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电站新型接地线连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04630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4 23: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变电站新型接地线连接装置,所述操作杆包括套杆、连接杆,所述安装架活动套接在连接杆的上端,所述夹持装置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活动安装在安装架的上端,所述固定板的外侧上端连接有第二固定轴,所述第二固定轴的外侧与接地线相挂接,所述固定板的右侧活动连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夹口,所述活动板的下端活动连接有活动夹口,且所述活动夹口与拉绳的一端相连接,所述拉绳的另一端依次穿过活动板的内腔、安装架与套杆的内腔相连接,本申请可完成接地位置不同角度、不同厚度、不同直径检修接地工作,结构设计合理,经久耐用,接地线端夹口重量轻,易于推广。易于推广。易于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电站新型接地线连接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接地线
,具体为一种变电站新型接地线连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变电站使用的接地线种类不一,大多是螺旋式,通过操作人员旋转操作手柄,使接地线的导线端夹口与接地部位夹紧来实现;
[0003]由于实际情况中的导体端和接地引线较厚重,不同接地点的形状、厚度、角度不同,不同导电部位所需的接地线不同,而不同接电线安装形式不同、开口大小不一,不仅不利于安全工器具管理和接地点所需接地线的选择,且需要戴绝缘手套手持接地线操作杆一圈圈的旋转拧紧,不易操作耗时较多,大大拖延倒闸操作停电时间和恢复送电的及时性,进而影响供电可靠性,甚至更严重的情况会不慎掉落造成绝缘瓷瓶损坏和砸伤下方操作人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如何解决因地形问题导致连接接地线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变电站新型接地线连接装置,包括操作杆、安装架、夹持装置、拉绳,所述操作杆包括套杆、连接杆,所述安装架活动套接在连接杆的上端,所述夹持装置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活动安装在安装架的上端,所述固定板的外侧上端连接有第二固定轴,所述第二固定轴的外侧与接地线相挂接,所述固定板的右侧活动连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夹口,所述活动板的下端活动连接有活动夹口,且所述活动夹口与拉绳的一端相连接,所述拉绳的另一端依次穿过活动板的内腔、安装架与套杆的内腔相连接。
[0006]本申请可以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通过拨动固定板,使其对夹持装置进行角度的调整,通过拉动套杆,使得与套杆连接的拉绳向下移动,进而使得活动夹口向上移动,进行夹持固定,使其既能够适用于不同直径圆形导线,也适用于变压器过桥母线和手车开关柜内,电板处于倾斜安装时,通过拉动活动板,使其脱离固定板,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活动板的角度,再通过拉动套杆,使得夹口对电板进行固定夹持,从而保证本申请不受接地点位置的限制,解决了因地形问题导致连接接地线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
[0007]优选地:所述安装架的下端中间位置开设有通孔,所述拉绳的一端穿过通孔延伸至连接杆的内腔与套杆固定连接。
[0008]优选地:所述安装架还包括第一固定轴,所述第一固定轴的一端贯穿安装架的内壁延伸至内侧与固定板活动连接。
[0009]优点:保证了固定板能够在安装架的内腔进行活动。
[0010]优选地:所述第二固定轴的外侧套接有限制块,接地线的一端挂扣到限制块的外侧。
[0011]优点:防止接地线在挂接到夹持装置的外侧时脱落。
[0012]优选地:所述第二固定轴的一端贯穿固定板的内壁延伸至外侧与活动板活动连接。
[0013]优点:方便限制块进行角度调整。
[0014]优选地:所述活动板上开设有滑槽,所述活动夹口滑动连接在滑槽的内腔,所述活动夹口位于滑槽内腔的末端设置有弹力储能装置。
[0015]优点:方便活动夹口进行更便利的滑动。
[0016]优选地:所述固定板的内腔固定连接有阻尼结构,所述拉绳的一端与阻尼结构相绕接。
[0017]优点:保证了活动夹口能够固定卡接。
[0018]优选地:所述固定板的外侧与阻尼结构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通槽,且阻尼结构的一侧延伸至通槽的外侧。
[0019]优选地:所述固定夹口、活动夹口相对应的一侧均设有若干个锯齿。
[0020]优点:提高了夹口的防滑性能。
[0021]优选地:所述操作杆的下端滑动套接有连接口,所述连接口上中间位置开设有“T字型”的连接槽。
[0022]优点:方便与连杆相卡接。
[00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根据现场使用情况对固定板进行角度的调整,使其固定夹口、活动夹口可以适用于不同直径圆形导线,也适用于变压器过桥母线和手车开关柜内,同时通过对活动板进行角度的调整,使其固定夹口、活动夹口不受接地点位置的限制,有效的解决了因地形问题导致连接接地线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
[0024]通过设置活动夹口末端的弹力储能装置,保证了本装置在不人为的推动操作杆情况下,夹口内的自锁装置不会使夹紧的夹口自己打开,安全可靠;
[0025]通过在操作杆的下端设有连接口,使得本申请在高度不足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连杆通过连接槽与连接口卡接,从而对本装置进行延长,从而进行施工;
[0026]本申请可完成接地位置不同角度、不同厚度、不同直径检修接地工作,重量小,使用轻便,结构设计合理,质地精良,经久耐用,接地线端夹口重量轻,大大提高了本申请的实用性,易于推广。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变电站新型接地线连接装置的整体结构正视示意图;
[0028]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变电站新型接地线连接装置的局部结构正视示意图;
[0029]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变电站新型接地线连接装置局部结构正视示意图;
[0030]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图3中侧视结构示意图;
[0031]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图3中变化状态示意图;
[0032]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变电站新型接地线连接装置的整体结构剖视示意图。
[0033]图中:1

操作杆;11

套杆;12

连接杆;2

安装架;21

通孔;22

第一固定轴;3

夹持装置;31

固定板;311

通槽;312

第二固定轴;32

限制块;33

活动板;331

滑槽;34

固定夹口;35

活动夹口;351

弹力储能装置;36

锯齿;37

阻尼结构;4

连接口;41

连接槽;5

拉绳。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为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技术技术方案,现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0035]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36]参阅图1,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变电站新型接地线连接装置,包括操作杆1、安装架2、夹持装置3、连接口4。
[0037]同时参阅图1、6,操作杆1整体为绝缘材质的“空心圆筒”,操作杆1包括套杆11和连接杆12,套杆11与连接杆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电站新型接地线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操作杆(1)、安装架(2)、夹持装置(3)、拉绳(5),所述操作杆(1)包括套杆(11)、连接杆(12),所述安装架(2)活动套接在连接杆(12)的上端,所述夹持装置(3)包括固定板(31),所述固定板(31)活动安装在安装架(2)的上端,所述固定板(31)的外侧上端连接有第二固定轴(312),所述第二固定轴(312)的外侧与接地线相挂接,所述固定板(31)的右侧活动连接有活动板(33),所述活动板(33)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夹口(34),所述活动板(33)的下端活动连接有活动夹口(35),且所述活动夹口(35)与拉绳(5)的一端相连接,所述拉绳(5)的另一端依次穿过活动板(33)的内腔、安装架(2)与套杆(11)的内腔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电站新型接地线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2)的下端中间位置开设有通孔(21),所述拉绳(5)的一端穿过通孔(21)延伸至连接杆(12)的内腔与套杆(11)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电站新型接地线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2)还包括第一固定轴(22),所述第一固定轴(22)的一端贯穿安装架(2)的内壁延伸至内侧与固定板(31)活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电站新型接地线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光王志刚孙振兴余振洲翟敬宇尹路马催王健周文刘晓东李珊珊邵鹏程周思玉郑凯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淮北供电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