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石河子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自走式果园喷雾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04150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4 23: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自走式果园喷雾机,涉及果园施药喷洒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沿喷雾机的侧向延伸的伸缩杆和固定在伸缩杆端部的第一安装座,第一安装座上设置有与伸缩杆平行的旋转轴,旋转轴上固定有第二安装座,第二安装座上铰接有内喷杆和内喷杆角度调节部,内喷杆与第二安装座铰接的第一铰接轴垂直于旋转轴设置;内喷杆的端部还铰接有外喷杆,外喷杆与内喷杆铰接的第二铰接轴平行于第一铰接轴;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喷雾机不仅能够通过外喷杆角度调节部与内喷杆角度调节部能够对植株进行仿形喷雾,还能够利用可旋转的第二安装座将不使用的内喷杆及外喷杆进行折叠收纳,明显降低其占用空间,更加便于使用。更加便于使用。更加便于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走式果园喷雾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果园施药喷洒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自走式果园喷雾机。

技术介绍

[0002]我国果园农药喷施作业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农药的冠层穿透率、药液分布均匀性与农药附着率,从而达到既有效防治病虫害,又减少农药用量实现低污染,即节能环保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目的。要解决以上问题,需要克服果树靶标边界仿形低量施药的难题。根据不同树冠高度和树型,研究基于机电控制技术的靶标边界仿形低量喷雾控制系统,包括仿形机构控制、雾流方向调节控制,以及作业时的同步控制等技术,实现果园病虫害高效低污染防治,为我国水果产业的安全生产提供技术与装备支撑是非常必要的。
[0003]所谓靶标边界仿形是根据果树树冠外形调节多喷头达到在树冠周围的分布为最佳给药位置;低量施药是以正确仿形为前提,即在合适的靶标位置下,调节相关参数实现给出最少的药量,并有效药物分布和附着,且高效防治病虫害。其难点在于果树树冠较大且大小不一,喷药装置的仿形机构几何尺寸大,并需要较大的调节范围,所以应当尽量在满足使用需求的前提下减小仿形机构的体积,并便于仿形体积在不使用时进行收纳。
[0004]申请号为“201810695940.5”,名称为“一种果园仿形低量喷雾机构”的专利技术专利中,通过两套步进电机配合丝杆和三根电动推杆,采用单侧三喷雾头工作,但是其三喷雾头的喷洒角度十分有限,并且三根电动推杆及喷涂头占用体积较大,在不使用时也不便于进行收纳,使用并不方便。申请号为“202110149872.4”,名称为“集果园仿形喷雾与避障割草的多功能作业机及作业方法”的专利技术专利中,采用龙门式仿形喷雾机进行喷雾,并且能够调整龙门式仿形喷雾机与植株之间的距离,实现对植株的仿形喷雾。但是其结构仍然不具备收纳功能,在不进行使用时非常占用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走式果园喷雾机,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不仅能够通过外喷杆角度调节部与内喷杆角度调节部能够对植株进行仿形喷雾,还能够利用可旋转的第二安装座将不使用的内喷杆及外喷杆进行折叠收纳,明显降低其占用空间,更加便于使用。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走式果园喷雾机,包括沿所述喷雾机的侧向延伸的伸缩杆和固定在所述伸缩杆端部的第一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座上设置有与所述伸缩杆平行的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上固定有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二安装座上铰接有内喷杆和内喷杆角度调节部,所述内喷杆与所述第二安装座铰接的第一铰接轴垂直于所述旋转轴设置,所述内喷杆角度调节部用于调节所述内喷杆与所述第二安装座之间的角度;所述内喷杆的端部还铰接有外喷杆,所述外喷杆与所述内喷杆铰接的第二铰接轴平行于所述第一铰接轴,且所述外喷杆与所述内喷杆之间还设置有用于调节所述内喷杆与所述外喷杆角度的外喷杆角度调节部。
[0007]优选的,所述内喷杆角度调节部包括铰接在所述第二安装座上的内调节板,所述内调节板的铰接端位于所述内喷杆的铰接端外侧,所述内调节板上还设置有第一条形孔,所述内喷杆上固定有第一螺栓,所述第一螺栓穿过所述第一条形孔后利用第一螺母固定。
[0008]优选的,所述外喷杆角度调节部包括铰接在所述外喷杆活动端的外调节板,所述外调节板上设置有第二条形孔,所述外喷杆上固定有第二螺栓,所述第二螺栓穿过所述第二条形孔之后利用第二螺母进行固定。
[0009]优选的,所述喷雾机还包括柱塞泵,所述柱塞泵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伸缩杆。
[0010]优选的,所述内喷杆包括内杆体与设置在所述内杆体上的内喷管,所述内杆体铰接在所述第二安装座上,所述外喷杆包括外杆体与设置在所述外杆体上的外喷管,所述外杆体与所述内杆体相铰接;所述内喷管与所述外喷管连通,且所述内喷管与所述外喷管上沿各自的长度方向均间隔设置有若干第一喷头。
