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面板和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03524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4 23: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触控面板和显示装置,触控面板包括衬底基板、位于衬底基板上方的触控结构和绑定结构;触控结构包括第一电极层、第一绝缘层以及第二电极层;第一电极层包括多个第一触控电极以及多个连接部,第二电极层包括多个第二触控电极、多条第一引线以及多条第二引线;连接部的第一端向远离第一触控电极的方向延伸直至外露于第一绝缘层,第二端与第一触控电极相连接;第一引线的第一端向远离第一触控电极的方向延伸直至搭接于连接部的第一端,第二端向绑定结构的方向延伸。本实施例公开的触控面板将第一引线设置在第一绝缘层的上方,并延伸至第一绝缘层的边缘与连接部直接搭接,从而避免薄化后的衬底基板的凹点导致线路短路的问题。致线路短路的问题。致线路短路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触控面板和显示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触控
,特别涉及一种触控面板和应用该触控面板的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触控面板已经广泛应用于各行业中,同时,用户对触控面板的要求越来越高,触控面板的轻薄化发展是重要的发展趋势之一。为了应对市场上对触控面板的超薄化的需求,需要先对衬底基板薄化后再进行镀膜制作触控结构。通常采用蚀刻法对衬底基板进行减薄。但是,在蚀刻过程中,由于蚀刻液扰流严重,会造成被薄化的衬底基板的表面存在凹点问题,导致整体厚度的均一性较差。
[0003]图1是现有的薄化后的触控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触控面板中线A

A

截取的剖面示意图。结合图1和图2所示,现有的触控面板10包括衬底基板11以及位于该衬底基板一侧的触控结构。该衬底基板11的表面经过薄化处理,且该触控结构位于经过薄化处理的衬底基板11的表面上。该触控面板10包括显示区AA和非显示区NA,该非显示区NA位于该显示区AA的左侧、右侧及下侧。该触控结构包括位于该显示区AA的触控电极以及位于该非显示区NA的触控引线。该触控电极包括多个沿X方向延伸的驱动电极12以及多个沿Y方向延伸的感应电极15,多个该驱动电极12和多个该感应电极15之间通过绝缘层14绝缘设置;该触控引线包括与该驱动电极12相互连接的驱动引线13以及与该感应电极15相互连接的感应引线16。其中,该驱动电极12和该驱动引线13均采用第一电极层制作形成,该感应电极15和该感应引线16均采用第二电极层制作形成。
[0004]由于该驱动电极12和该驱动引线13均采用该第一电极层制作形成,且与薄化后的该衬底基板11的表面直接接触,而该衬底基板11的表面存在凹点18,且该凹点18位于该驱动走线13对应的区域,当对该第一电极层蚀刻图案后,会导致对应的区域存在金属亮点,该金属亮点会导致该驱动引线13相邻的线路短路,影响触控功能。
[0005]有鉴于此,本技术申请人针对上述薄化后的触控面板设计中未臻完善所导致的诸多缺失及不便,而深入构思,且积极研究改良试做而开发设计出本创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旨在解决现有经过薄化后的触控面板的衬底基板表面存在凹点问题导致线路短路的技术问题。
[0007]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本技术实施例具体公开了一种触控面板,该触控面板包括衬底基板、位于该衬底基板上方的触控结构和绑定结构;该触控结构包括第一电极层、覆盖该第一电极层的第一绝缘层以及位于该第一绝缘层上方的第二电极层;其中,该第一电极层包括多个第一触控电极以及多个连接部,该第二电极层包括多个第二触控电极、多条第一引线以及多条第二引线;该连接部的第一端向远离该第一触控电极的方向延伸直至外露于该第一绝缘层,第二端与该第一触控电极相连接;该第
一引线的第一端向远离该第一触控电极的方向延伸直至搭接于该连接部的第一端,第二端向该绑定结构的方向延伸;该第二引线的第一端与该第二触控电极相连接,第二端向该绑定结构的方向延伸。
[0008]优选地,该第一电极层还包括屏蔽电极,该屏蔽电极包括多个屏蔽块以及屏蔽引线,多个该屏蔽块与多个该连接部一一间隔设置,该屏蔽引线位于远离该触控结构的一侧并连接多个该屏蔽块;
[0009]其中,沿垂直该衬底基板的方向,至少部分该屏蔽块在该衬底基板上的投影与该第一引线和该第二引线在该衬底基板上的投影重叠。
[0010]优选地,该触控结构还包括第二绝缘层,该第二绝缘层至少覆盖该第二电极层以及外露的该连接部。
[0011]优选地,该第一触控电极和该第二触控电极均为由金属导线交叉形成的网格结构。
[0012]优选地,该第一引线和该第二引线均为由金属形成的导线结构;或者,该第一引线为由金属导线交叉形成的网格结构,第二引线为由金属形成的导线结构。
[0013]优选地,该连接部为由金属形成的导线结构或块状结构。
[0014]优选地,该连接部的宽度大于或者等于该第一引线的宽度。
[0015]优选地,该衬底基板与该触控结构以及绑定结构相接触的表面经过薄化处理。
[0016]本技术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触控面板。
[0017]优选地,还包括阵列基板以及夹设于该触控面板和阵列基板之间的液晶层;
[0018]其中,该触控面板还包括多个阵列排布的彩色滤光结构和黑色矩阵结构,该彩色滤光结构和黑色矩阵结构设置于该衬底基板远离该触控结构的一侧;在该触控结构远离该衬底基板的一侧还设有第一偏光片,在该阵列基板远离该液晶层的一侧还设有第二偏光片,该第一偏光片的透光轴与该第二偏光片的透光轴相互垂直设置。
[0019]本技术实施例具体公开的一种触控面板和应用该触控面板的显示装置,通过将第一引线设置在第一绝缘层的上方,并通过第一绝缘层的边缘与第一触控电极连接的连接部直接搭接,从而避免薄化后的衬底基板的凹点导致相邻的线路短路的问题,在轻薄化的同时还提高了产品品质,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20]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本技术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在附图中:
[0021]图1是现有的薄化后的触控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图1的触控面板中线A

