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包式电池模块及其电能供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05046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8 10: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软包式电池模块及其电能供应器,其利用独立且完整的电池单元相互接触连接来构成串联、并联或是串并联混合的电池芯,再通过可塑金属膜外封装壳体来予以封装,因电池单元之间仅有电荷转移而无进行电化学反应,因此可配合可塑金属膜外封装壳体的壳体的内导电区域,来与电池芯的电能输出端直接接触构成电性连接,避免现有技术需要额外拉线导通所衍生的问题,使电池芯的电流路径最大化。使电池芯的电流路径最大化。使电池芯的电流路径最大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软包式电池模块及其电能供应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池模块,尤指一种利用完整且独立封装的电池单元堆 栈构成电池芯,并利用可塑金属膜外封装壳体予以封装的软包式电池模块及 其电能供应器。

技术介绍

[0002]铝塑膜为软包电池封装的关键所在,因其具有质量轻、厚度薄、外型设 计灵活等优势,因此使得铝塑膜软包电池在各种领域应用上逐渐获得广泛的 应用。就组成来说,铝塑膜依序由最外层的尼龙层、中间的铝箔层、以及最 内侧的热封内层所构成,通过此铝塑膜来将电池芯封装于其内来形成软包电 池。
[0003]一般说来,铝塑膜需要具备有非常好的阻绝与热封性能,来隔绝外界的 水气与氧气渗入内部的电池芯,对内而言得具有耐电解液或是有机溶剂等强 酸的抗性,避免受到内部电解液或有机溶剂侵蚀而减损或破坏其阻绝性。
[0004]因此,内部的电池芯则仅能利用铝塑膜的间隙才能拉线来导引,譬如中 国专利CN109860445A、CN110416442所载,其所揭露的铝塑膜钮扣电池利用正 /负极耳一端连接正/负极片,并将正/负极耳另一端由铝塑膜外壳上下层贴合 的缝隙引出。但这样的方式并无法使电流路径最大化,传输损耗较大,且因 为电阻值较高,也较易于产生热,严重影响电池芯的稳定性。
[0005]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缺失,提出一种崭新的软包式电池模块及其 电能供应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软包式电池模块及其电能供应器,利用完 整且独立模块的电池单元堆栈成电池芯,配合可塑金属膜外封装壳体的盖体 的内、外导电区域与电池芯两端的集电层构成电性连接,使得电池芯的电流 路径最大化。
[0007]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软包式电池模块,其包含有电池芯以及可塑金属膜外封 装壳体,电池芯由多个电池单元相互堆栈形成串联、并联、或是串联并联混 合的型态所构成,且每一电池单元具有独立封装结构,以使此些电池单元间 仅具有电荷转移而无进行电化学反应;而可塑金属膜外封装壳体通过两个盖 体所组成,每一盖体具有内表面与外表面,内表面具有内导电区域,外表面 具有外导电区域,内导电区域与外导电区域电性连接,两个盖体以内表面相 对而通过黏着层相互黏着接合,来供电池芯设置于其中,且电池芯的两个电 能输出端可分别与盖体的内导电区域直接接触,并通过盖体的外导电区域来 将电力向外导引,进而使电池芯的电流路径最大化。
[0008]另一方面,电池芯与可塑金属膜外封装壳体之间可充填有阻燃剂,来提 升电池装置的安全性。
[0009]再者,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电能供应器,其包含有具有第一图案化金属层的 第一绝缘层以及具有第二图案化金属层的第二绝缘层来相对设置,且前述软 包式电池模块以至少
一个软包式电池模块为一个纵向群组,以形成多个纵向 群组,此些纵向群组以横向延伸的型态设置于第一绝缘层与第二绝缘层之间, 并且软包式电池模块通过电能输出端与第一图案化金属层与第二图案化金属 层直接接触而在横向上电性连接。
附图说明
[0010]图1A为本专利技术软包式电池模块的电池单元的示意图。
[0011]图1B为本专利技术软包式电池模块的电池单元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
[0012]图1C为本专利技术软包式电池模块的电池单元的分解示意图。
[0013]图2A为本专利技术软包式电池模块的串联型态示意图。
[0014]图2B

