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枕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049998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8 10:48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改变高度的枕头。枕头包括底板、枕板、升降机构和动力源。枕板与升降机构间布置有居中机构,居中机构能保持枕板中心到升降机构之间的距离同步变化;包括柔性机械运动传递机构,能把动力源产生的动力传递到升降机构,以驱动升降机构改变高度。升降机构的第一连杆的上铰链在中铰链与下铰链间直线连线的下侧;包括增力机构,增力机构能把柔性机械运动传递机构传递来的力和/或扭矩放大以驱动升降机构。矩放大以驱动升降机构。矩放大以驱动升降机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枕头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枕头,尤其是一种能改变高度的枕头。

技术介绍

[0002]专利CN2020111964449和CN2020205867790分别公开了两种能改变高度的枕头,两种方案都采用了两根等长连杆X型铰接成的升降支架,并且电机都布置在枕头内部。
[0003]上述方案中枕头的最低高度受到升降支架结构和电机尺寸的限制,不能降到很低,对于颈椎病患者等需要低枕高的使用者不适用,且电机布置在枕头内部,转动噪音离头部较近,容易干扰睡眠。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改变高度的枕头。
[0005]本专利技术的枕头包括至少一底板和至少一枕板,枕板上部能布置至少一枕垫,头能枕在枕垫上。枕板上部能布置至少一垫板,柔性枕垫能布置在垫板上,垫板与枕板间能布置压力传感器。
[0006]枕板与底板间布置有至少一升降机构,升降机构能升高/降低枕板高度,进而改变枕头高度,枕板与升降机构间布置有至少一居中机构,居中机构能与升降机构和枕板连接。居中机构能在升降机构高度发生变化时保持枕板处于两个升降机构的中间位置;居中机构能在升降机构上升/下降时保持枕板中心到两个升降机构的第一连杆上的任一点的距离同步增加或减小;即居中机构能在两个升降机构与居中机构连接点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时保持枕板中心到所述两个连接点之间的距离同步变化,即同时增大/减小,变化数值相同。所述连接点包括升降机构的铰链,尤其是升降机构与居中机构连接的铰链,包括上铰链。居中机构能在升降机构的上铰链之间的水平距离发生变化时保持枕板中心到两个上铰链之间的距离同步变化,即同时增大/减小。
[0007]所述居中机构包括至少一横杆,所述横杆能绕一轴转动,所述轴固连于枕板;所述居中机构包括至少二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横杆的端部铰接,另一端与升降机构连接。所述居中机构包括至少一齿轮和至少二齿条;所述齿轮能绕一轴转动,轴与枕板连接,轴垂直于枕板;二个齿条的一端分别从齿轮的两侧与齿轮啮合;二个齿条的另一端分别与滑块固连,滑块能沿固定在枕板上的滑轨滑动;滑块与升降机构连接。
[0008]包括至少一动力源,包括至少一柔性机械运动传递机构,柔性机械运动传递机构包括柔性机械运动传递部件,柔性机械运动传递机构能改变形状以适应输入端与输出端的空间位置的改变,能传递扭矩和/或拉力;动力源与升降机构间通过柔性机械运动传递机构连接,柔性机械运动传递机构能把动力源产生的动力传递到升降机构,以驱动升降机构改变高度。柔性机械运动传递机构包括至少一线管拉线组件。柔性机械运动传递机构包括至少一软轴。柔性机械运动传递机构包括至少一柔性液压管路系统和至少一液压动作筒和/或液力马达;动力源包括至少一液压泵;液压动作筒和/或液力马达能与升降机构连接,能
驱动升降机构运动;液压管路系统能把液压泵输出的高压液体传输到液压动作筒和/或液力马达以驱动升降机构。
[0009]包括至少一增力机构,增力机构能放大力和/或扭矩;增力机构能布置在柔性机械运动传递机构与升降机构之间,能把柔性机械运动传递机构传递来的力和/或扭矩放大以驱动升降机构。增力机构包括至少一杠杆。增力机构包括至少一滑轮。增力机构包括至少一齿轮。
[0010]枕头的升降机构包括至少一第一连杆,第一连杆包括至少一上铰链,至少一中铰链,至少一下铰链;第一连杆的下铰链能与布置在底板上沿底板滑动的滑块连接,上铰链能与枕板或居中机构或连接于枕板的连杆连接;上铰链转动中心在中铰链转动中心与下铰链转动中心间直线连线的下侧,即靠近底板一侧。上铰链、中铰链、下铰链的转动中心不在一条直线上。上铰链、中铰链间的连线与中铰链、下铰链间的连线存在一个大于0度的夹角;优选夹角大于5/10/15/20度。当升降机构处于最低高度时,上铰链中心不高于过中铰链中心的水平面20mm,优选不高于10mm,优选与该水平面在同一高度或低于该水平面。
[0011]升降机构的第一连杆包括至少一上铰链,至少一中铰链,至少一下铰链,及至少一位于中铰链与上铰链之间的第四铰链;升降机构包括至少一第二连杆组件,第二连杆组件包括至少一上连杆、至少一下连杆,上连杆的一端与第一连杆的中铰链连接,另一端与下连杆铰接,下连杆的另一端与底板或固连在底板上的支座铰接;升降机构包括至少一第三连杆组件,第三连杆组件包括至少一上连杆、至少一下连杆,上连杆的一端与第一连杆的第四铰链连接,另一端与下连杆铰接,下连杆的另一端与底板或固连在底板上的支座铰接;优选第三连杆组件的上连杆长度短于第二连杆组件的上连杆,优选短10mm以上。
