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耳机塞生产用保护油注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04830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4 23: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耳机塞生产用保护油注入装置,包括油管,所述注油管一侧设置有进油口,所述注油管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台,所述注油管底部设置有收缩管,所述收缩管内部活动插接有注油针,所述注油针顶部设置有密封活塞,所述收缩管与注油针之间设置有收缩机构,所述进油口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收缩机构,利用保护油进入注油管的冲击力带动收缩机构工作,注油针便可向收缩管内收缩,进而使得注油针在注油的同时上移离开耳机塞的空腔内,一次直接将耳机塞的空腔注满,无需向耳机塞内腔补加保护油,进而使得不用向耳机塞内二次注油,避免保护油过满而出现逸出的情况。现逸出的情况。现逸出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耳机塞生产用保护油注入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耳机塞生产
,特别涉及一种耳机塞生产用保护油注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耳机是一种应用极其广泛的电子产品,市场的入耳式耳机中最紧密接触人体的部分便是耳机塞,耳机塞的大小及形状直接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为使用者使用耳机时更为舒适,耳机塞采用高舒爽氟橡胶材质,且内部设置有内腔结构,并在生产时向耳机塞的内腔内注入保护油,可以使得耳机塞完美匹配使用者的耳腔,使得佩戴者感觉舒适。
[0003]在向耳机塞内腔注入保护油时,需要将注油针伸入到耳机塞内腔内,注油针注油完成离开后耳机塞内腔内,为避免成品内出现空隙,需要再次向耳机塞内腔注油,由于需补加的保护油较少,极易容易造成保护油过满而逸出。
[0004]因此,专利技术一种耳机塞生产用保护油注入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耳机塞生产用保护油注入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耳机塞生产用保护油注入装置,包括注油管,所述注油管一侧设置有进油口,所述注油管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台,所述注油管底部设置有收缩管,所述收缩管内部活动插接有注油针,所述注油针顶部设置有密封活塞,所述收缩管与注油针之间设置有收缩机构;
[0007]所述进油口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一端与外部储油装置固定连接。
[0008]进一步的,所述收缩机构包括转动轴,所述转动轴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推动板,所述转动轴底部固定连接有转动丝杆,所述转动丝杆顶部与转动轴固定连接,所述转动丝杆底部表面螺纹套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两端与收缩管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移动块两侧均活动插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顶部与收缩管内壁固定连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转动轴顶部固定连接有辅助块,所述辅助块一侧固定连接有弧形杆,所述弧形杆表面套接有回复弹簧,所述回复弹簧一端设置有限制块,所述限制块一侧与注油管固定连接。
[0010]进一步的,所述推动板相对转动轴中部环形排布,所述推动板相对转动轴为倾斜设置。
[0011]进一步的,所述转动丝杆中心线与转动轴中心线为同一条直线。
[0012]进一步的,所述弧形杆圆心处于转动轴轴心线上,所述回复弹簧与之相匹配。
[0013]进一步的,所述密封活塞为橡胶材质,所述密封活塞外侧与收缩管内壁表面贴合。
[0014]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15]本技术通过设置有收缩机构,利用保护油进入注油管的冲击力带动收缩机构
工作,注油针便可向收缩管内收缩,进而使得注油针在注油的同时上移离开耳机塞的空腔内,一次直接将耳机塞的空腔注满,无需向耳机塞内腔补加保护油,进而使得不用向耳机塞内二次注油,避免保护油过满而出现逸出的情况。
[0016]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技术而了解。本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的左视剖视图;
[0020]图3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的俯视剖视图;
[0021]图中:1、注油管;2、进油口;3、固定台;4、收缩管;5、注油针;6、密封活塞;7、连接管;8、转动轴;9、推动板;10、转动丝杆;11、移动块;12、固定杆;13、辅助块;14、弧形杆;15、回复弹簧;16、限制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耳机塞生产用保护油注入装置,如图1

3所示,包括注油管1,所述注油管1一侧设置有进油口2,所述注油管1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台3,所述注油管1底部设置有收缩管4,所述收缩管4内部活动插接有注油针5,所述注油针5顶部设置有密封活塞6,所述密封活塞6为橡胶材质,所述密封活塞6外侧与收缩管4内壁表面贴合,所述收缩管4与注油针5之间设置有收缩机构;
[0024]所述进油口2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管7,所述连接管7一端与外部储油装置固定连。
[0025]在向耳机塞的空腔内注入保护油时,外部储油装置打开定量开关并通过连接管7向注油管1内注入保护油,从进油口2进入的保护油经过注油管1和收缩管4并通过接注油针5注入,在注油过程中,收缩机构带动注油针5向上收缩,注油针5移动的过程中带动密封活塞6移动,密封活塞6保持注油针5与收缩管4之间的密封,注油针5注油的同时上移离开耳机塞,无需向耳机塞内腔补加保护油。
[0026]如图2所示,所述收缩机构包括转动轴8,所述转动轴8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推动板9,所述推动板9相对转动轴8中部环形排布,所述推动板9相对转动轴8为倾斜设置,所述转动轴8底部固定连接有转动丝杆10,所述转动丝杆10顶部与转动轴8固定连接,所述转动
丝杆10中心线与转动轴8中心线为同一条直线,所述转动丝杆10底部表面螺纹套接有移动块11,所述移动块11两端与收缩管4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移动块11两侧均活动插接有固定杆12,所述固定杆12顶部与收缩管4内壁固定连接。
[0027]在保护油从进油口2进入到注油管1时,保护油将倾斜设置的推动板9推动使其带动转动轴8转动,转动丝杆10随之转动,转动丝杆10转动带动移动块11上移使得注油针5上移,移动块11上移过程中保持在固定杆12表面移动,两个固定杆12将移动块11移动路经限定,进而避免注油针5注油时发生旋转。
[0028]本技术通过设置有收缩机构,利用保护油进入注油管1的冲击力带动收缩机构工作,注油针5便可向收缩管4内收缩,进而使得注油针5在注油的同时上移离开耳机塞的空腔内,一次直接将耳机塞的空腔注满,无需向耳机塞内腔补加保护油,进而使得不用向耳机塞内二次注油,避免保护油过满而出现逸出的情况。
[0029]如图2

3所示,所述转动轴8顶部固定连接有辅助块13,所述辅助块13一侧固定连接有弧形杆14,所述弧形杆14表面套接有回复弹簧15,所述回复弹簧15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耳机塞生产用保护油注入装置,包括注油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油管(1)一侧设置有进油口(2),所述注油管(1)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台(3),所述注油管(1)底部设置有收缩管(4),所述收缩管(4)内部活动插接有注油针(5),所述注油针(5)顶部设置有密封活塞(6),所述收缩管(4)与注油针(5)之间设置有收缩机构;所述进油口(2)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管(7),所述连接管(7)一端与外部储油装置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塞生产用保护油注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缩机构包括转动轴(8),所述转动轴(8)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推动板(9),所述转动轴(8)底部固定连接有转动丝杆(10),所述转动丝杆(10)顶部与转动轴(8)固定连接,所述转动丝杆(10)底部表面螺纹套接有移动块(11),所述移动块(11)两端与收缩管(4)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移动块(11)两侧均活动插接有固定杆(12),所述固定杆(12)顶部与收缩管(4)内壁固定连接。3.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磊刘德强彭琪任曙彪黄露露张更勤
申请(专利权)人:兴科电子东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