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火灾预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03254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4 23:07
本申请涉及一种火灾预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火灾现场信息、当前气体检测数据和原始气体检测数据,气体检测数据包括气体种类以及气体浓度;根据当前气体检测数据和原始气体检测数据确定燃烧产生的目标气体;基于预设的第一确定规则,根据目标气体以及火灾现场信息确定目标可燃物、目标可燃物量以及目标可燃物的布局,火灾现场信息包括建筑物模型、建筑性质和火灾位置信息;根据目标可燃物的布局和建筑物模型确定燃烧情况;根据当前气体检测数据确定氧气浓度和目标气体浓度,并基于预设的第二确定规则,根据目标气体浓度、氧气浓度和目标可燃物量确定燃烧时间。本申请便于现场人员对火灾情况作出预测。出预测。出预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火灾预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0001]本申请涉及火灾预测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火灾预测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火灾是威胁人类生存的重大隐患,尤其是近年来,频发的火灾给人们造成了重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
[0003]当火灾发生时,需要消防人员来实现救火,而消防人员到来往往需要一定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现场人员进入,无法得知火灾情况,不能准确的做出一些应对措施,可能会出现由于决策失误导致造成更多的损失的情况。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当发生火灾时,现场人员无法得知火灾情况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便于现场人员对火灾情况作出预测,本申请提供一种火灾预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即可读存储介质。
[0006]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火灾预测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火灾预测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火灾现场信息、当前气体检测数据和原始气体检测数据,所述气体检测数据包括气体种类以及气体浓度;根据当前气体检测数据和原始气体检测数据确定燃烧产生的目标气体;基于预设的第一确定规则,根据所述目标气体以及火灾现场信息确定目标可燃物、目标可燃物量以及目标可燃物的布局,所述火灾现场信息包括建筑物模型、建筑性质和火灾位置信息;根据目标可燃物的布局和建筑物模型确定燃烧情况;根据当前气体检测数据确定氧气浓度和目标气体浓度,并基于预设的第二确定规则,根据目标气体浓度、氧气浓度和目标可燃物量确定燃烧时间。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获取火灾现场信息、当前气体检测数据和原始气体检测数据,根据当前气体检测数据和原始气体检测数据确定燃烧产生的目标气体,确定后基于预设的第一确定规则,根据目标气体以及火灾现场信息确定目标可燃物、目标可燃物量以及目标可燃物的布局,根据目标可燃物布局和建筑物模型确定燃烧情况,使得外界人员不需进入火灾现场即可大概了解现场火灾情况,便于根据火灾情况作出应对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减小火灾造成的损失,之后基于预设的第二确定规则,根据目标气体浓度、氧气浓度和目标可燃物量确定燃烧时间,确定燃烧时间,可对火灾作出正确的应对措施,减小损失,采用上述方案便于对火灾情况作出预测。
[0008]可选的,所述根据当前气体检测数据和原始气体检测数据确定燃烧产生的目标气体的方法具体包括:
对比当前气体检测数据和原始气体检测数据,确定新增的第一气体;对比当前气体检测数据和原始气体检测数据,确定原始气体数据中每一气体的浓度变化量;判断预设时间内所述浓度变化量是否大于第一预设值;若是,则判断所述浓度量对应的气体为第二气体;所述第一气体和第二气体为燃烧产生的目标气体。
[0009]可选的,所述基于预设的第一确定规则,根据所述目标气体以及火灾现场信息确定目标可燃物、目标可燃物量以及目标可燃物的布局的方法具体包括:根据所述目标气体和预设的烟气对照表,确定目标气体对应的可燃元素;根据火灾现场信息和所述可燃元素,确定对应所述可燃元素的可燃物为目标可燃物;根据建筑物模型确定目标可燃物的布局;根据目标可燃物的布局确定目标可燃物量。
[0010]可选的,所述根据目标可燃物的布局和建筑物模型确定燃烧情况的方法,具体包括:根据目标可燃物的布局确定目标可燃物在建筑中的覆盖范围;根据所述覆盖范围在建筑物模型中模拟火灾情况,以确定燃烧情况。
[0011]可选的,根据当前气体检测数据确定氧气浓度和目标气体浓度,并基于预设的第二确定规则,根据目标气体浓度、氧气浓度和目标可燃物量确定燃烧时间的方法,具体包括:根据目标气体浓度绘制目标气体浓度曲线,所述目标气体浓度曲线为目标气体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根据氧气浓度绘制氧气浓度变化曲线,所述氧气浓度变化曲线为氧气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根据氧气浓度变化曲线,判断氧气是否充足;若是,根据目标气体浓度曲线确定燃烧速度;根据燃烧速度以及目标可燃物量预测燃烧时间。
[0012]可选的,所述根据氧气浓度变化曲线,判断氧气是否充足,若否,该方法还包括:实时监测监测氧气浓度,当所述氧气浓度小于第一预设值时或所述氧气浓度变化曲线的斜率小于第二预设值时,则判断火势熄灭。
