的切向方向分别进入所述第一弧形结构和所述第二弧形结构,并因此使得所述第一气流能够沿所述第一弧形结构、所述左侧壁和所述后侧壁的左侧部分旋转上升,以及使得所述第二气流能够沿所述第二弧形结构、所述右侧壁和所述后侧壁的右侧部分旋转上升。
[0008]在上述冷凝器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挡水结构靠近所述分流结构设置。
[0009]在上述冷凝器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前侧壁上设置有导水槽,所述导水槽的底端与所述挡水结构连接。
[0010]在上述冷凝器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挡水结构设置于所述前侧壁,所述挡水结构为三角形,且所述挡水结构的中心线与所述分流结构的中心线重合,以便使冷却水均匀地分散。
[0011]在上述冷凝器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挡水结构为形成在所述前侧壁上的挡水凸起。
[0012]在上述冷凝器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后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弧形引导结构和第二弧形引导结构,以便使所述第一气流和所述第二气流能够分别顺利地流向所述第一弧形结构和所述第二弧形结构。
[0013]在上述冷凝器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分流结构左右对称地设置且所述分流结构的中心线与所述进气口的中心线重合,以便使所述第一气流和所述第二气流大致等量。
[0014]在上述冷凝器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分流结构包括第一弧形分流部和第二弧形分流部,所述第一弧形分流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弧形结构平滑地连接,所述第一弧形分流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弧形分流部的一端平滑地连接,所述第二弧形分流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弧形结构平滑地连接。
[0015]在上述冷凝器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进气口处设置有挡板,以减小所述进气口的进气面积。
[0016]在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烘干设备,所述烘干设备包括上述的冷凝器。
[0017]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在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冷凝器的中空腔室的侧壁上设置挡水结构,以将冷却水流打散成水花,水花既可以实现在烘干程序进行的同时冲刷中空腔室的侧壁,也可以使循环气流中的线屑溶解于水花中,并且,在前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弧形结构、第二弧形结构以及分流结构,将中空腔室的左侧壁和右侧壁均设置为弧形,从进气口进入的气体被分流结构分割成第一气流和第二气流,第一气流和第二气流能够旋转上升。通过这样的设置,使得第一气流和第二气流在冷凝器的本体中的行程变长,从而能够提高冷却效果,并且,两股旋转上升的气流携带被打散的冷却水花,在冷凝器内形成“旋风”状水花,通过控制冷却水量,在冷凝器中形成一定液位高度的涡旋状水花,气流通过此处时线屑溶解于水花中,同时,在最易形成线屑堆积的进气口,利用不断波动的水花实时冲刷冷凝器底部,能够提高对线屑的过滤效果。
[0018]进一步地,挡水结构靠近分流结构设置。通过这样的设置,使得冷却水被打散后能够在第一时间就与两股螺旋气流相遇,能够起到更好的过滤线屑以及冷凝的效果。
[0019]进一步地,挡水结构也设置于中空腔室的前侧壁,并且,挡水结构为三角形,挡水结构的中心线与分流结构的中心线重合,使得冷却水均匀地分散。通过这样的设置,使得两股螺旋气流能够携带大致等量的冷却水花上升,除湿过滤更加均匀,进步一提高了对线屑的过滤效果以及对气流的冷凝效果。
[0020]进一步地,分流结构左右对称地设置且分流结构的中心线与进气口的中心线重合。通过这样的设置,使得第一气流和第二气流能够大致等量,这样的话,当第一气流和第二气流在靠近后侧壁的位置上相遇后,就不会相互冲散,而是能够在相互作用下,平行的朝向前侧壁流动,然后分别进入设置在前侧壁上的第一弧形结构和第二弧形结构。
[0021]进一步地,后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弧形引导结构和第二弧形引导结构,以便使第一气流和第二气流能够分别顺利地流向第一弧形结构和第二弧形结构。通过这样的设置,在
第一弧形引导结构和第二弧形引导结构的引导作用下,能够避免第一气流和第二气流直接正向冲撞,在第一气流和第二气流相遇时,第一气流的运动趋势和第二气流的运动趋势均是朝向前侧壁的,所以当第一气流和第二气流相遇后,能够相互作用,使得第一气流朝向第一弧形结构运动,第二气流朝向第二弧形结构运动。
[0022]此外,本专利技术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提供的烘干设备由于采用了上述的冷凝器,因而具备上述冷凝器所具备的技术效果,相比于现有的烘干设备,本专利技术的烘干设备能够更好地对线屑进行过滤且烘干效率更高。
附图说明
[0023]下面参照附图并结合干衣机来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附图中:
[0024]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冷凝器的立体示意图一;
[0025]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冷凝器的立体示意图二;
[0026]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冷凝器的正视图;
[0027]图4是图3中A

A截面的实施例一的剖视图;
[0028]图5是图3中A

A截面的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烘干设备的冷凝器,所述冷凝器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内形成有中空腔室,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腔室的侧壁上设置有挡水结构,以便将流入所述中空腔室的冷却水流打散;所述中空腔室的前侧壁上还设置有第一弧形结构、第二弧形结构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弧形结构和所述第二弧形结构之间的分流结构;所述中空腔室的后侧壁上形成有进气口;所述中空腔室的左侧壁设置为弧形,所述左侧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弧形结构和所述后侧壁平滑地连接;所述中空腔室的右侧壁设置为弧形,所述右侧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弧形结构和所述后侧壁平滑地连接;其中,所述分流结构与所述进气口相对,并且所述分流结构设置为能够将从所述进气口进入的气体分割成第一气流和第二气流,以及能够使所述第一气流和所述第二气流分别大致沿所述第一弧形结构的切向方向和所述第二弧形结构的切向方向分别进入所述第一弧形结构和所述第二弧形结构,并因此使得所述第一气流能够沿所述第一弧形结构、所述左侧壁和所述后侧壁的左侧部分旋转上升,以及使得所述第二气流能够沿所述第二弧形结构、所述右侧壁和所述后侧壁的右侧部分旋转上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结构靠近所述分流结构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侧壁上设置有导水槽,所述导水槽的底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爽李涛徐永洪李晓宾
申请(专利权)人: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