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梁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透水砖结构及铺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03975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4 23: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透水砖结构及铺装方法,涉及透水砖技术领域,包括透水砖主体,所述透水砖主体的外侧开设有排水口,所述透水砖主体的上表面设置有硬质抗压垫板和踩踏垫条,所述透水砖主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铺接结构,所述透水砖主体的另一端开设有铺接槽。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采用透水砖主体、排水口、铺接结构、硬质抗压垫板、上位搭条、下位搭条以及透水疏导槽等机构的相关结构的相互配合,解决了透水砖在铺装时,相邻砖块间拼接后,往往会出现一定的间隙,不仅在最初铺装时浪费工人时间进行校准,在后期使用时也会出现错位的情况,影响透水砖结构的实际使用效果,以及常规透水砖的透水效果较差,易出现水流蓄积的问题。易出现水流蓄积的问题。易出现水流蓄积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透水砖结构及铺装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透水砖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透水砖结构及铺装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发展及社会进步,透水砖被广泛应用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及其他生产建设项目中,主要用于人行道、停车场等区域的铺设,透水砖的使用,使得透水砖铺设区域可以快速排水,为防止雨水聚集、减少城市排水系统的自然压力方面做出巨大贡献。
[0003]如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号:CN107724201A的一种新型透水砖结构及铺装方法,属于水土保持
,排水孔设置于透水砖砖体内,雨水由缝隙进入透水砖后,由砖体自身的排水孔排出,无需于砖底设置缓冲层为流水提供排出通道,进而减少铺设缓冲层的投资,每个透水砖的支柱与连接件紧密结合,砖体铺设后位置较为固定,基本不发生位移,不易被破坏,降低维护和更换的资金投入,排水孔位于砖体内,受砖体自身强度控制,人踏在砖体上对排水孔内水流造不成挤压,水流不易反弹,弄湿鞋袜和衣物。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0005]透水砖在铺装时,相邻砖块间拼接后,往往会出现一定的间隙,不仅在最初铺装时浪费工人时间进行校准,在后期使用时也会出现错位的情况,影响透水砖结构的实际使用效果,以及常规透水砖的透水效果较差,易出现水流蓄积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透水砖结构及铺装方法,以解决透水砖在铺装时,相邻砖块间拼接后,往往会出现一定的间隙,不仅在最初铺装时浪费工人时间进行校准,在后期使用时也会出现错位的情况,影响透水砖结构的实际使用效果,以及常规透水砖的透水效果较差,易出现水流蓄积的问题。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8]第一方面,一种新型透水砖结构,包括透水砖主体,所述透水砖主体的外侧开设有排水口,所述透水砖主体的上表面设置有硬质抗压垫板和踩踏垫条,所述透水砖主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铺接结构,所述透水砖主体的另一端开设有铺接槽,所述硬质抗压垫板的顶部设置有倒口透水口和滤板,所述透水砖主体的内部开设有透水疏导槽,所述透水疏导槽与排水口相连通,通过采用透水砖主体、排水口、铺接结构、硬质抗压垫板、上位搭条、下位搭条以及透水疏导槽等机构的相关结构的相互配合,解决了透水砖在铺装时,相邻砖块间拼接后,往往会出现一定的间隙,不仅在最初铺装时浪费工人时间进行校准,在后期使用时也会出现错位的情况,影响透水砖结构的实际使用效果,以及常规透水砖的透水效果较差,易出现水流蓄积的问题。
[0009]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踩踏垫条的底面与硬质抗压垫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滤板的外表面与硬质抗压垫板的上表面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倒口透水口开设在硬质抗压垫板的顶部,且所述倒口透水口的形状为倒梯形,所述滤板的外表面与倒
口透水口的内壁顶端固定连接,利用踩踏垫条和硬质抗压垫板的设置,将倒口透水口和透水疏导槽与上方行人踩踏区域分隔开来,防止透水时,行人踩溅影响安全。
[0010]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硬质抗压垫板的底面与透水砖主体的上表面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倒口透水口的底端与透水疏导槽的顶端相连通,所述透水疏导槽倾斜式设置在透水砖主体的内部,所述透水疏导槽的倾角呈25

40度设置。
[0011]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透水砖主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上位搭条,所述透水砖主体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下位搭条,所述上位搭条的底面与下位搭条的顶部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上位搭条、下位搭条的宽度值为0.8cm

