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道式水封装置及纯水箱的密封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041488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4 23: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纯水处理系统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管道式水封装置及纯水箱的密封系统,该管道式水封装置包括正压防护组件,其包括并行连通的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出气管,第一管道与纯水箱的溢流口连通,第二管道顶端有排气口,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内有第一密封液,第二管道设有排液口,以形成排放液位;出气管顶端与第一管道连通,底端有出气口,出气口伸入第一密封液内;破真空防护组件,其包括第三管道和破真空管道,破真空管道顶端与大气连通,底端形成输气口,输气口与第三管道连通,第三管道与第一管道连通,第三管道内有第二密封液,使第二密封液的液面与输气口之间形成第二预设压力。该管道式水封装置便于加工组装,占用空间小,更改方便。更改方便。更改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道式水封装置及纯水箱的密封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纯水处理系统
,特别涉及一种管道式水封装置及纯水箱的密封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子行业及半导体等行业的发展,纯水的使用越来越广泛,纯水系统的规模也趋于多元化,各种类型的纯水系统不断涌现。伴随着超纯水行业的发展,对纯水水质的保障措施也越来越重要,作为纯水箱、去离子水箱、高纯水箱的水质保障措施,氮封系统应用逐渐普及化,为了避免或减少氮气异常损耗产生额外的运行成本,保障氮气对水质保护的效果,需要采用水封或其它氮气封闭手段。
[0003]不过,目前常用的水封装置是定制水封桶,正压和负压保护均是一次性确认,然后根据确认结果加工制造,造价较高,如果现场氮封压力使用条件发生变化,只能重新制作新的氮封桶,或者,现场安装的接口对应不准,水封桶的接口尺寸和方位无法现场修改,现场安装变更接口尺寸和方位也难以实现,因此,目前水封桶适用性差、使用灵活性差,容易造成成本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管道式水封装置及纯水箱的密封系统,该管道式水封装置可以在纯水箱内出现过度正压或负压时对纯水箱内的正压或负压情况进行缓解,避免纯水箱破裂损坏,减少生产设备的成本损失,且本实施例中的管道式水封装置通过管道组装形成,便于加工,组装简易方便,各连接部位均暴露在外边,检查方便,连接可靠,安全性较高,且占用空间也较小,造价较低,并且由于组成部件为管件,可以依据现场测试数据进行选择或修改管件尺寸进行组装,更变修改也方便,使用灵活度高。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管道式水封装置,包括:正压防护组件和破真空防护组件;
[0007]所述正压防护组件包括:
[0008]并行设置的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所述第一管道的底部和所述第二管道的底部连通,所述第一管道的顶部用于与纯水箱的溢流口连通,所述第二管道的顶端具有排气口,所述第一管道与所述第二管道内具有用于液封的第一密封液,所述第二管道设置有排液口,以使所述第二管道内形成所述第一密封液的排放液位;
[0009]出气管,所述出气管的顶端与所述第一管道连通,所述出气管底端的端口形成出气口,所述出气管的底端沿所述第二管道的顶端伸入所述第二管道内,且所述出气口伸入所述第一密封液内,所述出气口低于所述排放液位,所述出气口与所述排放液位之间形成第一预设压力;
[0010]所述破真空防护组件包括:
[0011]第三管道和破真空管道,所述破真空管道的顶端与大气连通,所述破真空管道底
端的端口形成输气口,所述输气口与所述第三管道连通,所述第三管道与所述第一管道连通,所述第三管道内具有预设量的第二密封液,以使所述第三管道内的第二密封液的液面与所述输气口之间形成第二预设压力,当所述输气口的压强大于所述第二密封液的液面的压强,且所述输气口与所述第二密封液的液面之间的压力差大于所述第二预设压力时,所述破真空管道通过所述第三管道向所述第一管道内输入空气。
[0012]上述管道式水封装置可以在纯水箱内出现过度正压或负压时对纯水箱内的正压或负压情况进行缓解,避免纯水箱破裂损坏,减少生产设备的成本损失,且本实施例中的管道式水封装置通过管道组装形成,便于加工,组装简易方便,各连接部位均暴露在外边,检查方便,连接可靠,安全性较高,且占用空间也较小,造价较低,并且由于组成部件为管件,可以依据现场测试数据进行选择或修改管件尺寸进行组装,更变修改也方便,使用灵活度高。
[0013]可选地,所述第三管道为“U”形管,所述“U”形管包括并行的第一竖管和第二竖管、以及连接第一竖管的底端和第二竖管的底端的横管,所述第一竖管与所述第二竖管通过所述横管连通,所述第一竖管的顶端的端口与所述破真空管道的所述输气口对接,所述第二竖管上设置有出液口,所述出液口的底边与所述第二密封液的液面平齐,所述出液口与所述第一管道连通。
[0014]可选地,所述出气管的顶部与所述出液口连接并连通,且所述出气管通过连接管与所述第一管道连通。
[0015]可选地,所述管道式水封装置还包括补液装置,所述补液装置的补液管与所述第二竖管的顶端连通并用于给所述第二竖管补充密封液。
[0016]可选地,所述第三管道包括与所述第一管道并行设置的直管,所述直管的两端均连接有密封盖,所述直管的管壁上设置有第一贯通口,所述第一贯通口与所述第一管道连通;所述破真空管道的底端伸入所述第三管道内,且所述破真空管道伸入所述第二密封液内。
[0017]可选地,所述直管的管壁上还设置有第二贯通口,所述第一贯通口与所述直管的底端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贯通口与所述直管的底端之间的距离,所述出气管的顶端与所述第二贯通口连通,所述出气管通过所述直管与所述第一管道连通。
[0018]可选地,所述管道式水封装置还包括补液装置,所述补液装置的补液管与所述直管的顶端连通并用于给所述直管补充密封液。
[0019]可选地,所述破真空管道与所述第三管道的顶端可拆卸连接。
[0020]可选地,所述管道式水封装置还包括第四管道,所述第四管道与所述第二管道并行设置,所述第四管道的底端与所述第二管道的底端连接并连通,所述第四管道的顶端与大气连通,且所述第四管道的顶端的端口构成所述第二管道的所述排液口。
[0021]可选地,所述出气管与所述第二管道的顶端可拆卸连接。
[0022]可选地,所述第二管道为透明材质的管件。
[0023]可选地,管道式水封装置还包括补液装置,所述第二管道和所述第三管道均与所述补液装置连接,所述补液装置用于给所述第二管道和所述第三管道补充密封液。
[0024]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纯水箱的密封系统,包括氮封装置和如上述技术方案中提供的任意一种管道式水封装置。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管道式水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管道式水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标:1

