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拆卸式防风围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037495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4 23: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拆卸式防风围墙,属于工程施工技术领域,有效解决了现用防风围墙施工费时费力和无法重复利用以及防风效果不佳等问题。该技术方案包括依次顺序设置于地面上方的底座,底座的底部连接有竖直朝向地面下方设置的第一固定桶,相邻两个底座之间插接有竖直设置的防风板,底座上设置有与防风板配合的固定组件,底座里侧连接有固定架,固定架与防风板里侧外壁之间连接有支撑杆,固定架与防风板顶部之间设置有防风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稳固、组装快速便捷,可重复使用的可拆卸式防风围墙。可重复使用的可拆卸式防风围墙。可重复使用的可拆卸式防风围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拆卸式防风围墙


[0001]本技术涉及工程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可拆卸式防风围墙。

技术介绍

[0002]建筑施工前,在现场周边安装防风围墙进行围挡,一方面减少风力对施工现场的影响,另一方面减少施工现场粉尘的扩散,目前防风围墙主要采用支撑架与防风网片固定的形式,结构整体固定采用地脚螺栓与预埋结构连接完成,不仅安装不便而且后期拆除时同样费时费力;防风墙为避免风力过大造成倒塌破坏会在表面均匀的开设若干孔洞以减缓风力对防风墙的破坏作用,但这样就必然造成防风效果不够理想;防风墙孔洞的存在会使部分风沙沿孔洞进入施工现场从而影响现场施工环境。
[0003]因此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就成为本技术面临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稳固、组装快速便捷,可重复使用的可拆卸式防风围墙。
[0005]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拆卸式防风围墙,包括依次顺序设置于地面上方的底座,所述底座的底部连接有竖直朝向所述地面下方设置的第一固定桶,相邻两个所述底座之间插接有竖直设置的防风板;
[0006]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与所述防风板配合的固定组件;
[0007]所述底座里侧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与所述防风板里侧外壁之间连接有支撑杆,所述固定架与所述防风板顶部之间设置有防风布。
[0008]所述底座为矩形状,所述底座上侧中心部横向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两侧上方对称设置有滑槽;
[0009]所述底座底侧为空腔机构,所述底座底部横向两侧对称设置有螺纹连接孔,每个所述螺纹连接孔均与一个所述第一固定桶的顶部螺纹连接;
[0010]所述底座下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固定桶连通的第一注排水口;
[0011]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分别滑动连接于两侧所述滑槽内的挤压块,所述挤压块内侧与所述防风板底侧外壁配合,每个所述挤压块的外侧中心部均转动连接有第一螺纹杆,每个所述第一螺纹杆均与其对应的所述滑槽外侧壁螺纹连接,每个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外侧端均同轴固定连接有旋转柄。
[0012]每个所述挤压块靠近内侧顶部均由上至下开设有插槽,每个所述插槽均插接配合有挤压板,每个所述插槽底部均匀的固定连接有竖直朝上延伸至所述挤压块上方的插杆,每个所述插杆均与所述挤压板底部开设的连接槽一一对应并插接配合;
[0013]相邻两个所述防风板相互贴合一侧同时位于一对所述挤压板内侧,每对所述挤压板之间由上至下均设置有夹具。
[0014]每个所述底座里端两侧均对称设置有卡接槽,相邻两个所述底座上相对的两个所
述卡接槽与所述固定架的两端插接配合,每个所述卡接槽与所述固定架相对应一端之间均设置有销轴;
[0015]所述固定架向所述防风板内侧方向延伸,所述固定架远离所述防风板一侧设置有布料箱,所述布料箱内转动连接有转辊,所述转辊缠绕有所述防风布并固定连接所述防风布的一端,所述转辊连接有发条弹簧;
[0016]所述防风布活动端固横向定连接有卡杆,所述卡杆与所述防风板顶部设置的卡勾卡接配合。
[0017]所述布料箱内侧与所述防风板之间铰接所述支撑杆;
[0018]所述固定架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连通有竖直朝所述地面下方设置的第二固定桶,所述固定座顶部设置有第二注排水口,所述第二固定桶顶部与所述固定座底部螺纹连接。
[0019]所述夹具包括同时与相邻两个所述防风板配合的第一夹具,所述第一夹具包括水平横向设置的第一夹板,所述第一夹板内侧对称固定连接有两根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从所述挤压板两侧穿设过所述防风板后再穿设过第二夹板与第一螺母螺纹连接;
[0020]所述夹具还包括与位于最边缘的所述防风板配合的若干第二夹具,所述第二夹具包括竖直设置的且同时卡放至一对所述挤压板两侧的U形状的第三夹板,每个所述第三夹板上下两侧均对称穿设有第三螺纹杆,两个所述第三螺纹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四夹板的两侧,所述第三螺纹杆远离所述第四夹板的一端均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母。