[0012]升降机构包括至少一第二连杆组件,第二连杆组包括至少二根连杆,第二连杆组的一端与第一连杆的中铰链连接,另一端与底板连接;包括至少一第三连杆组件,第三连杆组包括至少二根连杆,第三连杆组的一端与第一连杆的第四铰链连接,另一端与底板连接。
[0013]升降机构的第二连杆组件包括至少二根连杆,第二连杆组件的一端与第一连杆的中铰链连接,另一端与底板连接;第三连杆组包括至少二根连杆,第三连杆组件的一端与第一连杆的第四铰链连接,另一端与底板连接。
[0014]升降机构与柔性机械运动传递机构连接,柔性机械运动传递机构与动力源连接。升降机构能通过增力机构与柔性机械运动传递机构连接。柔性机械运动传递机构能传递扭矩或拉力,能传递转动或线性位移;能弯曲/弯折改变形状/位置,能把空间位置不固定的动力源与升降机构/增力机构连接起来并传递动力。柔性机械运动传递机构把动力源的扭矩/拉力传递到升降机构或增力机构,使升降机构发生位移/转动,改变升降机构的高度,从而改变枕头的高度。
[0015]升降机构能包括连杆机构;包括推杆机构;包括螺杆升降机构;包括齿条升降机构。动力源能产生动力,能产生扭矩/拉力,能产生转动/位移运动。动力源能包括电动机/液压/气压动力装置。增力机构能包括杠杆机构/滑轮组/齿轮组/皮带轮组/螺杆机构,增力机构能放大输入的力/扭矩并输出。
[0016]动力源布置在枕板和底板之间区域以外的位置,动力源不在枕头本体内,不与枕板或底板刚性连接/固定链接,不与升降机构或增力机构刚性连接/固定链接。
[0017]本专利技术的枕头因为采用了新型的连杆结构和升降驱动方式,所以最低高度能降到
非常低。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专利技术枕头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枕头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枕头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图4是图3中枕头的居中机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枕头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枕头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图7是图6中枕头的居中机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枕头的升降机构实施例示意图;图9是图8中升降机构支撑连杆转换临界状态示意图;图10是图8中升降机构支撑连杆转换后状态示意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枕头的增力机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枕头的增力机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图13是本专利技术枕头的增力机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附图中相同的编号代表相同或相近的组成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枕头,包括至少一底板和至少一枕板,枕板与底板间布置有至少一升降机构,升降机构能升高/降低枕板高度,包括至少一动力源,其特征是:包括至少一柔性机械运动传递机构,柔性机械运动传递机构包括柔性机械运动传递部件,柔性机械运动传递机构能改变形状以适应输入端与输出端的空间位置的改变,柔性机械运动传递机构能传递扭矩和/或力;所述动力源与所述升降机构间通过柔性机械运动传递机构连接,柔性机械运动传递机构能把动力源产生的动力传递到升降机构,以驱动升降机构改变高度。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枕头,其特征是:所述柔性机械运动传递机构包括至少一线管拉线组件。3.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枕头,其特征是:包括至少一增力机构,所述增力机构能放大扭矩和/或力;所述增力机构能布置在柔性机械运动传递机构与升降机构之间;所述增力机构能把柔性机械运动传递机构传递来的力和/或扭矩放大以驱动升降机构。4.一种枕头,包括至少一底板和至少一枕板,枕板与底板间布置有至少一升降机构,升降机构能升高/降低枕板高度,其特征是:枕板与升降机构间布置有至少一居中机构,居中机构能与升降机构和枕板连接,居中机构能在升降机构上升/下降时保持枕板中心到两个升降机构的第一连杆上的任一点的距离同步增加或减小。5.一种枕头,包括至少一底板和至少一枕板,枕板与底板间布置有至少一升降机构,升降机构能升高/降低枕板高度,其特征是:所述升降机构包括至少一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包括至少一上铰链,至少一中铰链,至少一下铰链;所述第一连杆的下铰链能与布置在底板上沿底板滑动的滑块连接,上铰链能与枕板或居中机构或连接于枕板的连杆连接;所述上铰链转动中心在所述中铰链转动中心与所述下铰链转动中心间直线连线的下侧。6.一种枕头,包括至少一底板和至少一枕板,枕板与底板间布置有至少一升降机构,升降机构能升高/降低枕板高度,其特征是:升降机构的第一连杆包括至少一上铰链,至少一中铰链,至少一下铰链,及至少一位于中铰链与上铰链之间的第四铰链;升降机构包括至少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乃承曹可瀚
申请(专利权)人:帝益喜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