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酚醛碳纤维复合材料加热地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03902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4 23: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酚醛碳纤维复合材料加热地板,加热地板包括上层酚醛树脂层、碳纤维发热层、轻型钢竖排芯层、灰体铝板屏蔽层、下层酚醛树脂层和高密度封边层,碳纤维发热层复合在轻型钢竖排芯层上端面上,通过温控系统控制其发热,其中碳纤维发热层包括上层绝缘层、上层固化层、远红外发热层、下层固化层、下层绝缘层,利用远红外发热层通电碳纤维中的碳离子在封闭的远红外发热层里做布朗运动发热并释放红外线,经过热传导和热辐射对地板进行加热,加热方式环保并高效,能够有效的维持车厢内整体的温度恒定。内整体的温度恒定。内整体的温度恒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酚醛碳纤维复合材料加热地板


[0001]本技术属于轨道交通
,尤其涉及一种酚醛碳纤维复合材料加热地板。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国内严寒地区已经运营和在建轨道交通的城市有沈阳、长春、哈尔滨、乌鲁木齐、呼和浩特等。严寒地区轨道交通如地铁、轻轨等冬季运行时,列车“活塞效应”使得车站出入口、风井、隧道洞口等位置大量进入外部冷空气,引起地铁内部温度急剧降低,尤其是靠近洞口的隧道段,温度常常低于GB50157—2013《地铁设计规范》中的5℃要求。低温可能引起地铁内部的设备、水管等冻损,影响地铁系统正常运营,安全隐患较大。
[0003]另外,由于轨道交通具有便捷性,站点几乎覆盖全区域,使得其启停的次数非常多,现有通过空调或者电暖气加热的形式,空调大多设置于出入口上方位置,能够缓和进入口处的温度差,但并不足以带动整车温度提升,而电暖气由于车内空间紧凑,所以一般设置于两排座位中间车壁上,面积很小,仅能保证两排座位上的人群腿部的热舒适度。鉴于此,座椅加热的形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上述问题,但是,由于安装结构的限制,导致外侧边缘位置的座椅不能够被安装加热结构,且其他加热座椅上方空间被乘客覆盖,阻挡了其进一步散热,所以车厢内温度并没有大幅度提升,由于乘坐的人次较多,大多数乘客都采用站立的姿势进行乘车,那么并不足以保持室内温度恒定,依然不能满足站立乘客对热舒适性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酚醛碳纤维复合材料加热地板,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酚醛碳纤维复合材料加热地板,包括上层酚醛树脂层、碳纤维发热层、轻型钢竖排芯层、下层酚醛树脂层和高密度封边层,所述碳纤维发热层粘接在轻型钢竖排芯层上端面上,通过温控系统控制其发热,所述上层酚醛树脂层粘接在碳纤维发热层上端面上,所述下层酚醛树脂层粘接在轻型钢竖排芯层下端面上,所述高密度封边层粘接在整体结构的外侧边缘位置。
[0006]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碳纤维发热层包括上层绝缘层、上层固化层、远红外发热层、下层固化层、下层绝缘层,所述上层固化层和下层固化层分别粘接在远红外发热层的上下两个端面上,所述上层绝缘层粘接在上层固化层的上端面上,所述下层绝缘层粘接在下层固化层的下端面上。
[0007]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远红外发热层为导电铜片及碳纤维编织物构成;所述上层绝缘层和下层绝缘层为预浸料构成;所述上层固化层和下层固化层为树脂构成。
[0008]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温控系统包括电源和温控器,所述电源的IN 端口与车辆供电端口连接,所述电源的OUT端口能够输出36V的直流电;所述温控器上设置有与电
源的OUT端口连接的电源接口、温度调节拨码开关、时间调节拨码开关、温度回路及控制端口工作指示灯、远程启停控制开关、对外输出接口、温度采集接口以及控制器,所述对外输出接口与远红外发热层电连接,所述温度采集接口与温度传感器电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远红外发热层的上端,所述温度调节拨码开关用于设置远红外发热层的加热目标温度,所述时间调节拨码开关用于设置远红外发热层的加热运行时间,所述远程启停控制开关用于远程控制温控器,所述温度回路及控制端口工作灯用于指示控制器内部及与外部连接回路是否正常,所述控制器用于实时修正温控器输出给远红外发热层的电加热输出功率,以此线性控制远红外发热层维持在加热目标温度。
[0009]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温控器的额定功率为800W,每路所述对外输出接口的额定电流为2.87A。
[0010]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温度传感器为数字信号采集式高敏电子温度传感器,且自带1米线缆。