[0021]每个所述挤压板内侧均设置有若干个与所述防风板配合的橡胶垫块。
[0022]本技术实际使用时:围墙安装前对应第一固定桶和第二固定桶的位置在地面挖出地坑,首先将第一固定桶螺纹连接在底座底部将固定桶放入地坑,固定底座水平放置在地面上,通过第一注排水口把水注满第一固定桶后回填地坑,依次安装固定完底座,通过卡接槽和销轴依次连接固定架,并将第二固定桶与固定座连接后注满水放入对应地坑回填以固定固定架位置,然后再依次顺序将防风板插入凹槽后用固定组件进行固定后,把防风布拉出通过卡杆卡放在防风板顶部的卡勾上,使防风布整体斜置于防风板的后侧,使用完毕后再依次顺序拆除,第一固定桶和第二固定桶内的水通过第一注排水孔和第二注排水孔抽出,即可拆卸完成,统一进行收纳以便下次继续使用。
[002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4]1、本技术的不仅安装拆卸便捷快速,而且通过固定桶注水结构的设计使得整体结构固定牢靠;
[0025]2、本技术通过在防风板后侧设置防风布,使得风通过防风板的孔洞后被二次阻挡,防风效果更加;
[0026]3、本使用新型通过防风布的位置设计可使沙尘随防风布的斜面落入固定架内侧,在防沙阻风的同时也便于后期的清理。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
[0028]图2为本技术后视图;
[0029]图3为本技术俯视图;
[0030]图4为本本技术第一角度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1]图5为图4的A区放大示意图;
[0032]图6为图4的B区放大示意图;
[0033]图7为图4的C区放大示意图;
[0034]图8为本技术第二角度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5]图9为本技术底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6]图10为本技术挤压块和挤压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7]其中,附图标记为:1、地面;2、底座;201、凹槽;202、滑槽;203、螺纹连接孔;204、第一注排水口;205、卡接槽; 3、第一固定桶;4、防风板;401、卡勾; 5、固定组件;501、挤压块;502、第一螺纹杆;503、旋转柄;504、插槽;505、挤压板;506、插杆;507、连接槽;508、夹具;5081、第一夹板;5082、第二螺纹杆;5083、第二夹板;5084、第一螺母;5085、第三夹板;5086、第三螺纹杆;5087、第四夹板;5088、第二螺母;509、橡胶垫块;6、固定架;601、布料箱;602、转辊;603、固定座;604、第二固定桶;605、第二注排水口;7、支撑杆;8、防风布;801、卡杆;9、销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38]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0039]参见图1至图10所示,本技术是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拆卸式防风围墙,其特征在于, 包括依次顺序设置于地面(1)上方的底座(2),所述底座(2)的底部连接有竖直朝向所述地面(1)下方设置的第一固定桶(3),相邻两个所述底座(2)之间插接有竖直设置的防风板(4);所述底座(2)上设置有与所述防风板(4)配合的固定组件(5);所述底座(2)里侧连接有固定架(6),所述固定架(6)与所述防风板(4)里侧外壁之间连接有支撑杆(7),所述固定架(6)与所述防风板(4)顶部之间设置有防风布(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拆卸式防风围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为矩形状,所述底座上侧中心部横向开设有凹槽(201),所述凹槽(201)两侧上方对称设置有滑槽(202);所述底座(2)底侧为空腔机构,所述底座(2)底部横向两侧对称设置有螺纹连接孔(203),每个所述螺纹连接孔(203)均与一个所述第一固定桶(3)的顶部螺纹连接;所述底座(2)下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固定桶(3)连通的第一注排水口(204);所述固定组件(5)包括分别滑动连接于两侧所述滑槽(202)内的挤压块(501),所述挤压块(501)内侧与所述防风板(4)底侧外壁配合,每个所述挤压块(501)的外侧中心部均转动连接有第一螺纹杆(502),每个所述第一螺纹杆(502)均与其对应的所述滑槽(202)外侧壁螺纹连接,每个所述第一螺纹杆(502)的外侧端均同轴固定连接有旋转柄(50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拆卸式防风围墙,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挤压块(501)靠近内侧顶部均由上至下开设有插槽(504),每个所述插槽(504)均插接配合有挤压板(505),每个所述插槽(504)底部均匀的固定连接有竖直朝上延伸至所述挤压块(501)上方的插杆(506),每个所述插杆(506)均与所述挤压板(505)底部开设的连接槽(507)一一对应并插接配合;相邻两个所述防风板(4)相互贴合一侧同时位于一对所述挤压板(505)内侧,每对所述挤压板(505)之间由上至下均设置有夹具(508)。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拆卸式防风围墙,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底座(2)里端两侧均对称设置有卡接槽(205),相邻两个所述底座(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应心陈士威李文强郭立曾繁博倪庆双赵振超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