[0013]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火灾预测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火灾预测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火灾现场信息、当前气体检测数据和原始气体检测数据,所述气体检测数据包括气体种类以及气体浓度;处理模块,用于根据当前气体检测数据和原始气体检测数据确定燃烧产生的目标气体;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基于预设的第一确定规则,根据所述目标气体以及火灾现场信息确定目标可燃物、目标可燃物量以及目标可燃物的布局;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目标可燃物的布局和建筑物模型确定燃烧情况;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当前气体检测数据确定氧气浓度和目标气体浓度,并基于预设的第二确定规则,根据目标气体浓度、氧气浓度和目标可燃物量确定燃烧时间。
[0014]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设备,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的火灾预测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0015]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的火灾预测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0016]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通过获取火灾现场信息、当前气体检测数据和原始气体检测数据,根据当前气体检测数据和原始气体检测数据确定燃烧产生的目标气体,确定后基于预设的第一确定规则,根据目标气体以及火灾现场信息确定目标可燃物、目标可燃物量以及目标可燃物的布局,根据目标可燃物布局和建筑物模型确定燃烧情况,使得外界人员不需进入火灾现场即可大概了解现场火灾情况,便于根据火灾情况作出应对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减小火灾造成的损失,之后基于预设的第二确定规则,根据目标气体浓度、氧气浓度和目标可燃物量确定燃烧时间,确定燃烧时间,可对火灾作出正确的应对措施,减小损失,采用上述方案便于对火灾情况作出预测。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火灾预测方法的流程图。
[0018]图2是本申请提供的火灾预测装置的结构框图。
[0019]图3是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20]附图标记说明:200、火灾预测装置;201、获取模块;202、处理模块;203、第一确定模块;204、第二确定模块;205、第三确定模块;301、CPU;302、ROM;303、RAM;304、I/O接口;305、输入部分;306、输出部分;307、存储部分;308、通信部分;309、驱动器;310、可拆卸介质。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结合附图1

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2]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火灾预测方法。参照图1,火灾预测方法包括:S101:获取火灾现场信息、当前气体检测数据和原始气体检测数据。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火灾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获取火灾现场信息、当前气体检测数据和原始气体检测数据,所述气体检测数据包括气体种类以及气体浓度;根据当前气体检测数据和原始气体检测数据确定燃烧产生的目标气体;基于预设的第一确定规则,根据所述目标气体以及火灾现场信息确定目标可燃物、目标可燃物量以及目标可燃物的布局,所述火灾现场信息包括建筑物模型、建筑性质和火灾位置信息;根据目标可燃物的布局和建筑物模型确定燃烧情况;根据当前气体检测数据确定氧气浓度和目标气体浓度,并基于预设的第二确定规则,根据目标气体浓度、氧气浓度和目标可燃物量确定燃烧时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灾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当前气体检测数据和原始气体检测数据确定燃烧产生的目标气体的方法具体包括:对比当前气体检测数据和原始气体检测数据,确定新增的第一气体;对比当前气体检测数据和原始气体检测数据,确定原始气体数据中每一气体的浓度变化量;判断预设时间内所述浓度变化量是否大于第一预设值;若是,则判断所述浓度量对应的气体为第二气体;所述第一气体和第二气体为燃烧产生的目标气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火灾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预设的第一确定规则,根据所述目标气体以及火灾现场信息确定目标可燃物、目标可燃物量以及目标可燃物的布局的方法具体包括:根据所述目标气体和预设的烟气对照表,确定目标气体对应的可燃元素;根据火灾现场信息和所述可燃元素,确定对应所述可燃元素的可燃物为目标可燃物;根据建筑物模型确定目标可燃物的布局;根据目标可燃物的布局确定目标可燃物量。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火灾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目标可燃物的布局和建筑物模型确定燃烧情况的方法,具体包括:根据目标可燃物的布局确定目标可燃物在建筑中的覆盖范围;根据所述覆盖范围在建筑物模型中模拟火灾情况,以确定燃烧情况。5.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柳森
申请(专利权)人:万霖消防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