[0011]优选的,所述喷雾机的尾端还设置有风机,所述风机的出风口处设置有弧形的导流板,在所述导流板的环形出风区域处沿圆周方向设置有若干第二喷头,所述第二喷头的喷雾方向与所述环形出风区域的出风方向一致。
[0012]优选的,所述喷雾机还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防护罩和药箱,所述药箱位于所述防护罩内部,所述药箱通过泵送机构与所述内喷杆、所述外喷杆、所述第二喷头连通。
[0013]优选的,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位于所述防护罩内部的汽油机,所述汽油机的输出轴连接有两条皮带,其中一所述皮带与所述风机的转轴传动连接,另一所述皮带与所述泵送机构传动连接。
[0014]优选的,所述机架设置在履带行走机构上。
[0015]优选的,所述履带行走机构包括履带、驱动轮、张紧轮、拖带轮和承重轮。
[0016]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0017]1、本实施例中的喷雾机不仅能够通过外喷杆角度调节部与内喷杆角度调节部能够对植株进行仿形喷雾,还能够利用可旋转的第二安装座将不使用的内喷杆及外喷杆进行折叠收纳,明显降低其占用空间,更加便于使用;
[0018]2、本实施例中内喷杆与外喷杆形成的喷杆喷雾结构通过仿形结构设计,药液喷洒更具有指向性,减少药液的浪费,提高药液利用率,适合果树枝叶较少时期的喷雾作业;风机的风送式喷雾由于药液经过气流的夹带,同时气流扰动果树树叶,能够提高喷雾穿透性以及均匀度,在果树枝叶生长茂密时喷雾效果较好;从而工作人员可以根据果树年生长周期内果园郁闭程度选择不同的喷雾方式,最大限度提高喷雾效果,减少药液浪费。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喷雾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图1的侧视图;
[0022]图3为喷雾机中工作状态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内喷杆与外喷杆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防护罩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5]其中,1、伸缩杆;2、第一安装座;3、第二安装座;4、内喷杆;5、外喷杆;6、内调节板;7、外调节板;8、内杆体;9、内喷管;10、外杆体;11、外喷管;12、第一喷头;13、风机;14、导流板;15、第二喷头;16、机架; 17、防护罩;18、药箱;19、汽油机;20、履带行走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走式果园喷雾机,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不仅能够通过外喷杆角度调节部与内喷杆角度调节部能够对植株进行仿形喷雾,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走式果园喷雾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沿所述喷雾机的侧向延伸的伸缩杆和固定在所述伸缩杆端部的第一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座上设置有与所述伸缩杆平行的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上固定有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二安装座上铰接有内喷杆和内喷杆角度调节部,所述内喷杆与所述第二安装座铰接的第一铰接轴垂直于所述旋转轴设置,所述内喷杆角度调节部用于调节所述内喷杆与所述第二安装座之间的角度;所述内喷杆的端部还铰接有外喷杆,所述外喷杆与所述内喷杆铰接的第二铰接轴平行于所述第一铰接轴,且所述外喷杆与所述内喷杆之间还设置有用于调节所述内喷杆与所述外喷杆角度的外喷杆角度调节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走式果园喷雾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喷杆角度调节部包括铰接在所述第二安装座上的内调节板,所述内调节板的铰接端位于所述内喷杆的铰接端外侧,所述内调节板上还设置有第一条形孔,所述内喷杆上固定有第一螺栓,所述第一螺栓穿过所述第一条形孔后利用第一螺母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走式果园喷雾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喷杆角度调节部包括铰接在所述外喷杆活动端的外调节板,所述外调节板上设置有第二条形孔,所述外喷杆上固定有第二螺栓,所述第二螺栓穿过所述第二条形孔之后利用第二螺母进行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走式果园喷雾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喷雾机还包括柱塞泵,所述柱塞泵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伸缩杆。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景彬王贤斐李亚丽梁俊鹏
申请(专利权)人:石河子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