A

截取的剖面示意图;
[0023]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一公开的触控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4]图4是图3的触控面板中B处的剖面示意图;
[0025]图5是图3的触控面板中C处的剖面示意图;
[0026]图6是图3的触控面板中第一电极层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7]图7是图3的触控面板中第一绝缘层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8]图8是图3的触控面板中第二电极层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9]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二公开的触控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30]图10是本技术实施例三公开的显示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为了进一步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触控面板,包括衬底基板、位于所述衬底基板上方的触控结构和绑定结构;所述触控结构包括第一电极层、覆盖所述第一电极层的第一绝缘层以及位于所述第一绝缘层上方的第二电极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层包括多个第一触控电极以及多个连接部,所述第二电极层包括多个第二触控电极、多条第一引线以及多条第二引线;其中,所述连接部的第一端向远离所述第一触控电极的方向延伸直至外露于所述第一绝缘层,第二端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相连接;所述第一引线的第一端向远离所述第一触控电极的方向延伸直至搭接于所述连接部的第一端,第二端向所述绑定结构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引线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相连接,第二端向所述绑定结构的方向延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层还包括屏蔽电极,所述屏蔽电极包括多个屏蔽块以及屏蔽引线,多个所述屏蔽块与多个所述连接部一一间隔设置,所述屏蔽引线位于远离所述触控结构的一侧并连接多个所述屏蔽块;其中,沿垂直所述衬底基板的方向,至少部分所述屏蔽块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投影与所述第一引线和所述第二引线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投影重叠。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结构还包括第二绝缘层,所述第二绝缘层至少覆盖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淑丁马晓旭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龙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