正压防护组件;2

破真空防护组件;3

补液管;11

第一管道;12

第二管道;13

出气管;14

排气管;15

第四管道;16

顺流管;17

连接管;21

第三管道;21a
‑“
U”形管;21b

直管;22

破真空管道;23

连通管;211

第一竖管;212

第二竖管;213

横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道式水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正压防护组件和破真空防护组件;所述正压防护组件包括:并行设置的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所述第一管道的底部和所述第二管道的底部连通,所述第一管道的顶部用于与纯水箱的溢流口连通,所述第二管道的顶端具有排气口,所述第一管道与所述第二管道内具有用于液封的第一密封液,所述第二管道设置有排液口,以使所述第二管道内形成所述第一密封液的排放液位;出气管,所述出气管的顶端与所述第一管道连通,所述出气管底端的端口形成出气口,所述出气管的底端沿所述第二管道的顶端伸入所述第二管道内,且所述出气口伸入所述第一密封液内,所述出气口低于所述排放液位,所述出气口与所述排放液位之间形成第一预设压力;所述破真空防护组件包括:第三管道和破真空管道,所述破真空管道的顶端与大气连通,所述破真空管道底端的端口形成输气口,所述输气口与所述第三管道连通,所述第三管道与所述第一管道连通,所述第三管道内具有预设量的第二密封液,以使所述第三管道内的所述第二密封液的液面与所述输气口之间形成第二预设压力,当所述输气口的压强大于所述第二密封液的液面的压强,且所述输气口与所述第二密封液的液面之间的压力差大于所述第二预设压力时,所述破真空管道通过所述第三管道向所述第一管道内输入空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式水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管道为“U”形管,所述“U”形管包括并行的第一竖管和第二竖管、以及连接第一竖管的底端和第二竖管的底端的横管,所述第一竖管与所述第二竖管通过所述横管连通,所述第一竖管的顶端的端口与所述破真空管道的所述输气口对接,所述第二竖管上设置有出液口,所述出液口的底边与所述第二密封液的液面平齐,所述出液口与所述第一管道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道式水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管的顶部与所述出液口连接并连通,且所述出气管通过连接管与所述第一管道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道式水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补液装置,所述补液装置的补液管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鹏李刚
申请(专利权)人:世源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