[0011]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电源和温控器的防护等级为IP54,电源的OUT 端口通过对外连接器与温控器的电源接口连接。
[0012]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对外连接器带有上下孔弹簧端子。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4](1)本技术提供的酚醛碳纤维复合材料加热地板,结构简单,厚度较薄,不会过多的占用车内空间,以热传导及热辐射两种发热形式向外释放热量,以地板的形式安装在地铁或轻轨上,加热方式环保并高效,能够有效的维持车厢内整体的温度恒定。
[0015](2)本技术提供的酚醛碳纤维复合材料加热地板,通过温控器来设定加热目标温度和加热运行时间,安全可靠,也可以通过遥控器来控制温控器实现加热过程,智能化同时控制方式多样化,能够满足使用者各异的需求。
附图说明
[0016]通过参考以下结合附图的说明,并且随着对本技术的更全面理解,本技术的其它目的及结果将更加明白及易于理解。在附图中:
[0017]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简图。
[0018]图2为本技术中碳纤维发热层的结构简图。
[0019]图3为本技术中温控器的逻辑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好的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进行详细描述,但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1]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0022]参阅图1所示:一种酚醛碳纤维复合材料加热地板,包括上层酚醛树脂层1、碳纤维发热层2、轻型钢竖排芯层3、下层酚醛树脂层4和高密度封边层5及灰体铝板屏蔽层6,碳纤
维发热层2复合在轻型钢竖排芯层3上端面上,通过温控系统控制其发热,上层酚醛树脂层1复合在碳纤维发热层2上端面上,灰体铝板屏蔽层6粘接在轻型钢竖排芯层3下端面上,下层酚醛树脂层4粘接在灰体铝板屏蔽层6下端面上,高密度封边层5粘接在整体结构的外侧边缘位置。
[0023]参阅图2所示:其中,碳纤维发热层2包括上层绝缘层21、上层固化层22、远红外发热层23、下层固化层24、下层绝缘层25,上层固化层22和下层固化层24分别粘接在远红外发热层23的上下两个端面上,上层绝缘层21粘接在上层固化层22的上端面上,下层绝缘层25粘接在下层固化层24的下端面上,远红外发热层23为导电铜片及碳纤维编织物构成;上层绝缘层21和下层绝缘层25为预浸料构成;上层固化层22和下层固化层24为树脂构成。
[0024]参阅图3所示:其中,温控系统包括防护等级为IP54的电源61和温控器 62(额定功率为800W),电源61的IN端口与车辆供电端口连接,电源61的 OUT端口能够输出36V的直流电;温控器62上设置有电源接口621、温度调节拨码开关622、时间调节拨码开关623、温度回路及控制端口工作指示灯624、远程启停控制开关625、对外输出接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酚醛碳纤维复合材料加热地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层酚醛树脂层、碳纤维发热层、轻型钢竖排芯层、下层酚醛树脂层、灰体铝板屏蔽层和高密度封边层,所述碳纤维发热层复合在轻型钢竖排芯层上端面上,通过温控系统控制其发热,所述上层酚醛树脂层复合在碳纤维发热层上端面上,所述灰体铝板屏蔽层复合在轻型钢竖排芯层下端面上,所述下层酚醛树脂层复合在灰体铝板屏蔽层下端面上,所述高密度封边层复合在整体结构的外侧边缘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酚醛碳纤维复合材料加热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发热层包括上层绝缘层、上层固化层、远红外发热层、下层固化层、下层绝缘层,所述上层固化层和下层固化层分别粘接在远红外发热层的上下两个端面上,所述上层绝缘层粘接在上层固化层的上端面上,所述下层绝缘层粘接在下层固化层的下端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酚醛碳纤维复合材料加热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红外发热层为导电铜片及碳纤维编织物构成;所述上层绝缘层和下层绝缘层为预浸料构成;所述上层固化层和下层固化层为树脂构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酚醛碳纤维复合材料加热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系统包括电源和温控器,所述电源的IN端口与车辆供电端口连接,所述电源的OUT端口能够输出36V的直流电;所述温控器上设置有与电源的OUT端口连接的电源接口、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朋吴婷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路通轨道车辆配套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