图2E为本专利技术软包式电池模块的不同封装架构示意图。
[0015]图3A、图3B为本专利技术软包式电池模块的可塑金属膜外封装壳体的盖体的 示意图。
[0016]图4为本专利技术软包式电池模块的并联型态示意图。
[0017]图5为本专利技术软包式电池模块的串联并联混合型态示意图。
[0018]图6A、图6B为本专利技术软包式电池模块的电池芯结合导电散热柄的示意图。
[0019]图7A、图7B为本专利技术利用软包式电池模块构成电能供应器的示意图。
[0020]附图标记
[0021]20
ꢀꢀꢀꢀꢀꢀꢀ
电池单元
[0022]201
ꢀꢀꢀꢀꢀꢀ
电化学系统
[0023]21
ꢀꢀꢀꢀꢀꢀꢀ
隔离层
[0024]22、23
ꢀꢀꢀ
活性材料层
[0025]24、25
ꢀꢀꢀ
集电层
[0026]26
ꢀꢀꢀꢀꢀꢀꢀ
胶框
[0027]261
ꢀꢀꢀꢀꢀꢀ
改质硅胶层
[0028]262
ꢀꢀꢀꢀꢀꢀ
改质硅胶层
[0029]263
ꢀꢀꢀꢀꢀꢀ
硅胶层
[0030]30
ꢀꢀꢀꢀꢀꢀꢀ
可塑金属膜外封装壳体
[0031]31
ꢀꢀꢀꢀꢀꢀꢀ
盖体
[0032]311
ꢀꢀꢀꢀꢀꢀ
内表面
[0033]312
ꢀꢀꢀꢀꢀꢀ
外表面
[0034]313
ꢀꢀꢀꢀꢀꢀ
内导电区域
[0035]314
ꢀꢀꢀꢀꢀꢀ
内绝缘区域
[0036]315
ꢀꢀꢀꢀꢀꢀ
内绝缘层
[0037]316
ꢀꢀꢀꢀꢀꢀ
外导电区域
[0038]317
ꢀꢀꢀꢀꢀꢀ
外绝缘层
[0039]33
ꢀꢀꢀꢀꢀꢀꢀ
黏着层
[0040]34
ꢀꢀꢀꢀꢀꢀꢀ
绝缘阻水层
[0041]40
ꢀꢀꢀꢀꢀꢀꢀ
电池芯
[0042]41
ꢀꢀꢀꢀꢀꢀꢀ
正极导电散热柄
[0043]411
ꢀꢀꢀꢀꢀꢀ
本体
[0044]412
ꢀꢀꢀꢀꢀꢀ
延伸部
[0045]42
ꢀꢀꢀꢀꢀꢀꢀ
负极导电散热柄
[0046]421
ꢀꢀꢀꢀꢀꢀ
本体
[0047]422
ꢀꢀꢀꢀꢀꢀ
延伸部
[0048]50
ꢀꢀꢀꢀꢀꢀꢀ
绝缘片
[0049]60
ꢀꢀꢀꢀꢀꢀꢀ
软包式电池模块
[0050]71
ꢀꢀꢀꢀꢀꢀꢀ
第一绝缘层
[0051]711
ꢀꢀꢀꢀꢀꢀ
第一图案化金属层
[0052]72
ꢀꢀꢀꢀꢀꢀꢀ
第二绝缘层
[0053]721
ꢀꢀꢀꢀꢀꢀ
第二图案化金属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54]为了让本专利技术的优点,精神与特征可以更容易明确的了解,后续将以实 施例并参照所述图式进行详述与讨论。需声明的是该些实施例仅为本专利技术代 表性的实施例,并不以此局限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态样与请求范畴仅能局限于该些 实施例态样。提供该些实施例的目的仅是让本专利技术的公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包式电池模块,该软包式电池模块包含有:一可塑金属膜外封装壳体,其包含有两个盖体与一黏着层,每一该盖体包含有一内表面与一外表面,该内表面具有一内导电区域,该外表面具有一外导电区域,该内导电区域与该外导电区域电性连接,该黏着层接着该两个盖体的部分为该内表面;以及一电池芯,设置于该可塑金属膜外封装壳体内,该电池芯由多个电池单元相互堆栈所形成且该电池芯具有两个电能输出端,该些电池单元间为串联、并联或是串联并联混合的型态,每一该电池单元为独立封装结构,以使该些电池单元间仅具有电荷转移而无进行电化学反应;其中该电池芯的该两个电能输出端分别与该内导电区域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包式电池模块,其中每一该电池单元包含有:两个集电层,相互平行设置;一电化学系统,设置于该两个集电层之间,该电化学系统包含有:两个活性材料层,分别设置并接触于该两个集电层;以及一隔离层,设置于该两个活性材料层之间;以及一胶框,设置于该两个集电层之间且圈绕于该电化学系统周围;其中该两个集电层与该胶框是该电池单元的封装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软包式电池模块,其中该电池芯两端的该集电层是作为该两个电能输出端。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软包式电池模块,还包含有一正极导电散热柄与一负极导电散热柄,其中该正极导电散热柄与该负极导电散热柄各包含有一片状本体与多个片状延伸部,该正极导电散热柄的该片状延伸部接触正极端的该集电层表面,该负极导电散热柄的该片状延伸部接触负极端的该集电层表面。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软包式电池模块,其中该电化学系统包含有一电解质,该电解质含浸于该些活性材料层,该电解质选自于胶态电解质、液态电解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思枬吴孟鸿
申请(专利权)人:辉能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