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汽轮机胀差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034245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4 23: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汽轮机胀差调节装置,包括汽缸和设于汽缸内的转子,所述汽缸包括同轴设置的内缸和外缸,所述内缸和所述外缸之间具有夹层;还包括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包括绕第一轴线螺旋环绕于所述夹层内的输气管,所述第一轴线平行于所述内缸的轴线,所述输气管的进气端与供气装置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新型汽轮机胀差调节装置,旨在实现减小汽轮机的胀差,确保汽轮机安全运行。确保汽轮机安全运行。确保汽轮机安全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汽轮机胀差调节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蒸汽动力装置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新型汽轮机胀差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汽轮机也称蒸汽透平发动机,是一种旋转式蒸汽动力装置,高温高压蒸汽穿过固定喷嘴成为加速的气流后喷射到叶片上,使装有叶片排的转子旋转,同时对外做功。汽轮机从启动到正常运行汽缸和转子均需要膨胀,由于转子受热表面积大于汽缸,在同等条件下,蒸汽对转子表面的放热系数较大,使转子的温度变化比汽缸快,造成转子与汽缸之间存在膨胀差,转子与汽缸的相对膨胀称为胀差。胀差是汽轮机启动、运行和变工况运行时的重要参数之一,合理控制胀差,是确保机组安全运行的主要因素。
[0003]汽轮机双层缸结构中,内缸与外缸之间有一夹层腔室。在汽轮机启动过程中,夹层蒸汽流动缓慢,换热较弱,导致外缸温度提升缓慢,造成汽轮机胀差逐渐增大,逐渐增大的胀差容易导致动、静部套碰磨,威胁汽轮机的安全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汽轮机胀差调节装置,旨在实现减小汽轮机的胀差,确保汽轮机安全运行。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新型汽轮机胀差调节装置,包括汽缸和设于汽缸内的转子,所述汽缸包括同轴设置的内缸和外缸,所述内缸和所述外缸之间具有夹层;还包括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包括绕第一轴线螺旋环绕于所述夹层内的输气管,所述第一轴线平行于所述内缸的轴线,所述输气管的进气端与供气装置连通。
[000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输气管上均匀开设有多个透气孔。
[000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加热组件还包括设于所述夹层内的多个加热棒,所述加热棒平行于所述第一轴线设置,多个所述加热棒呈环状间隔分布于所述夹层内。
[000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新型汽轮机胀差调节装置还包括第一调节组件,所述第一调节组件包括驱动机构和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所述转子的底面连接,所述驱动机构用于控制所述支撑板沿上下方向移动。
[000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
[0010]第一驱动器;
[0011]螺杆,与所述第一驱动器的驱动端连接,所述螺杆的轴线平行于上下方向;导向杆,平行于所述螺杆设置;以及
[0012]支撑板,与所述转子的底面连接,用于支撑所述转子,所述支撑板与所述螺杆螺纹连接,并与所述导向杆滑动连接。
[001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支撑板具有弧形的支撑面,所述支撑面与所述转
子的外周面相适配。
[001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新型汽轮机胀差调节装置还包括第二调节组件,所述第二调节组件与所述汽缸的端面连接,所述第二调节组件能够驱动所述外缸沿自身轴线移动。
[001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调节组件包括第二驱动器和连接于所述第二驱动器的调节板,所述调节板与所述汽缸的端面连接,所述第二驱动器用于控制所述调节板沿所述第一轴线移动。
[001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新型汽轮机胀差调节装置还包括检测组件,所述检测组件的检测端设于所述汽缸的轴承箱内,所述检测组件用于检测胀差。
[001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检测组件和所述第二调节组件分别与控制器通讯连接。
[0018]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汽轮机胀差调节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新型汽轮机胀差调节装置通过供气装置向输气管中通入蒸汽,使输气管与夹层内的气体产生热交换,以使夹层内的温度加速升高,减小汽轮机的胀差。输气管绕第一轴线呈螺旋状设置,能够增加与夹层内气体的热交换面积,提高热交换速率,还可以确保夹层内的温度均匀稳定的升高,避免在夹层内产生温差。本技术中的结构可以确保夹层内温度均匀稳定的上升,减小汽轮机胀差,避免汽轮机内的机组磨损,确保汽轮机的安全运行。另外,输气管结构简单,占有空间较小,不会影响汽缸的结构分布。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新型汽轮机胀差调节装置的轴向剖视图;
[0021]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新型汽轮机胀差调节装置的径向剖视图;
[0022]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三提供的新型汽轮机胀差调节装置的左视图;
[0023]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四提供的新型汽轮机胀差调节装置的主视图。
[0024]图中:1、汽缸;101、外缸;102、内缸;2、加热棒;3、转子;4、输气管;5、第一调节组件;501、第一驱动器;502、螺杆;503、支撑板;504、导向杆;6、第二调节组件;601、第二驱动器;602、调节板;7、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6]请参阅图1,现对本技术提供的新型汽轮机胀差调节装置进行说明。一种新型汽轮机胀差调节装置,包括汽缸1和设于汽缸1内的转子3,汽缸1 包括同轴设置的内缸102和外缸101,内缸102和外缸101之间具有夹层;还包括加热组件,加热组件包括绕第一轴线
螺旋环绕于夹层内的输气管4,第一轴线平行于内缸102的轴线,输气管4的进气端与供气装置连通。
[0027]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汽轮机胀差调节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技术新型汽轮机胀差调节装置通过供气装置向输气管4中通入蒸汽,使输气管 4与夹层内的气体产生热交换,以使夹层内的温度加速升高,减小汽轮机的胀差。输气管4绕第一轴线呈螺旋状设置,能够增加与夹层内气体的热交换面积,提高热交换速率,还可以确保夹层内的温度均匀稳定的升高,避免在夹层内产生温差。本技术中的结构可以确保夹层内温度均匀稳定的上升,减小汽轮机胀差,避免汽轮机内的机组磨损,确保汽轮机的安全运行。另外,输气管4 结构简单,占有空间较小,不会影响汽缸1的结构分布。
[0028]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输气管4上均匀开设有多个透气孔。
[0029]本实施例中蒸汽沿输送管流动时通过透气孔向夹层内散发,蒸汽直接进入夹层内可以提高夹层内气流速度,相较于通过输送管与夹层内气体热交换能够更加快速的提升夹层内的温度。而且,螺旋状的输气管4上开设有多个透气孔可以向夹层内均匀输送蒸汽,确保夹层内不会出现较大的温差。
[0030]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加热组件还包括设于夹层内的多个加热棒2,加热棒2平行于第一轴线设置,多个加热棒2呈环状间隔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汽轮机胀差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汽缸和设于汽缸内的转子,所述汽缸包括同轴设置的内缸和外缸,所述内缸和所述外缸之间具有夹层;还包括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包括绕第一轴线螺旋环绕于所述夹层内的输气管,所述第一轴线平行于所述内缸的轴线,所述输气管的进气端与供气装置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汽轮机胀差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气管上均匀开设有多个透气孔。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汽轮机胀差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还包括设于所述夹层内的多个加热棒,所述加热棒平行于所述第一轴线设置,多个所述加热棒呈环状间隔分布于所述夹层内。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汽轮机胀差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汽轮机胀差调节装置还包括第一调节组件,所述第一调节组件包括驱动机构和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所述转子的底面连接,所述驱动机构用于控制所述支撑板沿上下方向移动。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汽轮机胀差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器;螺杆,与所述第一驱动器的驱动端连接,所述螺杆的轴线平行于上下方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志明陶丁赵宏兴田晨陈知源
申请(专利权)人:苏晋朔州煤矸石发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