1.2cm,配合滤板的设置,阻隔外界的大颗粒杂物,确保透水疏导槽和排水口疏水时的效率,并且利用上位搭条和下位搭条相互搭接,使得相邻砖块间在不影响安全和美观的情况下,中部留出排水间隙,方便排水。
[0012]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铺接槽的内壁底面固定连接有固定顶块,所述铺接槽的内壁侧面开设有卡槽,所述铺接结构包括有外套壳,所述外套壳的外表面与透水砖主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外套壳的外表面上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卡块,所述卡块的外径值与卡槽的内径值相适配,通过外套壳和铺接槽的卡嵌,配合卡块从外套壳中伸出插入铺接槽中,对相邻砖块进行锁定。
[0013]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外套壳的内腔底面活动连接有活动顶块,所述活动顶块的底端贯穿外套壳的底面且与外套壳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活动顶块的外径值与固定顶块的外径值相等,所述活动顶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
[0014]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固定板的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边推块,所述卡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弧边推板,所述弧边推板、边推块关于固定板的中心线对称设置,所述边推块设置在弧边推板的下方,利用边推块与弧边推板间的摩擦力和挤压力相互作用,使得卡块从外套壳中推出后,与铺接槽的卡合连接强度。
[0015]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固定板的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限位横杆,所述外套壳的内腔侧面开设有限位滑槽,所述限位横杆的一端外表面与限位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通过限位横杆在限位滑槽中的滑动,对固定板进行限位。
[0016]第二方面,一种新型透水砖结构的铺装方法,由以下步骤组成:
[0017]步骤一、铺装路面找平,将透水砖放置在找平的铺装路面;
[0018]步骤二、选取一块透水砖作为基准砖,然后围绕着基准砖铺装透水砖,将铺接结构卡入铺接槽中,下压进行相邻透水砖的铺装定位;
[0019]步骤三、侧面的透水砖通过上位搭条与下位搭条的搭接拼接,中部留出排水间隙;
[0020]步骤四、对铺装好的透水砖结构进行压实操作。
[0021]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0022]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透水砖结构及铺装方法,通过采用透水砖主体、排水口、铺接结构、硬质抗压垫板、上位搭条、下位搭条以及透水疏导槽等机构的相关结构的相互配合,解决了透水砖在铺装时,相邻砖块间拼接后,往往会出现一定的间隙,不仅在最初铺装时浪费工人时间进行校准,在后期使用时也会出现错位的情况,影响透水砖结构的实际使用效果,以及常规透水砖的透水效果较差,易出现水流蓄积的问题。
[0023]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透水砖结构及铺装方法,利用踩踏垫条和硬质抗压垫板的设置,将倒口透水口和透水疏导槽与上方行人踩踏区域分隔开来,防止透水时,行人踩溅影响安全,再有,配合滤板的设置,阻隔外界的大颗粒杂物,确保透水疏导槽和排水口疏水时的效率,并且利用上位搭条和下位搭条相互搭接,使得相邻砖块间在不影响安全和美观的情况下,中部留出排水间隙,方便后期的排水效率,从而提高透水砖结构的透水效率和利用效率。
[0024]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透水砖结构及铺装方法,通过外套壳和铺接槽的卡嵌,配合卡块从外套壳中伸出插入铺接槽中,对相邻砖块进行锁定,同时采用相互卡接的方式进行拼接,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透水砖结构,包括透水砖主体(1),所述透水砖主体(1)的外侧开设有排水口(3),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砖主体(1)的上表面设置有硬质抗压垫板(a4)和踩踏垫条(2),所述透水砖主体(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铺接结构(4),所述透水砖主体(1)的另一端开设有铺接槽(a1),所述硬质抗压垫板(a4)的顶部设置有倒口透水口(a8)和滤板(a9),所述透水砖主体(1)的内部开设有透水疏导槽(a7),所述透水疏导槽(a7)与排水口(3)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透水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踩踏垫条(2)的底面与硬质抗压垫板(a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滤板(a9)的外表面与硬质抗压垫板(a4)的上表面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倒口透水口(a8)开设在硬质抗压垫板(a4)的顶部,且所述倒口透水口(a8)的形状为倒梯形,所述滤板(a9)的外表面与倒口透水口(a8)的内壁顶端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透水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抗压垫板(a4)的底面与透水砖主体(1)的上表面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倒口透水口(a8)的底端与透水疏导槽(a7)的顶端相连通,所述透水疏导槽(a7)倾斜式设置在透水砖主体(1)的内部,所述透水疏导槽(a7)的倾角呈25

40度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透水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砖主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上位搭条(a5),所述透水砖主体(1)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下位搭条(a6),所述上位搭条(a5)的底面与下位搭条(a6)的顶部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上位搭条(a5)、下位搭条(a6)的宽度值为0.8cm

1.2c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透水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铺接槽(a1)的内壁底面固定连接有固定顶块(a2),所述铺接槽(a1)的内壁侧面开设有卡槽(a...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梁
申请(专利权)人:吴梁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