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界面聚合反应生成双电荷层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5033981 阅读:10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4 23: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界面聚合反应生成双电荷层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加入缓冲液,将多酚类物质和多胺类物质依次加入缓冲液形成混合溶液,将疏水性底膜漂浮于混合溶液表面反应,得到选择分离层复合膜;将干燥后的选择分离层复合膜固定在两个反应容器中间,将胺类单体溶液沿容器壁加到选择分离层复合膜的表面上使得浸润,再将酰氯类单体溶液沿着容器壁加到选择分离层复合膜的表面上使得浸润,继续进行油/水界面聚合反应,真空烘干,得到选择分离层上面带负电荷、下面带正电荷的双电荷层复合膜。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双电荷层复合膜,具有可观的水渗透通量,且对二价离子具有较高的截留性能,可应用于纳滤、反渗透等领域。制备简单,操作便捷。捷。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界面聚合反应生成双电荷层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了一种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尤其是涉及了一种新型界面聚合双电荷层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制备薄膜复合膜的方法主要有层层组装、化学气相沉积、表面涂覆等原位生长方法和界面聚合方法。界面聚合指在两种互不相溶,分别溶解有两种单体的溶液的界面上(或界面有机相一侧)进行的缩聚反应。由于其反应可控、操作简单、耗时相对较少而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界面聚合指两种单体在互不相容相的相界面处发生聚合反应。聚合成膜发生在液/液界面、气/液界面、固/液界面,目前研究较多的仍是液

液界面聚合,气

液界面研究较少。
[0003]商用纳滤膜表面大多为负电荷,对阴离子有较高截留效果,但对于阳离子的截留效果较差。通过界面聚合方法先后赋予复合膜表面正电荷与负电荷,以使其同时对阴阳离子具有较好的截留性能。界面聚合制备的双电荷层复合膜具有对二价离子的高截留性能和高渗透性,可广泛应用于纳滤、渗透等过程。
>[0004]例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界面聚合反应生成双电荷层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反应容器内加入缓冲液,将多酚类物质和多胺类物质按照一定浓度比依次在缓冲液中充分溶解形成混合溶液,将疏水性底膜漂浮于混合溶液表面进行反应,得到形成带正电荷的选择分离层复合膜,最后将选择分离层复合膜洗涤数次、真空干燥;(2)将干燥后的选择分离层复合膜固定在两个反应容器中间,将胺类单体溶液沿容器壁加到选择分离层复合膜的表面上,使得胺类单体溶液浸润选择分离层复合膜,浸润1min~3min后,去除多余的胺类单体溶液;再将酰氯类单体溶液沿着容器壁加到选择分离层复合膜的表面上,使得酰氯类单体溶液浸润选择分离层复合膜,浸润1min~3min后,去掉多余的酰氯类单体溶液,后继续进行油/水界面聚合反应,反应后取出膜在50℃~80℃的温度下真空烘干,得到选择分离层上面带负电荷、下面带正电荷的双电荷层复合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界面聚合反应生成双电荷层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容器为两个两端开口的筒形的玻璃容器,两个玻璃容器两端同轴对接,将选择分离层复合膜固定在两个玻璃容器同轴对接的端面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界面聚合反应生成双电荷层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缓冲液为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磷酸盐缓冲液中的至少一种,缓冲液浓度为150mM~300mM,pH范围为7.5~9.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界面聚合反应生成双电荷层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多酚类物质是多巴胺、儿茶酚、邻苯三酚、儿茶素的至少一种;所述步骤(1)中的多胺类物质是乙二胺、己二胺、丙二胺、丁二胺、戊二胺、二乙烯三胺、三乙烯四胺、三乙胺、哌嗪、间苯二胺、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铭榜马璐琳龚秀金朱志远陈国涛姚菊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